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散步》教案十五篇)

时间:2023-06-12 15:33:58 文/马振华 教案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散步》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中母鸡和狐狸的特殊经历,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2、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表达表现。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活动准备:

  大黑板背景、小图书、小道具等。

  活动实录:

  一、导入

  师:今天要讲的故事就在身后的农场里,你看到了什么?

  幼:蜂房、池塘、草堆、磨坊,从文字上知道的。

  师:磨坊是什么地方?

  幼:磨坊是磨面粉的房子。

  师:我们来看看故事的主人公,不仅长得漂亮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萝丝,这么好的天气母鸡萝丝去散步了,散步的时候心情会怎么样?

  幼:散步的时候会很轻松、很爽、全身上下都舒服,可以使身体健康,感觉很凉快。

  二、幼儿阅读小图书

  师:母鸡萝丝去散步时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可能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一些意外的事情。仔细看看,母鸡萝丝去散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翻阅图书,教师适时介入。)

  师:你们已经笑得前仰后翻了。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狐狸踩到了地上的耙子,因为它只注意到母鸡萝丝,没有看到地上的耙子。

  师:农民伯伯用的耙子叫什么?

  幼:钉耙。

  师: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自作自受”。

  幼: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

  师:为什么不能说出来?

  幼:有声音就会让母鸡萝丝发现,狐狸不敢发出声音。

  师:母鸡萝丝去散步是怎么样的?

  幼:母鸡抬头挺胸很神气的样子,它轻松又自由自在,雄赳赳、气昂昂地根本没有留意后面有坏蛋跟着。

  师:狐狸跟在后面好像在干什么?

  幼:狐狸在打坏主意,它的眼珠在骨碌碌地转着。

  三、幼儿动态表演图书内容

  师:后面还发生了很多好玩的事情,我们一起到书里去找经过哪些地方?发生了哪些事情?刚才听到了笑声,你发现哪里特别有趣、好笑?

  幼:狐狸扑到草堆里去了。

  师:草堆上发生的事情从哪里到哪里?

  幼:从11页到13页,狐狸想扑过去吃母鸡,结果掉进草堆里了。

  师:从15 18页,经过磨坊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母鸡萝丝绊到了绳子,结果面粉都洒在狐狸身上,变成了面粉狐狸了。

  幼:从7 10页狐狸经过池塘,结果扑到池塘里,青蛙都扑到狐狸身上来了。

  师:还有很多好笑的事情,我们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来告诉大家,现在我们小组商量一下,我们用童话剧的方式来表演。(幼儿讨论商量)

  第一小组:表演7—10页。

  一位幼儿担任故事中的旁白,其他三位幼儿分别担任母鸡萝丝、青蛙、狐狸。

  选用歌曲《郊游》的曲调,改编歌词来表演:“走走走走走,母鸡萝丝在前走,走走走走走,狐狸跟在后”。

  第二小组:表演1 10页。

  以哑剧的方式来表演,请大家猜表演的是什么内容。

  第三小组:表演3~5页。

  用快板的形式交流。

  四、交流议论

  师:讲了这么多故事,母鸡身后发生了很多危险,她都不知道,结果安全到家了,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母鸡?

  幼:很轻松、很勇敢、悠闲自在的、优雅的母鸡。

  师:狐狸给你什么感觉?

  幼:很笨、超不动脑筋、自作自受、倒霉得哑口无言。

  师:这一路走来有很多麻烦的事情,母鸡什么也不知道,但是她身后的狐狸却很倒霉。以后母鸡萝丝去散步,狐狸还会跟在后面吗?狐狸又会怎么倒霉呢?我们用表演或者画画的方式继续编下去。

《散步》教案2

  活动目标:

  1、尝试有控制地避开障碍物涂鸦线条,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在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和爷爷奶奶去散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背景范例图、幼儿与爷爷奶奶的照片、带有背景的图画纸人手一份、水彩笔、固体胶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去公园

  1、提问:这是谁?(巧虎)他要去哪里?(和爷爷去公园)

  公园里有些什么呀?

  小结:公园里有亭子,有很漂亮的树,有的树叶是绿色的,有的树叶是红色的,真美啊!

  2、提问:爷爷年纪大了,有点逛不动公园了,怎么办?

  小结:小时候爷爷奶奶照顾我们。现在我们长大了,会照顾爷爷奶奶了,可以扶着爷爷奶奶逛公园了。

  二、陪爷爷奶奶散步:避开障碍物连线

  1、 示范与个别幼儿尝试

  (1)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公园的门口在哪里?

  出发前,自己要站站好,也要把扶好爷爷(先人物贴好)

  (2)师示范,个别幼儿尝试:

  语言提示:记得,要从门口出发。

  “走走走,绕个圈,告诉爷爷奶奶,这是什么地方?”

  小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陪他们散步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们到了什么地方。

  2、 幼儿创作:

  (1)语言提示:看一看,是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去了。

  有没有一边走,一边告诉爷爷奶奶到了什么地方?

  (2)鼓励幼儿添画:想一想,公园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也可以带爷爷奶奶去?

  三、交流:陪爷爷奶奶去散步

  1、找一个老师,给她介绍一下你和爷爷奶奶去了公园的哪些地方。

  2、 小结:你们陪爷爷奶奶玩了那么多好玩的地方,他们真开心。等等再来看看其他朋友的公园,看看他们陪爷爷奶奶看到了什么?

《散步》教案3

  设计意图:

  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于成年人已司空见惯,但幼儿并不完全了解其中的含义。《兔子先生去散步》是日本作家五味太郎的撕纸故事,由许多标志穿成一个非常好的故事。初次读到这个故事,我被作者的巧妙构思深深吸引。它能激发幼儿对标志的兴趣,感受到标志与生活的关系,由此我上了这样一节课。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标志的兴趣。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理解标志的含义。

  活动准备:

  1. 《兔子先生去散步》电子文档,故事中的标志图片

  2. 生活中的标志ppt

  活动过程:

  1. 标志激趣。

  出示兔子先生家的图片,猜猜这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这就是兔子先生的家,它家的门上有一个兔子的标志。今天兔子先生请我们和他一起去散步,小朋友想去吗?

  2. 听故事,认识标志。

  (1)听看故事,随情节猜猜它们是什么标志,它告诉兔子先生什么?

  (2)回顾情节,谈话交流:和兔子先生散步时,你看到了什么标志?(根据幼儿回答,贴出相应标志。)

  (3)根据标志完整回顾故事情节。

  3. 联系生活,认识各种标志。

  (1)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标志,你认识它们吗?它告诉我们什么?

  (2)你还知道那些标志?

  (3)师小结:生活中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标志,请小朋友们以后多观察,把你知道的标志告诉小朋友和老师。

  4.活动延伸:你也设计一些标志,让兔子先生和你去散步好吗?想设的小朋友可以去图书区设计。

  活动反思:

  在认识标志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很集中,他们的反应很快,观察很仔细,能根据画面的提示很快猜出标志的含义。由孩子们对故事的专注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是多么的有趣,幼儿喜欢这个故事,故事激发了幼儿认识标志的兴趣和创造热情,他们创作出各种标志,互相讲述。

《散步》教案4

  设计意图

  秋风渐凉,秋季特征越发明显,随着主题的深入,幼儿对秋季特征的经验积累越来越多样化:菊花开了;水果丰收了,树叶变黄了,落下来了…,现在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每次在户外捡起一片又一片的树叶,都会感到无限的欣喜。丰富多彩的树叶给幼儿提供了很多想象和创作的空间。每次带孩子到户外散步,孩子们都爱捡地上的落叶。“你看这片树叶黄了”“我捡的树叶是尖的”“我的树叶上有一道一道的”。孩子们把他们捡到的树叶当成宝,有的小朋友还把它偷偷的装在兜里,舍不得丢掉。孩子对树叶感兴趣,但他们对树叶的认识却非常有限。为了继续帮助幼儿认知秋天的树和树叶,我们在户外活动中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去发现。 “树叶的照片”主题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中班教案:树叶的照片

  活动目标:

  1、学习树叶印画的方法,发展印画的技能。

  2、丰富对不同叶子形状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丰富幼儿对各种树叶的认识。

  2、各种树叶、颜料、毛笔、报纸、水盆、五个纸盒做树叶的家。

  3、背景音乐《小树叶》、《秋日私语》

   4、大幅范例作品,教师用调色盘、毛笔、树叶(放在合适位置)

   5、场地隐蔽布置,小椅子十五六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秋天来了,秋风吹呀吹,树叶飘啊飘,小树叶都飘到哪里去了?我要把它找出来。”教师弹唱:“秋风起来了……飘呀飘呀飘向哪里,(起立)在哪里,在哪里?快快飘过来。”幼儿手拿叶子纷涌而至。

  二、巩固对各种叶子的认识。

  1、“小树叶飘到我身边来了,这么多小树叶,哪我来问问,你们都是哪些树的叶子啊?”(伴随个别提问)

  2、和你身边的小伙伴讨论一下叶子有什么不同,哪里不同,分别说一说你俩的各是什么样子。(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比较)(同种比较为什么变黄了?)

