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7-12 09:15:30 文/黄飞 教学反思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教学反思1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人教版必修5第一单元(小说)第二课,作者安·巴·契诃夫(1860~1904),俄国十九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装在套子里的人》的艺术特点在于以简炼的手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里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

  本节课设计了很多,主要想让学生通过学习本篇小说,体会人生的“套子”有很多,要勇于打破这些“套子”,不做生命的囚徒。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上看,预设的任务没有完成,课堂生成的东西(学生方面)偏少,一堂课下来,总有意犹未尽、无从着力之感,经过反复掂量,仔细思考,反思如下:一、学情分析不足,备课过程中着重研究教材和教法,忽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二、预设太过详尽,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收到一定挤压,致使学生方面缺乏有效的生成。三、重心失衡,教学效果打了折扣,教学意图和教学设计体现不够充分。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教学反思2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的一篇具有时代特征和社会影响的小说,他的.幽默讽刺使作品既沉重又滑稽,学生对这样的文本比较容易产生兴趣,而课堂带给学生的不是只是让学生了解小说讲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故事。如何引导学生从把握人物形象中去认识其社会意义,及从中迁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是我今天着重讲《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反思的重点及难点。通过我分享《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反思,希望可以给各位教师朋友一些实质性的参考。

  我在课上主要解决两大问题: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和小说主题,在过程中我发现有如下问题:

  首先,我没有充分引导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我在导入上是受了另一位老师的启发,先从课文插图入手,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从插图人物中进入讨论主题。关于问题的设置,我是改了又改,担心问题不够明确,学生会领会不了,最后确定为:看着图上的主要人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有学生提出“像盲人”,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绕回到讨论主题上去,只是笑着自己说了结果:你是因为看到他戴墨镜吧。这样只是作出回应,但在课堂上最多只能成为一个笑点和乐子,我应该要把问题抛回学生,让他说说为什么像盲人,别里科夫戴着墨镜是为了什么,这样既回应了学生,又能引导大家进入人物形象分析。像这种疏于引导的情况我在这节课中出现了很多次,第二环节从事件中去分析别里科夫形象的时候,我因为担心后面的时间仓促,所以总是急于把学生带回我的思路上去,导致不能让学生充分思考和发言,也导致个别小组因为没有发言机会而显得不够积极。

  其次,我没有及时提醒学生做笔记。虽然我在开始的时候再次强调了我们的规则,其中就包括要注意聆听同学和老师的发言,及时做好笔记,但是当我下课时叫同学们把导学案收上来时,学生发出了惊呼声,因为他们根本没在课堂上及时整理好笔记,而课后我在收上来的导学案中发现问题并没有解决,大部分同学还是保留了自己预习时的答案,没有意识到要把课堂上的分析再补充上去,这就是因为我没有在每个环节的时候提醒学生,因为学生现在的自主性还比较差,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探索中慢慢帮助他们培养这样的习惯。

  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让自己在教学上做到精益求精,从而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当然,我的这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反思也只是我从教多年来的一篇拙作,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还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教学反思3

  通常是这样的路子:作家介绍,背景介绍,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艺术特点的分析等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理科夫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他因循守旧,害怕新生事物,就把自己的思想极力掩藏起来。这是一个多么可笑的人物,但又是那么的可悲。然而,掩卷沉思:我们又何尝不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呢?虽说现在提倡素质教育,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并且我们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课堂上让学生多参与,鼓励他们去主动地发现和积极地探究,教师点拨引导,结果呢,差不多还是被那些“我们教师想要讲给学生的东西”给“套”着。看起来好像是告别了“填鸭式”教学,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终于学会了主动学习,他们的创新能力被激发和培养出来了。其实,这是换了一种较为隐蔽的方式来灌输和填鸭,可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危害更大。如果上面说的那些东西一定要让学生知道的话,还不如直接告诉学生算了,甚至直接印发给学生也未尝不可,何必煞费苦心拐弯抹角地把它们放进学生嘴里然后诱骗他们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呢?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就是自欺欺人。

  那么,小说究竟应该怎么教呢?如果我们把教参上的那些本来可以藏藏掩掩后再一一道来的“家珍”弃之不顾或干脆一古脑儿倒给学生,那语文教师还有什么正经事儿可做呢?

  文学是人学。小说是写人的,写人的命运遭际,写人的心理情感,写人的生存状态。我们在小说教学中可能存在着误区,那就是小说里所写的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方,做着特定的事情,有着特定的性格和命运的特定的人,加上了这么多“特定”以后,这个人跟我们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这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时代背景”和“人物个性”的简单化、庸俗化的理解。我认为任何人的性格和命运都是所有人的性格和命运,只不过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让这种性格和命运凸现出来而已。他们虽然有着各自的经历、情感,可并不是跟今天的我们和今天的生活毫无关系。所以我们在别里科夫身上、祥林嫂身上应该看到自己!教学这一单元,我们讲19世纪末的俄国,讲20世纪初的中国,讲辛亥革命的局限性,祥林嫂、翠翠、别里科夫的命运。我们或鄙视或同情或叹息或愤怒……让学生明白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罪恶,从而体会到今天生活的幸福。但是,又不能把小说看成是历史或政治读物,也不能当作只是愉悦感官的消费品,而是人的精神和心灵的揭示。通过小说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刚强与孱弱,从而能够追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一切症结的所在,弄明白人类应该或只配得到什么样的命运,由此产生一种悲悯的情怀——这种感情应该也指向自己和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会。

  我们虽然已经摆脱了封建枷锁和专制暴政,但是现代人在社会管理更为严密的官僚制度中,在以利润驱动的金钱世界中,在消费时潮挟裹的欲望放纵中,在高速发展的科技反驭人身的威胁中,不要以为我们比祥林嫂幸运多少,比别里科夫高明多少。人性中的虚浮、懦弱、迷信和懒惰还没有也不可能彻底根除,我们要保持必要的警惕,经常反思我们的生存状态,不断与堕落作斗争,努力提升我们的灵魂。我们应当互相信托,互相亲爱,互相同情和扶助,忍耐和宽容。否则,人类就真的不配有更好的命运。好的小说以对人性的深刻揭示提醒我们应该怎样生活,这就是小说的价值,也是小说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

  语文就是生活,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生活就是交流;文学则是生活真实的反映:这就是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我们不能搞得语文是语文,生活是生活,二者井水不犯河水。小说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的实质,抛弃各种无聊和偏见,自由地、真实地、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语文教学应该教人为什么生活和如何生活,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是,我们的教学不能把自己“限制在狭小、虚伪的圈子里”,否则,我们比别里科夫也好不了多少。

相关文章

五年级英语第一学期的教学反思2023-07-11 15:29:11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反思(精选五篇)2023-07-15 06:29:34

吃西瓜优秀教学反思(精选六篇)2023-07-07 16:39:34

一年级语文下册看电视教学反思人教版2023-07-11 11:22:18

科学课堂教学反思范文2023-07-08 18:46:56

九年级历史冷战中的对峙的教学反思2023-07-09 21:34:49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5-05 08:38:37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5-05 08:32:42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5-05 08:28:35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5-05 08:26:11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5-05 08:22:38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5-05 08:18:11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十五篇)2023-07-20 04:10:21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2023-07-15 12:47:17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2023-07-16 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