风筝的主要内容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苇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风筝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风筝》是鲁迅的一篇名作,被收录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这个单元的文章都是文情并茂蕴涵浓浓亲情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会朗读和圈点勾画。《风筝》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所以就承担着这个责任。
课文叙述了我的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不准自己的小兄弟放,有一次还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这件当年毫不在意的小事,时隔二十年,突然出现在记忆中,竟如此剧烈地啃嘘着自己的心,以致渴望得到补救,却已经无济于事,只是平添了心头的沉重。此后每当回忆这事,就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探究这篇散文的内涵:有兄弟之情,有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还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感慨。这正是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理想教材。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鲁迅并不陌生了,他们已经略知鲁迅的有关生平情况,但是他们对鲁迅的思想以及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的了解是微乎其微的。当然,另一方面七年级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能够理解和欣赏一般的.文学作品,对生活也有一定的感悟和积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有能力学好这篇散文。
【设计理念】
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3、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4、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教学目标】
1、掌握憔悴、嫌恶、瑟缩、虐杀、宽恕、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3、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启发疏导法。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完成课后练习一。
教师应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预设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如在杨柳依依,春风送爽,春暖花开时节,当你们看到满天的风筝,会有什么感受吗?(学生谈感受)
是啊,当看到风筝与风儿交谈、与云儿嬉戏时,我们会暂时忘掉难堪的往事、忧伤的情怀,可是有一个人,他看到风筝反而会想起伤痛的往事,他是谁呢?
明确:鲁迅(出示其照片并由学生来介绍鲁迅,教师归纳)。好,今天我们就用心来倾听鲁迅给我们讲的《风筝》的故事。板书课题。
导语的设计既能深入学生的生活、抓住学生的兴趣,切入课题,又以对比的手法为本文定下情感的基调,同时又能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
过渡:同学们想听鲁迅给我们讲故事吗?(学生:想!)我们还是先做好听懂故事的准备吧!
1、听写字词;
2、同桌校对;
3、大屏幕投影出示,让学生读读说说:憔悴、嫌恶、瑟缩、虐杀、宽恕、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
4、让学生用上这些词语把文章的内容复述出来;
5、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鲁迅看到风筝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感到惊异和悲哀?你能从结构或情感的角度谈谈你的感受吗?
明确:因为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而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所以感到惊异;我看见风筝就想起了小时侯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无法补过,心头不禁悲哀。(学生谈感受略)
通过这一环节的落实,学生既会写字词、会用字词又对文本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与真实的情感体验,为下一课时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打下了基础。
三、布置作业
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
过渡:上一节课我们听了鲁迅给我们讲了一遍《风筝》的故事,今天再和鲁迅一起去回忆他二十年前悲哀的事吧。请同学们把目光聚焦第三、四段。
1、重点品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⑴ 听读第三、四段的录音,要求:用笔划出能让你触摸到作者心跳的、感觉到作者呼吸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下你的理由。
⑵ 学生品读,教师引导学生朗读,从读中去领悟我和弟弟对风筝的不同态度及蕴涵的感情。
明确:我对风筝的态度是:嫌恶 撕毁(板书)
弟弟对风筝的态度是:痴迷 偷做(板书)
朗读指导:
① 神态朗读法,如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② 换词朗读法,如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⑶ 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鲁迅不知道小兄弟后来是怎样,但你们想知道吗?(学生:想!)那就发挥你们的想像吧。(学生畅所欲言)
⑷ 教师导读:我为什么要这样心狠手辣地把风筝在一瞬间撕毁?我又为什么把自己刻画成心狠手辣的形象?
明确: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这流露出我对弟弟的爱,又是体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⑸ 教师导读:就因为这个标准我和我的弟弟在矛盾中冲突了,在冲突中却流露出我对弟弟的爱啊!但在成年后的鲁迅看来在种爱的方式是对还是错?