  3、我们吧小树叶送回家休息一下,(渗透分类,放进贴有树叶标志的盒子里。找一个小椅子坐下来。

  三、借形想象,为后面的添画打基础。

  1、刚才我们都认识了这些小树叶,那么我拿出一片树叶,看你认不认识它。

  ①银杏:像什么?(幼儿想象)②请你拿来一片你刚才拿到的叶子,让大家认识,像什么?(幼儿想象,及时鼓励。)③还有一片叶子,等不及了,要和我出来见面呢。。。2、叶子拼搭、①还有谁刚才拿到了不同的叶子?试一下两片叶子手拉手,能变成什么?②还有哪两个小朋友也上来拼一下,看能变成什么?例如:两片叶子手拉手,变成剪刀咔嚓嚓

  四、引入范画,引导幼儿发现印画的美,关注老师的示范。

  1、秋风起来了,小树叶一片一片落下来了,落下来以后还有什么用?(粘画、小扇子、当玩具。。。)

  2、小朋友想了这么多,今天老师就让你们看看我用树叶干了什么。

  3、观察范画:①、打开画卷, 老师用树叶的照片打扮了大树妈妈,觉得美吗?用一个好听的词形容一下,(丰富词汇: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②、看一看都有哪些树叶的照片?怎么做上去的?(幼儿讨论:画,粘,印,剪…)

  ③、这么多小树叶陪在树妈妈的身边,这棵大树妈妈一定不会觉得孤单,可是你们看(打开整个画卷)“还有这么所孤单的树妈妈,我们一块来打扮她们吧!”

  4示范作画,突破难点:引导幼儿发现颜料刷在不同的两面,印出的效果不同。

  五、创作过程

  1、大家一起来用这种方法打扮树妈妈吧!音乐《秋日私语》

  2、制作过程中强调现象,提醒其它幼儿涂色均匀,不抹到手上,衣服上。

  四、作品添画

  1、作品接近尾声时,老师辅导幼儿添画一只小鸟,“小朋友快来看,大树妈妈变美了,小鸟都来为她唱歌来了,”(引来围观)

  2、这只小鸟时怎么做的啊?你还会用树叶变成什么?

  3、即兴借形添画,引导幼儿尝试组合添画。

  五,结束

  1、有这么多小树叶,还有这么多小动物陪着大树妈妈,大树妈妈可高兴了,做一个高兴的表情。

  2、听,小树叶也为树妈妈唱起了动听的歌,咱们把树妈妈送到树林里吧!音乐《小树叶》,结束,出活动室。

《散步》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打击乐器,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节奏能力。

  2、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符点音符的节奏。

  3、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一张,双响梆子6个,圆舞板6个,大鼓1个,钹2个,三角铁6个,铃鼓4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模声学念图谱

  教师导语:

  一天,两个好朋友约好了去郊外散步,你们听,谁来了?(录音放青蛙叫)

  呱呱|呱呱|()

  1、引出小青蛙,幼儿模声练习节奏

  提问:

  ①谁来了?②小青蛙是边走边叫着过来的,它是怎么叫的?

  教师:我们一起来学学青蛙的叫声吧!“准备出发”(教师用脚给幼儿踩节奏点,以给幼儿节奏标准,“准备出发”每字为一拍)

  2、引出小马,幼儿模声练习节奏

  教师:除了青蛙还有谁呢?我们仔细听!(录音放马步声)

  的笃的笃|的笃的笃|()

  提问:

  ①是谁来了?(幼儿自由发言)

  ②小马走路的时候发出了什么声音?(出示节奏图谱)

  教师:小马可开心了,今天真是个好日子,有这么多的伙伴跟它一起玩,它还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去散步呢,“准备出发”

  4、连接前两句图谱,幼儿模声演绎

  教师:小青蛙和小马玩着玩着还高兴的唱起歌来了,它们想一起合作给大家唱首歌,小朋友们跟它们一起唱吧,准备好了吗?“准备开始”

  4、引出雨声,幼儿模声练习节奏

  教师:正当小伙伴们玩的开心的时候,忽然乌云密布,你们猜要发生什么事了?

  你听到的雨声是怎么样的呢?

  滴答.0滴答.0|滴答.0滴答.0|()

  教师:**小朋友听到的雨声可真好听,嘿嘿,原来是雨姐姐听到大家的歌唱的这么好听,也忍不住要唱上几句了,我们快和雨姐姐一起唱歌吧,“下小雨了”

  教师:雨越下越大,一声巨响,吓得小伙伴们赶紧躲了起来,大伙都偷偷地钻出脑袋看,都在猜发生什么事了。原来雷电公公也被大伙的歌声吸引了,也忍不住来凑热闹了。

  教师: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用一个很响很响的声音来表示打雷,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引导说出轰隆隆)

  5、出示混合图谱,幼儿模声演绎

  教师:渐渐地,雨小了,雨姐姐和雷电公公都回家了,只剩下了小青蛙和小马,但是他们还没玩够呢,又高高兴兴地继续去散步了,他们两个走在一起的声音可好听了,你们看,老师把它们的脚印都画下来了。(呱的笃|呱的笃|)

  6、出示两声部图谱,幼儿模声演绎

  教师:时间过的可真快,一会功夫就到了傍晚了,小青蛙和小马要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它们合唱了最后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呱呱|呱—)的笃的笃的笃—

  二、幼儿模声完整演绎图谱

  (一)幼儿第一次完整演绎图谱

  教师:刚才王老师给你们讲了一个小青蛙和小马散步的故事,它们一路上这么开心,你们一起玩的开心吗?大家能把这个故事再讲一次给我听吗?大家一起来,和小青蛙小马散步去了。“准备出发”

  (二)第二次演绎图谱

  教师:不仅小青蛙和小马的歌唱的好听,王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的故事讲的更好听,但是还有一点点不整齐,我们再来讲一次吧。

  三、分角色完成图谱

  教师:跟着小青蛙和小马玩了这么久,我现在要请小朋友们来扮演小青蛙、小马、还有雷电公公和雨姐姐,我来当指挥,分角色来把这个故事讲一次。好,现在要看指挥了,“准备开始”

  四、幼儿徒手拍打节奏练习2次

  教师:这个故事用嘴巴讲的这么好听,你们还能用别的办法来讲吗?(用手拍打节奏)

  **小朋友想出了个好办法,除了用嘴巴念以外,还可以用手拍,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五、用乐器来完整表演

  (一)第一次演奏

  教师:除了嘴巴和手以外,王老师还带来了很多客人来跟我们一起讲故事呢,你们看都有些谁啊?(圆舞板、双响梆子、三角铁、大鼓、钹、铃鼓)

  1、幼儿给角色配对演奏乐器

  教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乐器朋友,乐器也可急了,都不知道谁来扮演谁了。但是它们每个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和故事里的人物的声音很像,你们可以帮助它们来找到适合它们演奏的角色吗?

