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

时间:2023-06-19 15:34:07 文/马振华 教案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1

  教学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介绍“1拃”的长度。

  1.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1拃测量课桌宽的图,这样测量出的长度一致吗?

  2.教师示范1拃(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拃”),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拃”。

  (二)学生测量。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

  (三)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

  (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

  (四)统一长度单位。

  1.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2.归纳总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

  (五)了解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图,我们知道了古代的人们就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实践中认识厘米

  (一)认识尺子。

  平时我们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啊?课件出示尺子图,同时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你能在直尺上发现什么?结合课件进行说明。

  1.刻度线。

  尺子上的这些竖线是厘米尺的刻度线,刻度线很整齐,排列得很均匀。

  2.数字。

  (1)尺子上的数字中,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点)

  (2)结合课件加以说明,测量时,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测量。其他的数字是尺子的刻度,几就表示从0到这个数之间有多少个长度单位。

  3.长度单位的表示符号。

  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个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个单位在国际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为“cm”。(板书:厘米cm)

  (二)认识厘米。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2.认识1厘米。

  (1)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2)学生汇报找法。(0~1之间、2~3之间、3~4之间??的长度。)学生回答时结合课件进行。

  (3)教师归纳: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同桌互相比划1厘米。(2)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

  (3)比一比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用1厘米比较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4)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三)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1.测量纸条的长度。

  (1)学生讨论交流测量纸条长度的方法。

  (2)学生分组测量纸条的长度,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3)指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课件演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边演示边解释: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

  3.动手测量小棒的长度,然后指生汇报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三、练习中巩固新知

  (一)读物体的长度。(课件播放教材第4页“做一做”,适当补充)

  1.读铅笔的长度。(0~8厘米)

  问:铅笔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2.读橡皮的长度。(0~4厘米)

  问:橡皮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3.读小刀的长度。(0~5厘米)

  问:小刀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4.读小棒的长度。(3~12厘米)

  问:小棒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二)估测。(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1题)

  先让学生估计物体的长度,再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量一量。(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2题)

  测量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各物体的长度,再测量,看估得准不准。

  四、小结中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活动中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2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3页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建立1厘米的表象,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2、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观看视频,认识古代的长度单位

  2.师生共同用“拃”测量课桌的长度,感受所选测量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 3.小故事

  二、探究新知

  1、介绍认识尺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你仔细观察过尺子吗?

  (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识。

  (2)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演示:尺子上的这些竖线叫刻度线。(课件演示,认识刻度线)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指出0刻度线在哪儿?师:0刻度线也表示尺子的起点。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 。

  (课件演示)教师小结揭题:刚才,你们对刻度尺的认识还真不少,今天就让这把尺子帮助我们认识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到的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认识厘米)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1厘米有多长?: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表示出来。师:请同学们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还有哪段是1厘米。学生活动: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

  交流得出:每标有相邻数字的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cm。(课件演示)师:大家知道了从0刻度到刻度1是1厘米,那从0刻度到刻度2是几厘米?从0刻度到刻度3是几厘米?(2)认识几厘米。师:你还有什么发现?生: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在尺子上分别指出2cm,5cm和8cm的长度。(课件演示)(3)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想一想,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学生交流后,课件演示)(4)画一画

  3、用厘米量

  (1)判断:哪种量法正确?(2)量一量:数学书有多长?(汇报量的方法,全班评价)

  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

  1、把物体放平,沿物体的直边来量,

  2、将物体的左边和“0”刻度线对齐,

  3、物体的右边对准刻度几,就读出几厘米。(课件演示)

  (2)请学生再测量一次。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方法应用

  1.当尺子不够长的时候怎么量?2.作业:画一条23厘米长的线段。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3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第二节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主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米河镇东竹园小学曹喜辉目标制定的依据:

  1、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2、“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做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并为以后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接着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看一看,具体感知1厘米的长度;再让学生用手指比划1厘米的长度,在生活中找出大约1厘接着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看一看,具体感知1厘米的长度;再让学生用手指比划1厘米的长度,在生活中找出大约1厘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厘米的感知。然后例题分别教学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长度。教量长度时,课本上呈现一幅直观图,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掌握量长度的基本方法。教学画指定长线段时,则结合示范介绍了基本的画法。