明确:是错的,因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⑹ 你们对游戏和玩具又有什么新体验?结合你的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⑺ 教师导读:当爱变成了伤害后,鲁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明确: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此环节的品读是为了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多角度去理解作品的内涵,并且有创意地去填补文本留下的空白。
2、品读小兄弟的回答:
过渡:但堕下去又不至于断绝,那说明我还想去弥补,还想去讨他宽恕,但我的弟弟是怎么说的呢?
明确:有过这样的事吗?
⑴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凭你的经验来谈谈你的看法。
追问:假设小兄弟是真的忘了此事,那你又有什么感想?
⑵ 教师补充:我的看法是小兄弟也许是忘了,因为当时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对孩子管教非常的严格,像撕毁风筝的事时时发生,处处存在,小兄弟也习惯了,他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他已经麻木了,他怎能不忘呢!也正因为如此,鲁迅感到悲哀,他更是对那个时代感到悲哀,对那个民族感到悲哀,因为还有多少个儿童的天性被虐杀或正在被虐杀,鲁迅曾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过渡:是啊,当爱成为一种伤害时,可能是一种悲哀;当这种伤害无法得到弥补的时候,则是一种更大的悲哀。
⑶ 集体朗读课文结尾三段。
有过这样的事吗?这句话情感丰富,意蕴无穷,是培养学生多元解读能力的关键所在,同时在学生解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验到兄弟手足情深的美感。
二、体验与反思
一只美丽的蝴蝶风筝,牵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感染?那从鲁迅身上又学到什么呢?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去归纳本文构思和主题。
三、布置作业
在你的家里,有过类似的体验吗?你有没有伤害过的亲人,或你误解了你亲人的关爱?试着用一件事写一写。
布置这个作业是让学生走进文本得到体验后能反思自己的人生,达到语文教学生活化,生活材料语文化的效果。
【课后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关键是:
1、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要解读这篇思想深邃的散文,关键点就是抓住本文主题的多元化,所以我就把教学目标的核心确定为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本。首先是通过重点品读文章第三、四自然段让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解读文本的主题──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等。其次是通过多元解读小兄弟的回答:有过这样的事吗?这一句话,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感悟亲情的含义及作品的批判性。所以整堂课学生的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情感真挚。
2、教师的导语、过渡语、评价语富有感染力,有语文味。如一开始我就用优美感人的语言导入新课,学生在美的语言的感染下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为进一步寻求作者的感受,与作品中的人物共休戚、同悲欢,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打下了基础。又如在重点品读第三、四段这一环节中教师讲了这样能触动了学生心灵的话:用笔划出能让你触摸到作者心跳的、感觉到作者呼吸的语句,直接就激发了学生品读的欲望,以感情赢得了感情。
3、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关注就是尊重、关心与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关注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体验就是关注教学过程。在课堂中及时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注意捕捉细节,以心灵感受心灵,评价到位多样,这样的师生关系和谐,学生也感受到温馨与亲切,这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做好交流的关键所在。
当然本节课也给我留下一些遗憾,如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些鲁迅那个时代有关封建文化的背景材料,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作品的批判性的深刻挖掘等等。也许这种遗憾是美丽的,因为只有遗憾的课堂教学才是真实的,更何况我们的水平是有限的。也因为遗憾,我们才会去反思,去追求。著名的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我上了一万两千多节课,但没有一节是我自己满意的,更谈不上是示范课。这也许是名家的谦虚,但更是她对艺术追求的真实表达。
相关文章
精读与略读课文原文2023-06-10 07:55:25
白公鹅课文的主要内容2023-06-04 08:48:31
桥的课文主要内容2023-06-04 22:42:08
称赞课文带图原文2023-06-11 22:50:49
葡萄沟课文内容2023-06-02 18:09:15
课文凡卡写信的内容2023-06-04 21:00:50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2023-06-02 22:02:35
人教版草船借箭课文原文2023-06-03 12:32:36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原文2023-06-10 06: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