  2、幼儿第一次用乐器演奏,幼儿

  教师:你们真是太棒了,一下子就帮它们分好了,请小朋友找到自己喜欢的乐器,然后我们一起用乐器朋友把故事讲的更好听吧!“准备开始”

  (二)第二次演奏

  教师:小青蛙和小马听到小朋友们讲的故事这么好听,可开心了,它们还悄悄地跟我说,下次它们还要出来散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它们还想再听一次小朋友们讲的故事。

  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前奏 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 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 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 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 同5-6小节。

  11-12小节, 同7-8小节。

  游戏玩法建议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

  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

  (l)师:这回啊,毛毛虫们,可能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有大公鸡要来做我们哦,我们要怎么样?能不能动?我们先试一试,我来挠挠这只毛毛虫,嗯,他没动,是个小石头,这只呢?

  (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

  儿童剧表演教案:马兰花

  幼儿园儿童剧表演教案:马兰花

  一、游戏综述

  中国民间故事《马兰花》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和花草不同的个性,让勤劳和善良战胜懒惰和邪恶。故事中人物特点鲜明,表演色彩浓郁,正面形象的代表有马郎、小兰、小鸟,反面形象的代表有大兰、老猫、狼,两组形象具有强烈的对比性和明确的教育意义。幼儿同情小兰的悲惨遭遇,憎恨大兰的懒惰和老猫与狼的贪婪,特别是对“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这句经典的台词不仅是朗朗上口,而且对其中所表达的勇敢、善良、勤劳等内涵铭记在心。

  幼儿经过小班和中班的多次表演学习,有了一定的表演基础,对表演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幼儿听过《马兰花》这个故事以后,立刻被故事内容和情节深深地感染了,他们跃跃欲试,产生了表演的冲动,于是我们排演了儿童剧《马兰花》。

  二、游戏网络

  三、游戏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幼儿会复述故事《马兰花》,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2.幼儿会唱黄梅戏《对花》和表演舞蹈《欢庆》、《美丽的家园》,为儿童剧表演做准备。

  3.了解各种动物的典型特征,学习通过特定的动作来表现不同角色的特点。

  (二)游戏资源

  1.创设场景,准备道具。

  (1)场景:树林。

  (2)道具:马兰花、竹篓1个、树枝若干。

  2.选配音乐。

  (1)《美丽的家园>(选自小天鹅幼儿园大型歌舞剧《绿色家园》):用于第一、五场“花”和“草”上场。

  (2)“凶狠、狡猾”的重金属音乐:用于老猫等第二、四、六场上场。

  (3)黄梅戏《对花》:用于第三场小兰和马郎的对唱。

  (4)《欢庆》中国风格的民乐):用于第六场结束。

  (三)家庭与社区

  1.家长为幼儿提供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书,帮助幼儿了解相关知识,丰富直观经验。

  2.家长为幼儿的表演游戏提供废旧材料和半成品,并与幼儿共同设计和制作道具。

  四、游戏提示

  1、到了大班,由于表演情节的增加,表演剧情之间的衔接变成了重点,如果衔接不好,就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从而直接影响表演的氛围。因此,在场与场的衔接环节,教师都会根据剧情播放相应的音乐,一方面提示相关的幼儿上场.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

  2、在表演中,教师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活动,因幼儿的个体差异造成其表现也各不相同。能力强的幼儿表演的欲望和表现力都比较强,但个别胆小的幼儿却缺乏单独表演的能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让胆小的幼儿进行群体表演。比如表演花草或者一群小鸟,让他们在群体表演中大胆地说出台词,做出动作,这样在满足幼儿表演欲望的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已了3

  3、在游戏中出现了反面角色,有的幼儿不愿尝试,总认为自己表演了反面角色,生活中自己就成了反面人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尊重幼儿的选择,对大胆表演艟赫篇瞄;儿童剧表演

  反面角色的幼儿进行鼓励表扬,让幼儿在评价的时候谈自己的感受,并介绍一些我国因扮演反面角色而大获成功的优秀表演艺术家的故事,同时请家长帮助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幼儿逐渐在心理上得到认同和接受,愿意表演反面的角色。

  摘草莓——大班幼儿歌曲教案

  活动

  在翻阅《歌唱活动》一书时,我看到了“摘草莓”这个活动,歌曲旋律很轻快、活泼;歌曲内容也有些情节性,易于孩子理解,很适合孩子来演唱。但是,这个活动的第二声部设计得比较难把握。于是,我针对自己班孩子的能力水平进行了全面修改,并开展了此活动,应该说活动选材的灵感完全来源于学习,来源于书本。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快的情绪,初步学习用两个声部进行演唱歌曲。

  2、在图谱的帮助下演唱歌曲。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练声。

  “孩子们,让我们先来亮一亮咱们的嗓子吧!”

  学习歌曲。

  1、欣赏教师范唱,了解歌曲与内容。

  “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好听吗?”“这首歌曲比较轻快,非常的好听。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出示背景图。

  2、再次欣赏教师范唱。

  “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根据孩子的回答,取出大图谱,放于黑板。

  摆放图谱。

  “谁来把这些图谱根据歌曲摆一摆?”“摆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看图完整演唱第一声部,将歌词与图谱匹配。

  “让我们看着图谱跟着老师轻轻地来唱一唱。”

  三、练习两个声部。

  1、讨论、了解第二声部演唱的位置。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小图谱,为了使歌曲更好听,我们还要在歌曲里加入小图谱,放在哪儿呢?”

  “不仅要唱大图谱,还要唱小图谱,小图谱怎么唱呢?”

  2、教师唱第一声部,并用体态提示幼儿演唱第二声部。

  “我们来试一试唱这首歌,你们唱大图谱,我来唱小图谱。”

  3、将幼儿分成两个声部演唱2——3遍。

  “在唱歌的时候,我们要一边唱歌,一边听别人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和谐一致就好听了。”

  结束:“我们把这么好听的歌去唱给弟弟妹妹们听听吧!”

  反思:

  1、图谱与歌曲的结合。

  在活动前,我准备了背景图、大图谱以及小图谱,活动中,我先利用大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在用小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吸引、调动孩子来参与活动,并通过摆一摆、看一看,使孩子们从中理解了歌词,记忆了歌曲。

  2、动作与歌曲的结合。

  由于孩子是初次尝试演唱两声部的歌曲,对于第二声部的切入,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所以在活动中我利用肢体动作来提示孩子,被分成两部分的孩子看了指挥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

  3、活动流程层层递进,过渡流畅。

  用《摘苹果》的曲调来唱《摘草莓》练声,从两声部练声到学习新歌,再加入第二声部,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过渡时,紧接练声时的情景衔接道:“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来引出新歌,引出老师的范唱。在出示大图谱时,由于每张大图谱上有两句歌词,所以范唱完让孩子说,当孩子说出一句的时候,我会追问与之一起的另一句,“除了风轻轻吹,还有什么在飞?”“什么在风中飘香味?”“一颗颗红草莓好象什么?唱了几次?”等等语句组织得很自然、流畅。

  当然,“有完美的教案,没有完美的课堂。”课堂是活的,总会存在一些不足,或者说有些地方可以上得更好。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摆大图谱的时间控制得再短一点,再紧凑一些,在请两三个孩子摆完后,我就可以清唱来纠正孩子摆放的对错与否。

《散步》教案6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 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

  3、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重点、难点:

  1、重点:(1)整体感知 课文内容,理解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的语言美。

  2、难点:理解的人性美、品味的意境美。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吉祥三宝》,导入新课 :

  听着这温馨甜美的音乐,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想到温暖的家。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一家人在一起都做哪些事呢?

  看来一家人在一起真是其乐融融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作家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的情景吧。

  二、读文生情、整体感知

  轻声朗读,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三、品读课文 、 探究主旨

  1、朗读课文1-4段:

  (1)、问题探究:“我”决定出来散步的原因是什么?

  (2)、情景设想:第2自然段说“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劝说呢?(要求以儿子的口吻,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2、轻声朗读5-7段,思考下列问题:

  A、 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B、 “我”是怎么解决的?

  C、 结果又是如何?

  D、 假如你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给文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3、读第8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

  A、深情朗读

  B、问题探究:

  (1)、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何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那么仔细?