  3、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并且二年级的孩子在教学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尺子,知道用尺子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但这些孩子对长度单位“厘米”的理解是不清晰的,表象也没有建立。学生不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尺(厘米为单位)来测量。本节课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动手操作这一直观手段,来建立1厘米长度的表象,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测量和练习,到最后的开放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认识手中尺子的刻度线,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够在尺子上找1厘米或几厘米,然后由小组合作进行测量物体长度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建立1厘米的表象,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2、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3、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评价任务:

  1、能用准确地表示出1厘米的实际长度,从刻度尺上找出指定的几厘米。

  2、会用学生用尺量出一些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师生交流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想不想听一下。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个裁缝师,他做出来的衣服既漂亮又得体,很多人都跑了找他做衣服,同样也有许多人找他拜师学艺。有一天,一位老人找他做衣服,于是他叫来一名徒弟帮忙记录,衣长5拃,袖长4拃??师傅怎么说徒弟就怎么记。过了几天衣服做好了,那位老人来取衣服,在试衣服的时候大家发现衣服短半截,这怎么回事?徒弟当时委屈极了,记录的数字没错呀,但衣服怎么会小了?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这是米尺的一部分。(课件演示)

  二、探究新知

  1、介绍认识尺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你仔细观察过尺子吗?

  (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识。

  (2)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演示:尺子上的这些竖线叫刻度线。(课件演示,认识刻度线)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指出0刻度线在哪儿?师:0刻度线也表示尺子的起点。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 。

  (课件演示)教师小结揭题:刚才,你们对刻度尺的认识还真不少,今天就让这把尺子帮助我们认识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到的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线吗?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1厘米有多长?: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表示出来。交流得出: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课件演示)

  师:请同学们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还有哪段是1厘米。学生活动: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

  交流得出:每标有相邻数字的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cm。(课件演示)(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想一想,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学生交流后,课件演示)

  师:大家知道了从0刻度到刻度1是1厘米,那从0刻度到刻度2是几厘米?从0刻度到刻度3是几厘米?(3)认识几厘米。师:你还有什么发现?生: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在尺子上分别指出2cm,5cm和8cm的长度。(课件演示)

  3、用厘米量

  (1)比一比:在刻度尺上比一比,一根油画棒有多长?(2)量一量:一支铅笔有多长?

  (汇报量的方法,全班评价)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纸条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课件演示)(2)请学生再测量一次。

  (3)估一估,这幅画的长是多少?(课件演示)

  (4)量一量。用正确的方法量出这幅画的长是多少。(课件演示)

  三、方法应用

  1、用直尺量一量,看看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2、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3、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有多长。

  4、判断题。(课件演示)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一同解决。(请生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量比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作单位。认识了1厘米的实际长度。进一步认识了刻度尺,学会了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并能估计一个物体大约的长度。同学们采用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成功的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但是,还有几个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向这些同学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回答问题,好吗?

  五、课堂检测

  一、我会填。

  10厘米+8厘米= 53厘米-3厘米= 7厘米+40厘米= 27厘米-20厘米=

  1、尺子上的一大格里有()个小格.

  2、()个大格是1厘米?()个小格是1厘米.

  3、橡皮左端对着“0”刻度,右端对着5,橡皮长度是()厘米?

  4、粉笔左端对着尺子上的2,右端对的是9,粉笔长度是()厘米.辨一辨,这样测量铅笔的长度对不对?为什么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4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二)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三)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和学具

  教具:学生用的刻度尺一把,5厘米长的纸条,投影片若干张.

  学具:学生用的刻度尺一把,图钉,一条绳子,没削过的新铅笔一支,装墨水瓶的空盒一个,三张纸条(分别长3厘米、4厘米、6厘米),2分硬币一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提问:谁能说一说你的课桌面有多长?

  同学们可能不知所措,无从回答,教师提示,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学生可能用铅笔、小棒、手指,也有的同学用尺子去比,交流比的结果时,有的同学可能说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

  4那么长,有的同学用尺子量,也不知怎样说明其长度.叙述:有的同学说课桌有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4

  那么长,你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数都不一样啊?(使学生体会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这样说起来就很不方便.因此,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表示它有多长.今天我们就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学习新课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叙述: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是1厘米,请同学们用尺子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教师将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请学生用尺子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看看你的尺子,说一说:

  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到哪儿是3厘米长?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叙述:量纸条时,把尺子“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学生动手操作

  1.请同学们将你事先准备好的三张纸条拿出来,量一量,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每量完一条,把量得的结果写在上面.

