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饺子的由来故事简介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的故事是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看到受冻的百姓,十分心疼,为了帮老百姓驱走冬天的寒意,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1],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2016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饺子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佳肴,在许多汉族地区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
饺子由馄饨演变而来,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明代称为扁食,清代则称为饺子。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冬至习俗民间活动有哪些
享祀先祖
早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记载,说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祢供荐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记载,至宋代多起来。《东京梦华录》讲京师最重冬至节,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武林旧事》说以馄饨享先。明清时代冬至祭祖盛行。嘉靖《江阴县志》记载:“节朝悬祖考遗像于中堂,设拜奠,其仪并依元旦。”在宗族制度兴盛的南方地区,祭祖往往在祠堂进行,嘉靖江西《南康县志》:“冬至祀先于祠,醮墓如清明。”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风俗,如万历《建阳县志》说:“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礼。”福建祀祖用专门制作的粉米圆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于家,祭于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样,在家庙祭祀祖先。
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中国民间将冬至叫做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开始,每9天分为一个“九”,共分9个“九”,数到81天时便“九尽桃花开”。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经已到来。
吃饺子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过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冬至这一天中国南北方会有不同的习俗,北方大部分地区会吃饺子、南方会吃汤圆,还有谚语:冬至到,吃水饺,以及关于该节气的诗词。
老北京冬至习俗
北京元代后皇宫在冬至日有向官吏赐送新历书之俗,编印历书(俗称皇历)之俗一直延续至今。北京民间自冬月起在街市上常有新历书出售,皇历曾是旧京百姓家常用的百科全书。明清时宫廷王府及民间冬至时更盛行祭天祭神祭祖之俗。明清历代皇帝都要率众大臣出前门去天坛的“圜丘”举行隆重的祭天大典,祀典要在坛的北面设圆形蓝缎幄帐,供奉“皇天上帝”的神位和皇帝列祖列宗牌位,由皇帝率大臣在中和乐(明代)、清平乐(清代)等古乐演奏的九曲乐章中进行“迎帝神”、“奠玉帛”等九道礼序的祭天典仪,以祈求皇天庇护保佑和国泰民安。
古人认为冬至后白昼长了阳气回升,是个吉日,故古人极重视此节并大事庆贺。冬至本是24节气之一,但因其是最早测定出的节气,周朝时的历法即以冬至日为岁除,次日是周历的大年初一。杜甫曾有“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效天礼数隆,鸾旗象辇出深宫”等咏诵冬至节的诗句,描写了封建帝王和官吏们在冬至节到郊外举行祭祀盛典情景。
汉代时曾把冬至列为“冬节”,官府要放假七天,南宋时也有放假三天之俗。周密的《武林旧事》载:“朝廷大朝会,庆祝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谓之像过年。”故古代冬至又有冬节、贺冬、亚岁、如正之称。
冬至节与众多节令一样,在老北京的民间也传承着很多习俗。自汉代至清代冬至日有敬送尊长履袜的节礼,曹植《冬至献履袜颂表》有云:“亚岁迎祥、履长纳庆”。冬至日影长之至(长日),古人用竹竿立在地上在正午时观其影最长时刻即测定为冬至,长至,由此产生以履袜献给师长、长辈,让其在此日穿上新鞋袜足践最长的日影,即可迎来长寿之福,故冬至又有“履长节”之称。
民间冬学在冬至日这天要举行拜师活动,在城乡老师的家中像过大节一样,在庭房高挂孔子像,上书“大哉至圣先师孔子”,学生先在孔子像前行跪拜礼,然后学生向老师请安,礼毕,学生要在老师家中抢着做些家务活,老师则要设宴招待前来拜师的学生。
当数九寒天之时,一些文人雅士还喜欢相约九人于每逢数九之日聚宴摆“九九件”,即席间要摆九碟九碗以取九九消寒之寓意。而旧京缺衣少食的穷苦人在寒冷的严冬时则是另一番情景,民国时北京曾流传着一首民谣:“数九天儿,肚内空空没钱买吃食儿……唉,又飞了雪花儿,冷得抱着肩儿,老天爷呀竟和咱穷人闹着玩儿。”民谣道出了穷苦百姓在严冬中的凄惨生活景象。
另外,冬至日还有“观兆测年”之俗,农谚有“冬至三九则冰坚”、“冬至有霜年有雪”、“冬至多风,寒冷年丰”、“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中央,无雪亦无霜;冬至在月尾,卜寒正二月”等,农家观知天象可预卜来年的好光景。那些喜爱学习武术的青少年均在冬至日这天拜师开始学艺,老北京时称为“看冬”之俗。
明清时期冬至有“肥冬瘦年”之说,四九城内外每逢冬至日祭祀祠堂之风盛行。自古以来北京城内传承着吃馄饨、饺子、吃火锅、吃狗肉、吃豆腐、吃年糕、吃汤圆、赤豆粥等食俗,旧京时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俗语,古今冬至日北京百姓家最爱食的就是馄饨,旧京时百姓家像过“除夕夜”那样在冬至日前夜晚全家包制多种馅的馄饨,并准备节日要食用的“冬至肉”、“年糕”、菜肴等,其情景很似除夕守岁,故称为“冬至夜”。
旧京街市上最着名制售馄饨的则有“致美斋”、“馄饨侯”,其馄饨皮薄如蝉翼,其透明度可见到肉馅之色,多种细馅,独特的汤料,包得精致,包得讲究,老字号的美味馄饨很受名人、墨客、名伶、百姓们的喜爱。清人杨静亭曾写有竹枝词赞誉过京味儿馄饨:“包得馄饨味胜长,馅融春韭嚼来香。汤清润物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
相关文章
关于清明节是怎么来的来历2023-06-09 16:26:41
清明节作文550字六篇2023-06-14 09:43:52
教师节朋友圈感恩说说文案大全80句2023-06-02 17:52:30
小寒节气的民间习俗及含义2023-06-02 08:24:41
传统节日重阳节来历和风俗2023-06-05 05:57:50
初三感恩节满分作文7篇2023-06-11 04:52:25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笨拙的父爱优秀初中作文五篇2023-06-12 02:44:18
父爱的心血满分作文五篇2023-06-03 16:39:14
父爱优雅初中优秀作文五篇2023-06-06 06: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