  (2)、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四、涵泳入理 品味探究(默、朗结合,品味意境)

  (这是一篇短玲珑剔透、短小精悍的叙事散文,但在写景上也别具特色。)

  1、 思考: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② 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 树、鱼塘(“粼、鳞”、)

  2、思考:①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意境:蓬勃的生机、春天的召唤——哲理: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五、赏读入心 拓展运用

  抒写亲情:发短信给至亲

  看到这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的场面,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起了感情

  弦,心中也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请写一段50字左右的温馨短语,把它发给你的亲人。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亲情无处不在,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家中,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请你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

  板书设计:

  人物:母亲、我、妻子、儿子

  “我”委屈儿子——孝顺(尊老)

  人到中年

  事件:散步——分歧——解决

  承前启后

  母亲依从孙子——滋爱(爱幼)

《散步》教案7

  【设计总理念】

  一、让学生自己发现写作的话题

  我的写作教学原则之一是鼓励学生自己负责选题写作。

  原则之二是必须在解决“写什么”,“为什么写”的基础上才指导学生进行“怎样写”的技巧学习。在我看来,不仅提供给学生写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必须教给学生怎样发现生活中的写作话题。

  最好的学生作文不是关于火星或者其他未来世界的描写,而是有意义的家庭情景和个人经历。许多学生之所以觉得没东西可写,是因为他们认为写作的话题应该是非同寻常的。

  二、浓缩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语文教材不是知识的讲解形式,而是知识的使用形式。教师应浓缩教学内容,把“蕴藏于课文中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提炼出来”,把学生必须学习而又可能学习的内容教给学生。对这篇课文而言,这个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就是“以小见大”的作文方法。

  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教师的启发(提问)要努力促使学生的思维覆盖全篇课文,做到“全局性启发”。以提高教学效率,浓缩教学内容,用较少的教学时间,取得较多的教学效果。

  三、尽可能地教出课文原有的“美”来,尽可能把课文交给学生来“读”

  爱默生指出:把自己的生活当做正文,把书籍当做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基于对教师“主导”地位的反思,我尝试在教学中把“点菜”的权力还给学生——即教学不一定根据教师的计划来推进教学,教师将努力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设计课堂教学,努力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优化课堂结构,充分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但作为单元作文的范文,应该说它与单元重点(记叙的详略)联系得不很紧密,因为此文无论怎样分析,都不能把“详略”看成是本文的特点或特色。本文的主要特点应该是“以小见大”,是通过一件生活小事来反映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思想和一种传统的美德。因此,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与重点,应依据范文,拟为“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和家庭题材的作文写作”。

  文章的立意比较深远,据作者的自述,这篇文章写作的起点是“孝”,但由于“孝”已经写不多少新意,所以把文章的着眼点放在“生生不息的生命”,据此,这篇文章就有了一个由故事层面与哲学层面组成的多层次的中心。在学习时虽然不必讲这些术语,但应该理解这一点。

  文章的另一个特点是巧妙的结构和优美的语句,这是学生作文“技法”方面的范本,在教学时应注意进行点拔。

  【教学目标】

  1、发现(挖掘)生活中的可供写作的素材;

  2、学习《散步》一文,感受这篇散文在语言、构思与立意等方面的好处;

  3、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4、提高散文的阅读能力和对写作的兴趣,进一步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细节,感受课文;

  难点:在学习中理解(而不作理性地讲解)“小”“大”其实是一体的东西,“大”(思想、情感、立意、主旨)是蕴含在“小”(故事、细节、情节)里面的东西,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谈话:发现家庭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教师尽可能不着痕迹地同学生交谈,以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家庭题材作文的写作。在谈话中,教师可以从以下等方面设问:

  你们一家住在一起的有几个人?你们一家人都喜欢些什么?有没有你们都喜欢的事?

  看电视——几台电视机?不争不抢吗?服从谁?意见真的统一吗?哪一部片子给你们的印象较深?大家对剧中的人物评价完全一致吗?

  逛商店——什么商店?几个人?什么柜台?只看不买吗?买些什么?

  看书——各看些什么书?谁先看?谁向谁介绍?有时一本好书不会抢吗?对书中的人物观点大家意见一致吗?有没有发生过争执?你现在你们争执的根本原因(深层原因)是什么?

  下棋等——谁先喜欢的?其他人又是怎么喜欢上的?

  【设计意图:既然是写作指导课,那么这堂课的重点与中心就不应该是《散步》一文,因为课文无非是用以指导写作的“例子”而已,课堂的重点与中心就应该是“写作”的指导,而“写什么”,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就成了一堂课的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教师先“隐藏”意图,与学生“聊天”,既减轻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又有意无意间让学生发现许多自己身上身边的写作题材。

  因为关于选题,我学到的最好的一点是设法让每个学生都发现他自己身上的有意义的话题。

  前几年,当我说“你们来写什么”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我已经向学生传递了错误的信息,现在我知道应该说:“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什么?有那些值得细细品味的小事呢?”

  所有的学生都有好的话题,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去发掘这些话题。而家庭生活是写作最重要的一个话题库,因为所有的学生都带各自丰富的家庭故事来到学校。

  因此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探索到家庭故事的丰富性。】

  二、转入范文的学习:导入范文《散步》

  教师作转语:我曾拿这个问题问过一个师范学院的老师,他的答案是《散步》,而且他还拿出了一篇文章,来证明他所说的话。这实在是一篇情真意切,优美感人的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这位教师是怎样把家庭中的一件小事写得兴味盎然,引人入胜的。[板书]

  三、整体感知范文——朗读指导

  1.要学好一篇散文,最重要的是有感情地朗读,这既是一种对好文章的品尝,也是一种理解得对不对的证明。而要朗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确定它的感情基调:是欢愉还是悲哀,是轻快还是沉重等等。这篇课文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参:(欢愉而深沉)

  2.“我”的语气、语调该怎样把握?提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我”是个中年男子。③在这个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③散步中,处处表现“我”孝敬母亲,又疼爱妻子、儿子的感情。

  【设计意图:阅读感知本来就没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如果能读到“其言若出吾之口,其意若出吾之心”,教学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以读代讲或多读精讲的效果绝不应低估,“熟读成诵”“背熟记牢”应该大力提倡。

  如果说真有什么最优化的语文教学法,那就是直接地熟练地阅读文本,达到心与言谋,神与文通。所以,拿到课文的第一步,是朗读。】

  四、以问解文,分析范文的语言、结构和内涵

  问题一:要你说说,你看这一家子四口人中,谁的权力最大,谁有真正的决定权?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结合多媒体进行推进。

  (1)“我”听母亲的:

  (2)母亲听孙儿的:

  (3)妻子听“我“的:

  (4)儿子听“我”的:

  那么究竟听谁的呢?——由“爱”决定,这个“爱”,对长辈来说,是“爱幼”;对子女来说,是“尊老”。

  问题二:文中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这是不是小题大作了呢?

  参考——我是一家之主,在母亲和儿子发生争执时必须处理得当,否则就会影响家庭成员的感情,这是一种使命。作为一个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既要爱幼,更要尊老,生活的沉重使命使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问题三: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呢?

  参考——“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在处理以上大问题时,有可能随意地出现以下小问题:

  文章一开头就开门见山,写我们在田野散步,第二段笔头一转,却写母亲本不愿出来,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母亲为什么不愿出来?为什么又出来了呢?从中可以看出儿子对母亲怎样?母亲对儿子怎样?

  母亲听话和儿子听话有什么不同?

  交代散步的原因。

  老了,走远了会累

  儿子劝她该出来走走

  儿子孝顺关心母亲,母亲也很听话

  小时侯我听话出于依赖和尊敬,母亲听话出于信任和尊重。

  “我决定委屈儿子”是不是我不在乎孩子的意见?

  “我决定委屈儿子”并非不爱儿子。只是拿母亲和儿子比较来看,母亲年事已高,在世时日已短,今后像这样的“散步”很难说还有几回了。“我”十分孝敬母亲,想尽最大的努力满足母亲的愿望,这种孝心是难能可贵的。

  最后,我打算怎么办?