  2.看一看这支铅笔长________厘米.

  从图中看出铅笔长8厘米,如果让我们去量削尖的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取整厘米数)

  由学生拿出自己削尖的铅笔,实际量一量,从而得出可以借助三角板来量.

  3.量一量

  一

  就是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因为每个同学手掌宽度和一

  长度不尽相同,只取整厘米即可.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1)每人拿出一根绳子,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给相邻的同学看,把每次量出的绳子互相比一下,如3厘米的绳子一样长.

  (2)量一量

  ①量一根没削过的铅笔,长( )厘米.

  ②量数学课本,长( )厘米,宽( )厘米.

  ③量装墨水瓶的空盒,它的高是( )厘米.

  2.发展性练习

  量一量下面两个图形每边的长度.

  3.思考性练习

  如果有些东西的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如量花生的长度,2分币的最宽的地方长多少?由学生量一量2分币,可以互相商量想办法.全班交流.最后得出可以用两块三角板辅助(如图8).或将物品直接放在尺子的刻度上来量.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厘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课堂教学首先设计了让学生测量课桌的长,由于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出的数量就不同.非常不方便,实际需要用统一单位的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课堂设计中,通过从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教师在尺子上画出1厘米的长度,图钉的长,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目的都是为了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2厘米、3厘米等具体长度.

  在指导学生量物体的长度时,除了老师示范外,充分让每个学生操作,由易到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板书设计(略)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5

  课题

  长度单位厘米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3.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小棒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案

  一、导入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小人国和巨人国两个国家之间。有一天,小人国和巨人国的人见面了,小人国的人说:我们那里有棵树特别高,有100个人那么高,巨人国的人一听,怎么会有这么高的树,就很想去看看,结果去了发现,这棵树只有巨人那么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引导学生发现在描述一个物品的长度时,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

  二、新授

  环节一:通过活动发现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并认识“厘米”

  1.师:同学们,你们说非常好,巨人想考考你们: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说一说数学书有多宽吗?(教师示范对应边)

  2.对比发现矛盾:没有统一的长度的单位无法准确的描述物体的长度。

  3.引出:如果要准确描述一个物品的长度,就要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4.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长度单位厘米”

  5.学写“厘”字,并了解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环节二:认识1厘米,并拓展到“几厘米”

  1.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总结:从数字0到数字1之间的一个大格就是1厘米。

  3.寻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品。

  特别说明我们的一根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4.直尺上的0—2是几厘米?0—3呢?0—4呢?

  直尺上的3—6厘米有多长呢?4—8呢?2—5呢?

  5.引导学生发现:有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环节三:学会用直尺量物品的长度

  1.猜一猜小棒的长度。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提问:怎么样才能知道他们谁说的是对的呢?

  用直尺量。

  2.怎样量

  (1)请学生尝试自己量一量小棒的长度,并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

  (2)教师引导并提问同学:为什么要从0刻度开始量?

  (3)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测量方法:

  第一步:小棒的一端要对准直尺的0刻度线

  第二步:观察小棒的另一端对着几

  (4)完成练习单第一题,并说说为什么。

  环节四:通过练习巩固。

  (1)完成作业单第二题,看看谁量的又快又准

  (2)完成作业单第三题

  三、课堂总结

  师:请你们在下课后估一估身边物品的长度,然后量一量,看看你估的对不对。

  教学板书

  长度单位

  厘米cm

相关文章

大班健康活动食品安全教案2023-06-08 18:35:49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unit2教案2023-06-13 10:23:51

三峡之秋教案范文2023-06-06 19:43:22

大班元旦节主题教案(精选11篇)2023-06-12 05:59:53

美丽的公鸡优秀教案设计2023-06-09 20:14:12

关于安全的教案幼儿园2023-06-03 17:07:27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玩小货车教案2023-06-10 14:41:20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和电池做游戏2023-06-02 15:17:40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教案2023-06-06 0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