  为什么?

  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隐含了一层什么意思?

  最后走大路了吗?为什么?

  这反映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哪一个动作表现了母亲的这种感情?

  委屈儿子。

  大路方便老人,为了照顾母亲,我打算走大路。

  母亲年老体弱,我陪她的日子不多了

  没有母亲改变了主意。走小路小孩子感兴趣,母亲爱孙子,想让孙子高兴

  对晚辈关心爱护,对孙子真心喜爱

  摸摸

  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二人背得吃力吗?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呢?

  不,因为母亲儿子都很轻。

  中年人肩负承前启后的责任,母亲和儿子是生命中最重的砝码,在每位儿子眼中,母亲便是全部,在每位父亲眼中,儿子同样是生命中最重的

  另:散步前,文章还有一段对初春的描写。找出来,看看这段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4段是对初春的描写。新绿、嫩芽、咕咕的冬水,写出春的气息。在这样的气息中,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正是因为感受到冬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动,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散步。这是对全文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深沉变得欢愉起来。

  【设计意图: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要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必须既要教师用问题加以引导,又要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这里虽然设计了一些框架性的问题,却没有具体的一步一步的推进程式,因为过程不应该是完全被设计、被预料的。】

  五、依据范文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以“小”见“大”

  教师提示:这篇散文写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作者有没有面面俱到,把生活中各种事情都拿来写呢?作者是怎样做的?

  [或者:教师设问: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初春全家人散步的事。)本文正是通过散步这样的小事,表现了祖孙三代人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进而赞美了敬老爱幼这种人类高尚的道德情感。这用的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结论:“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

  什么是“小”?请指出反映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细节?

  s: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我思考后决定走大路(对母亲的尊敬);母亲改变主意,(母亲喜爱孙子)这些细节描写,细致而传神,表现了一家人互相理解体谅的情感

  全篇只写了“散步”一事,但读来饶有兴味,除了真情动人外,再一个原因就是叙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入题写“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予和儿子走在后面”,“散步”已经起步,本该照直走下去,而文章在这里起了一个波澜:“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等到“我”出于爱母之心决定走大路时,事情偏偏又不照“我”的决定发展,母亲要改走小路。真是一波末平,一波又起。这两处波澜不仅使记叙摆脱了平铺直叙的弊病,而且展示了“我”对母亲的挚爱,母亲对孙子的亲情。

  什么是“大”?(课文短短八百字,却是一曲温馨隽永的亲情之歌、伦理之歌、生命之歌。其思想内涵的三个层面清晰可辨,耐人寻味。)

  故事层面:亲情。

  文章的基本线条是:“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人一块散步→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我”母亲依从了“我”儿子的→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从而写出了一家人之间的互相爱护、尊重、体贴和理解。

  寓意层面:使命感。

  《散步》以第一人称叙述,与其说为了真实亲切,不如说为了强化主体意识,实现使命感。文中的“我”,一个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当“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时,觉得“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里通过特写镜头的定格描写,强化了中间一代人的主体意识,强化了使命感。

  哲理层面:生生不息。

  当我们从生命与时空的意义上来审视三代人的“散步”时,却应该说,这里还隐含着“生生不息”的哲学道理。尤其是儿子的一个“伟大”发现:散步的三代四口人“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是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具有哲学的色彩。

  【设计意图: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是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它的基础是对文本的学习,因此,它放在对文章的阅读赏析之后。而且由于在课堂之始已着力于“小”(故事、细节、情节)的指导,此处就着力于对“大”的理解。】

  六、读写结合,进行仿写练习

  [这一步未必进行,有必要则行之;无必要则删之。]

  仿写练习一:

  依照句子“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在路平坦;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写一句话,要出“一家人”的一个分歧点或矛盾产生的焦点所在。

  有时候,()个人也会——

  后来发生了——

  仿写练习二:

  依照句子“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不多了。”写一段在家庭成员产生意见分歧或矛盾时,“我”的心理活动(请注意,你可能不是决定者,所以不能简单地模仿)。

  仿写练习三:

  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是水波粼粼的鱼塘。

  七、由一到多,从“多篇”中悟得“一法”

  [这一步也是机动,有时间行之,时间不足放到下一课时进行。]

  阅读学生习作《散步》,体会换一角度对家庭生活题材的把握方法,进一步体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并且体会文章详略的处理方法。

  教师指导:

  1、莫怀戚的《散步》是从一个中年人的角度来写的,沈愚的《散步》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写的,由于角度的不同,两篇文章在叙述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2、由于“我”的角色由一家之主转换成需要教育帮助的“孩子”,沈愚的《散步》在详略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它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八、小结:

  1、大家要相信一点:好作文就是从平常的生活中来;许多细小的事,只要你能用真情去体味,用匠心去构思,就能写成非常感人的文章(结合适应性考试的近满分作文)。

  2、对初中生而言,尤其是写记叙文,“以小见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好方法。小处要能见细,即要有细节;大处要落实,即不能刻意夸大。

  3、这样的好文章很难得,大家要争取把它背出来。这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如果说作文的技法是建筑的设计和建筑技术,那么好文章的朗读背诵就虽对材料的积累——没有大理石、花岗岩、好的木材钢筋,我们怎么能建造出美丽的高搂呢?

  九、作业:

  1、仿写;

  2、观察自己的生活,想一想是否真的有许多值得一写的“生活细节”?

  【设计意图:真正的作文写作是第二课时的重点任务,所以,这时的作业主要是为下一堂课作铺垫。】

  【板书设计】

  用多媒体演示,详见多媒体。

《散步》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识记字词,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识记字词,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难点)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重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音乐《让爱住我家》

  2.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以滋润;家庭是港湾,为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爱,让家庭温暖。家庭之爱,更体现在细节中、小事里,比如散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

  (二)预习检测

  (三)活动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带着任务,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朗读。

  2.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

  (1)散步的人有哪些?

  (2)散步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

  (3)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4)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四)活动二:精读课文,走进人物

  要求:老师分派任务——小组合作探究——积极展示

  假如你有一束美丽的花,请您把它送给文中的某个人物,并请说说理由(概括人物的品质和性格)

  (五)活动三:品味探究赏析语言

  要求:独立完成——个人积极展示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2.“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从画线词语的角度赏析句子)

  (六)课堂小结

  1.中心思想

  2.写作手法

  (七)拓展延伸拥抱亲情

  感恩的话语我们要说,感恩的行动我们更要做,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图片

  (八)课后作业感恩亲情

  1.请同学们周末回到家中,不妨用自己的真心,亲手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洗洗脚……以表示理解和感恩。

  2.用心发现自己家庭生活中的细节,并将感想写成一篇周记。题目:《我爱我家》《有家真好》《感受亲情》(任选其一)

  (九)《散步》达标训练(14分)

  1.本文的文学体裁是,作者是。文章写了一家祖孙三代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的故事,反映了的主题思想。(5分)

  2.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2分)

  A.嫩芽(nèn)调皮(tiào)

  B.霎时(sà)依偎(wèi)

  C.蹲下(dūn)背起(bèi)

  D.粼粼(lín lín)拆散(chāi)

  閱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7分)

  好一朵木槿花

  宗璞

  ①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木槿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木槿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②前年秋至,我家刚从与母亲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小弟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③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④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⑤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⑥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做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⑦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⑧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⑨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⑩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土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再来。

  1.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2分)【考点段落作用】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子。(3分)【考点句子赏析】

  3.从全文看,以“好一朵木槿花”为标题有什么好处?(2分)【考点标题作用】

《散步》教案9

  一、教案设计

  学生分析:

  此次集体教学活动在选材上选用了小班幼儿所喜欢的小蛇故事来展开,而且图画内容生动、有趣,适合培养小班幼儿的早期阅读。

  评价分析:小班的孩子都是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选择《小蛇漫步》这个故事,是想让幼儿感受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活动过程中我还设计了一些角色对话,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幼儿更好地来理解故事内容。

  目标设计:

  1、会仔细观察小蛇的不同表情,说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感受小蛇高兴帮助别人的情感。

  过程设计:

  1、图片导入,引发兴趣

  1、教师:已经下了很长时间的雨了,现在终于太阳又出来了,你们看谁来了?

  2、教师:小蛇脸上的表情怎么样啊?追问:小蛇为什么这么开心呀?

  2、仔细观察,学学做做

  1、教师:小蛇继续往前爬着爬着,却看到了一个大水坑,这时它的表情怎么样了啊?

  2、教师:小蛇看到了大水坑,为什么嘴巴会张的那么大?

  3、教师:小蛇会想什么办法过水坑呢?

  4、到底小蛇用了什么办法?我们来学一学。

  5、过渡:原来小蛇先把头往前一拱,尾巴一翘自己就变成了一座小桥。

  3、继续观察,学学说说

  1、教师:是谁在喊呀?小蚂蚁请小蛇帮忙,小蛇会同意吗?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2、角色对话:蚂蚁:我可以从你的身上走过去吗?

  小蛇:可以可以,我很高兴帮助你。

  追问:小蛇怎么回答的啊?大家学一学、说一说。

  3、过渡:于是小蚂蚁一个接一个的从小蛇的身上过了河。

  4、教师:这时等一等,等一等的声音,又来了许多小动物,它们对小蛇说:“我们能从你的背上爬过去吗?”小蛇会怎么回答呢?(角色对话)

  5、教师:从哪里看出来小蛇愿意的呢?原来小蛇觉得帮助别人是很开心的事情。

  4、设置疑问,引发思考

  1、教师:这时,远处又传来了声音“等一等,等一等,我能从你的背上爬过去吗?”是谁呀?

  2、教师:小白兔请小蛇帮忙,你们觉得小蛇会同意吗?为什么?

  3、教师:小白兔蹦蹦跳跳的踩在小蛇的背上,小蛇会是什么感觉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教师:为什么小蛇都累趴下了,她的脸上还是笑嘻嘻的呢?

  5、教师:又有一只动物踩在了小蛇的背上,小蛇怎么样了?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动物?(阴影)是谁呢?

  6、教师:你们看,虽然那么多动物从小蛇身上走过,它也累趴下了,但他还是坚持着帮助大家,那你们喜欢这条小蛇吗?为什么?

  7、教师:这个故事好听吗?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小蛇散步。

  5、完整欣赏(配乐)

  二、课堂实录

  1、图片导入,引发兴趣

  1、教师:已经下了很长时间的雨了,现在终于太阳又出来了,你们看谁来了?

  幼儿:是小蛇来了。

  2、教师:小蛇脸上的表情怎么样啊?(开心)追问:小蛇为什么这么开心呀?

  幼儿:小蛇要出去玩了、小蛇喜欢太阳公公。。。。

  2、仔细观察,学学做做

  1、教师:小蛇继续往前爬着爬着,却看到了一个大水坑,这时它的表情怎么样了啊?(放大观察眼睛怎么了?嘴巴怎么样了?我们来学一学)

  幼儿:小蛇的眼睛张的大大地、小蛇在想怎么爬过去。。。。

  2、教师:小蛇看到了大水坑,为什么嘴巴会张的那么大?

  幼儿:小蛇不知道要怎么爬过去了、小蛇觉得自己爬不过去。。。。

  3、教师:小蛇会想什么办法过水坑呢?(搭小桥、划船、游泳、用绳子爬)

  幼儿:叫别人来帮忙、游泳过去。。。。

  4、教师:到底小蛇用了什么办法?我们来学一学(用小手往前一伸)。

  5、过渡:原来小蛇先把头往前一拱,尾巴一翘自己就变成了一座小桥。

  3、继续观察,学学说说

  1、教师:是谁在喊呀?小蚂蚁请小蛇帮忙,小蛇会同意吗?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观察小蛇的表情——眼睛笑眯眯、嘴巴弯弯的,我们也来学一学)。

  幼儿:小蛇对小蚂蚁笑了。。。。

  2、角色对话:蚂蚁:我可以从你的身上走过去吗?

  小蛇:可以可以,我很高兴帮助你。

  追问:小蛇怎么回答的啊?大家学一学、说一说。

  3、过渡:于是小蚂蚁一个接一个的从小蛇的身上过了河。

  4、教师:这时等一等,等一等的声音,又来了许多小动物,它们对小蛇说:“我们能从你的背上爬过去吗?”小蛇会怎么回答呢?(角色对话)

  幼儿:小蛇说可以的。。。。

  5、教师:从哪里看出来小蛇愿意的呢?原来小蛇觉得帮助别人是很开心的事情。

  幼儿:小蛇对小动物们都笑了。。。。

  4、设置疑问,引发思考

  1、教师:这时,远处又传来了声音“等一等,等一等,我能从你的背上爬过去吗?”是谁呀?

  幼儿:小白兔。

  2、教师:小白兔请小蛇帮忙,你们觉得小蛇会同意吗?为什么?

  幼儿:小蛇愿意帮助小白兔的、小蛇帮助了很多小动物。。。。

  3、教师:小白兔蹦蹦跳跳的踩在小蛇的背上,小蛇会是什么感觉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观察表情:舌头伸出来了,眼睛往上看,学一学)

  幼儿:小蛇很累、舌头都吐出来了。。。。

  4、教师:为什么小蛇都累趴下了,她的脸上还是笑嘻嘻的呢?

  幼儿:它觉得帮助小白兔很开心。。。。

  5、教师:又有一只动物踩在了小蛇的背上,小蛇怎么样了?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动物?(阴影)是谁呢?

  6、教师:你们看,虽然那么多动物从小蛇身上走过,它也累趴下了,但他还是坚持着帮助大家,那你们喜欢这条小蛇吗?为什么?

  幼儿:因为小蛇喜欢帮助别人。。。。

  7、教师:这个故事好听吗?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小蛇散步。

  5、完整欣赏(配乐)

  资源设计:故事ppt、音乐。

  附故事:小蛇散步

  下了好几天的雨终于停了,太阳公公又露出了笑脸,小蛇也出来散步了。小蛇往前爬着爬着,看见一个大水坑,这可怎么办呢?于是它想了一个好办法,小蛇先把头往前一拱,尾巴一翘就可以过去了。正在这时,它听见一个声音:“等一等,等一等”原来是小蚂蚁啊,小蚂蚁说:“小蛇,小蛇,我能从你的身上走过去吗?”小蛇说:“可以,可以,帮助你我很开心”。

  这时又有许多小动物来了,他们也问小蛇:“小蛇,小蛇,我们能从你的身上走过去吗?”小蛇回答:“可以,可以,帮助你我很高兴”。

  后来大灰狼小白兔、大狮子都踩着小蛇的身体到了对岸,虽然把小蛇累趴下了,但它还是很高兴,因为它帮助了那么多的动物朋友。

  三、专家点评

  教学活动的目标分别是“观察并尝试模仿小蛇的不同表情,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和“感受小蛇愿意帮助别人的情感”,在目标的制定上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借助小蛇开心的表情让孩子来理解帮助别人是件开心的事情始终贯穿与活动中。并且层层推进的环节让教学活动清晰、明了,环节中时刻会让幼儿仔细看、学一学小蛇的不同表情,让孩子的兴趣很高,可以说是动静结合。因此环节和目标的配合度很高。

  活动中的提问都言简意赅,使小班孩子便于理解和回答,而且提问中始终要孩子“你要仔细看哦”又或者是“让我们来学一学吧”,就很好的体现了目标一中的“观察并尝试模仿小蛇的不同表情”,而且不断的提问幼儿“小蚂蚁怎么对小蛇说的?”、“小蛇又是怎么回答的?”就为孩子提供了学说角色对话的机会。

  四、自我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我觉得孩子们的参与度还是很高的,环节也是一步步很清晰的展开。但在活动的课件准备上我觉得可以让小蛇的表情更清晰,便于幼儿观察和模仿,然后在完整讲故事时引导幼儿将学说的角色对话,可以让幼儿尝试着和老师一起来讲述,这样师生间的互动会更加明显,整个活动气氛也会更好。

《散步》教案10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预习识记字词,流利、生动的复述课文;通过 找—— 读——品味的方法,揣度文本的语言,对文本多角度的理解,感悟家庭的和谐幸福是每一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找——读——品味的方法,揣度文本的语言,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理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学生听音乐,看图片)同学们,图片中展现的是一幅很常见的生活场景,请你来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内容和感受?(学生会围绕一家人在郊外散步去谈感受。)今天,我们一起走入《散步》的旅程,领略这篇散文所带来的和谐与美。

  二. 预习反馈,扫除文字障碍

  1. 给加点字注音 : 熬过 粼粼 分歧

  多音字注音组词 :散 背 翘

  2. 点评学生读字词。

  三. 整体感知:请学生看图片,按照自己的理解,运用适当的联想与想象来复述课文。

  (学生复述过程中主要围绕产生分歧的缘由及解决分歧的结果来复述。)

  四. 体悟文章:(这一环节重在使学生从文本出发,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多角度感悟课文)

  1. 请学生分别朗读课文,注意揣度文中的语言,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说说为什么。

  2. 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真正的走入情境,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你会怎么做?

  (学生可能会从儿子或孙子这两个人物形象出发,来阐释自己的理解。)

  3. 文章题目“散步”是从文中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请学生带着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换一个角度为本文重拟一个题目,并说说理由。

  (学生可能会以“家”、“感动”、“三代”、“爱”……等答案回答,主要要表达家庭中的和睦温馨是每一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沟通、牺牲、责任与理解,互敬互爱、互相体贴才能创设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

  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综合学生对文本多角度的理解,认识到贯穿散步始终的是一个“爱”的前提。

  五. 拓展实践: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谈谈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动的小事。

  六. 布置作业:以“我爱我家”或“_______, 我想对你(您)说……”为题,写一篇随笔。

  七. 板书设计:

  《散 步》

  莫怀戚

  慈爱的母亲

《散步》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学习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3、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以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重难点进行突破,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三.教学难点:

  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文章的亲情美

  四.教学方法

  导学互动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六.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自学导纲

  1、新课导入

  由歌曲《常回家看看》导入。其实,亲情无处不在,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2、出示导纲

  3、自读导纲中简要提示。

  4、听读课文,完成导纲中知识性问题。

  二.合作互动(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导纲中探究性问题,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1、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分歧?决定权在谁?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本不愿出来。(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注意“熬”字)

  (2)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

  (3)决定权在我,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样想? 如果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母亲走大路,妻子和儿子会怎样想?)

  (1)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

  (3) “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4)母亲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走不过去时让儿子背上,既照顾了孙子,又帮儿子解决了难题,体现了母亲的善解人意,疼爱子孙。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3、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她走不过去的地方,让我背着她。

  4、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设身处地

  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归纳,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5、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把你的感受和同学分享一下。(根据时间灵活撑握)

  (1)我选择了走大路。在尊老和爱幼的天平上,作者倾向了尊老。因为母亲老了,剩下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儿子还小,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从中可以看出我是孝子。妻子善良、贤惠。母亲慈爱,儿子活泼可爱。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温馨和睦。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包含着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如同子女幼小时对父母的依赖这样的人生哲理。体会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

  (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儿子发现奇趣:两对母子走在田野上,表现了儿子天真可爱、聪明活泼。

  (4)“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母亲老了,儿子成长了,挑起了生活的担子,这样母亲自然听从于儿子;而我的儿子还年幼,现在一切也要依靠父母。我身上的责任重大。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5)课文第四节景物描写。

  充满春的气息,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

  (三)导学归纳

  课文以“我”为中心人物,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用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的使命感。可见,本文写了一件“散步”的小事,却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大主题,这就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四)、反馈训练

  1、每年在你过生日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在身边,他们是否都为你过了生日?

  2、你能准确地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3、假如今天是爸爸或者妈妈的生日,请你编辑一条短信发送给他们,为他们献上生日的祝福!(要求写50字以内的温馨短语)

  结束语:

  其实,生活中亲情无处不在,生活的细枝末节无不体现出父母对我们的关爱,让我们用心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亲情、珍爱亲情。让我们一起用爱担起家庭的责任,用情担起社会的责任,为美好的明天唱出最动听、最优美的旋律吧。最后老师把这一首《让爱住我家》送给大家。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珍惜得来不易的团圆。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导学提纲

  一、简要提示

  莫怀戚,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片段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二、认知与探究

  1、知识性问题

  A 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嫩芽 ( ) 熬 ( ) 霎时 ( )

  分歧( ) 拆散( ) 水波粼粼( )

  B 解释下列词语

  各得其所:

  分歧:

  2探究性问题

  (1)、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分歧?决定权在谁?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样想? 如果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母亲走大路,妻子和儿子会怎样想?)

  (3)、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4)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5)、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然后把你的感受和同学分享一下。

  三、梳理与反馈

  1、梳理

  (1)以小见大的写法。 (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感悟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

  2、反馈

  课堂调查

  (a)每年在你过生日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在身边,他们是否都为你过了生日?

  (b)你能准确地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c)假如今天是爸爸或者妈妈的生日,请你编辑一条短信发送给他们,为他们献上生日的祝福!(要求写50字以内的温馨短语)

《散步》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

  3、感受文本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与生活责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4、学习课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悟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2、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教学难点】

  1、在朗读中发现美、品评美,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2、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伴随着轻悠的钢琴曲《爱的协奏曲》(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背景音乐),在春光烂漫的田野上,一家人在高兴地散步(背景画面)。

  教师朗诵:诗歌《散步》(多媒体显示)

  “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

  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

  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

  请学生看画面,回忆与家人散步的情景,并说说留在自己记忆深处的散步时的精彩瞬间。(2—3名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他这个四口之家的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用心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听读后,请几位学生谈谈个人的感受)如幸福、温馨、和谐、和美等。

  2、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课文语句,教师指导。

  试一试,将文中最能体现亲情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你能读出其中浓浓的亲情吗?

  3、复述内容

  请一二名学生以小男孩的身份来复述课文内容,其他学生点评。

  4、师生共同理清文章的基本线索。(以小男孩的身份)

  爸爸劝奶奶散步→全家人一块散步→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奶奶依从了“我”→在不好走的地方,爸爸背起奶奶,妈妈背起“我”。

  三、探讨质疑,感受亲情

  1、“在散步的时候,小男孩一家发生了什么事儿?”学生默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合作探究问题。

  (1)在解决分歧的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来,画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可以说每个人都做得好,因为爸爸孝顺奶奶,奶奶慈爱亲切,妈妈温柔贤惠,“我”聪明乖巧。)

  (“我”家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力的大小,“我”听爸爸的,爸爸听奶奶的,奶奶听“我”的,妈妈听爸爸的,大家之间好像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链,那是因为有亲情——互亲互爱。)

  “那么究竟听谁的呢?”——由“爱”决定,这个“爱”,对晚辈来说,是“尊老”;对长辈来说,是“爱幼”。

  (2)在面对分歧时,爸爸为什么“一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爸爸是家庭的顶梁柱,现在“我”与奶奶发生了“歧路之争”,大家都听爸爸的,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还会影响家庭的和谐,所以爸爸会“一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3)文中说“我决定委屈儿子”,是不是爸爸不在乎“我”的意见?

  (“我决定委屈儿子”并非表明爸爸不爱儿子,只是拿奶奶和“我”比较来看,奶奶年事已高。可见,爸爸十分孝敬奶奶,想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奶奶的愿望,这种孝心是难能可贵的。)

  (4)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爸爸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我”走小路,那么,奶奶会怎样想?

  (5)第七段描写奶奶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它写出了春的气息,是春天在召唤我们,生命在呼唤我们,表明了“我”走小路的原因。)

  2、学生集体朗读第八段,思考:作者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文章最后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呢?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它实际含蓄地写出了在一个家庭中我们父母的责任,他们特有的心理感受,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一个“世界”,很有象征和比喻意义,突出了我们父母那种深沉、庄严的感觉,生活的使命感,表现了一家的和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3、教师小结

  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这种“尊老爱幼”的传统伦理道德就会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播放公益广告视频《妈妈洗脚》):一位年轻的母亲端着一盆热水去为年迈的婆婆洗脚,年幼的儿子看在眼里,也端来一盆水,说:“妈妈,我也为您洗脚……”

  四、品赏语言,学习写法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精彩优美的语言?为什么?(学生分小组学习、自由讨论,教师从旁指导)

  (教师特别提示)课文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它的对称美。

  (多媒体显示)学生齐读:

  有的浓,有的淡。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

  师生共同品赏“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2、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儿,作者却能反映出一个重大的主题,这样的写法就是“以小见大”。你能找出文中有预示性的句子吗?

  (学生交流、回答)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教师阐释)

  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平常,老人和小孩在选择道路时有了分歧,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可作者却有一双慧眼,从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谐美好的感情,并由此推及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文中处处流露着浓浓的亲情:它是一幅温馨的亲情图,是一首欢快的亲情曲,是一篇美妙的亲情诗。

  3、为了反映这样一个主题,用“散步”为题好不好?你还可以用其他的题目吗?

  学生交流、讨论,相互评判,鼓励创意。如责任、深沉的爱、和美的一家等。

  教师小结:

  同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拟定标题。只要标题符合文章内容,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过,本文用“散步”作标题很好,一是朴实,二是题目不太大,三是不过于直白地点明中心。

  五、联系实际,提升亲情

  1、生活中亲情的体现,不是轰轰烈烈、惊天憾地,而是点点滴滴,如春雨般悄悄滋润着我们的生命。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发生在自家的充满亲情的故事(某个细节)。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交谈。

  2、假如有这样的分歧也同样出现在你的家里,想一想,你该怎么办?

  吃完晚饭,全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想看戏剧,父亲想看新闻,母亲想看连续剧,而你想看动画片,此时,如果遥控器掌握在你的手中,而全家人都听你的。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播放背景歌曲《人间第一情》)

  1、教师总结

  世间有爱,家中有情。亲情是人间第一情。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成为避风的港湾;家,因为有了浓浓的情而成为幸福的摇篮。今天,我们一起用心灵陪同莫怀戚先生一家三代做了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散步,他们一家使我们懂得了,一个和谐与温馨的家庭,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用爱心来营造,当彼此的利益和愿望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和体谅,学会忍让和宽容,要有一种保护幼小,善待老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多媒体显示)一幅对联: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牵手相依偎

  横批:互亲互爱

  2、课外作业(任选2~3题)(多媒体显示)

  (1)比较阅读

  A、本文与《羚羊木雕》有相似性,又有区别,试比较阅读。

  B、读《三代》这篇短文,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2)美文推荐:《牵着母亲过马路》

  (3)搜集20xx年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人物事迹材料。

  (5)请以“感恩父母”为主题,拟写一段60字以内的温馨语句,通过手机短信发送给你的父母。

《散步》教案13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2.把我朗读技巧,学会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把握语言所表达的感情。

  3.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什么是“对称句”“回环句”并品味。

  难点

  1.熟读课文,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2.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什么是“对称句”“回环句”并品味。

  一、预学单(课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熬过()分歧()霎时()水波粼粼()

  2.根据课文内容,在下列的缺空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大块小块的新绿地铺着。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的父亲。

  (3)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终不愿意。

  3.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树枝上的嫩芽儿也蜜了。()

  (2)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3)我决定委曲儿子了。()

  (4)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自然也很轻。()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足球的发展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B.《奔跑吧兄弟》这个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邓稼先作为一个国内外展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5.文中“有的浓,有的淡”中的“浓”意思是()

  A.气味或味道很重。

  B.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

  C.这里指颜色深。

  D.程度深。

  6.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二、互动单(课堂)

  探究点一:本文通过一件平凡的小事,揭示了什么主题?

  探究点二: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探究点三: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

  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课堂练习

  7.朗读下列语句,标注朗读重音,体会句子的丰富内涵。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2)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

  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3)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8.找出文中对称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9.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我说:“走大路。”

  (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四、课后练习

  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

  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五、反思总结(困惑或收获)

《散步》教案14

  设计思路:

  《毛毛虫散步》这本读本画面清透简明,形象简单,具有趣味性和预测性,而且带有词汇和点数的整合。在第一次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阅读了大书,使幼儿简单熟悉了故事内容,同时也感觉到幼儿对散步的概念还不能深入理解,为此我们自创设计了一本图书,它具有全新的翻阅方式,随着故事的情节逐一伸展,像一条长长的小路,使幼儿置身其中也随毛毛虫去散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关键词汇:路过---碰到---遇到---看见的引领下激发幼儿积极预测猜想,较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毛毛虫去散步途中发生的事情,从而使幼儿更直接地获得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经验,学会观察,体会故事细节变化,能直观地正确点数,从而帮助丰富阅读体验,提升阅读经验。

  活动目标:

  1、喜欢这个故事,对阅读大图书感兴趣

  2、熟悉故事内容,理解路过、遇到、碰到、看见的基本含义

  3、在教师引导下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如何与他人打招呼

  活动准备:

  自制图书大图画书

  幼儿经验准备:

  之前和老师一起阅读大书,了解简单的故事内容

  老师和家长带幼儿散步,积累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从幼儿生活经验切入,以散步为话题,唤醒经验

  有效提问:

  1、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平时都会到哪里去散步呢?

  2、散步时都路过哪些地方呢?

  3、想一想散步时碰到、遇到过什么人呢?

  4、散步时还看见过什么呢?

  引导策略:

  通过问题帮助幼儿回忆生活中散步的情景,借助提问中的关键词汇:路过碰到遇到看见引导幼儿表述出散步时所经历的事情,唤醒幼儿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充分表达,使词汇在幼儿头脑中形成印象,为下一步构建故事做一铺垫

  二、阅读自制图书,逐页翻阅,梳理经验

  1、教师逐页展开图书,以关键词汇路过---碰到---遇到---看见引导幼儿大胆预测猜想,观察画面

  引导策略:

  教师以关键词汇路过---碰到---遇到---看见为线索,引导幼儿大胆预测猜想,毛毛虫散步途中的故事情节,重复运用词汇提问,强化幼儿对词汇的理解并会初步运用,例如“毛毛虫散步路过哪里?碰到谁?遇到谁?看见了什么?通过提问启发幼儿借助日常生活经验去猜想,引发幼儿头脑中积极反应画面,用语言表述出来。

  图书逐页展开,像是向幼儿呈现了毛毛虫散步的小路,顺序性强,故事线条清晰,便于幼儿直观体验、观察与理解。

  2、教师运用选择预测、谜语式猜想帮助幼儿掌握猜想方法,总结经验

  引导策略:

  考虑到小班幼儿独立猜想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设计了选择预测、谜语式猜想2种指导途径,如你们猜猜碰到的是小鸟还是蜗牛呢?教师说谜语让幼儿猜出遇到的是谁?有几只蜗牛?有几只蝴蝶?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点数,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猜想兴趣,让猜想正确的幼儿感受成功的快乐,既树立了自信,又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让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获得预测猜想、言语表达双重经验。

  通过这样的指导方法,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猜想的方法,逐渐从教师引导猜测过渡到独立猜想。

  3、通过角色表演,帮助幼儿了解如何与他人使用礼貌用语进行对话、交流,提升经验

  引导策略:

  表演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表现方式。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猜想毛毛虫和好朋友见面时会说什么,孩子们纷纷回答是问好,于是我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表演出小动物们见面的情景,让幼儿相互交流,与同伴充分互动,使幼儿直接的体验与他人如何交流,掌握并运用礼貌语言,提升幼儿在实际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相关经验。

  三、阅读大图画书,总结、提升经

  1、以问题作牵引,与幼儿再次阅读大图画书讲述故事,温习故事内容

  2、提升经验:

  活动中,教师将对关键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与幼儿日常生活相联结,虽然这几个词汇在意思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有的幼儿还是能通过教师的重复提问、引导、观察理解词汇并会运用

  选择与谜语式猜想的指导方式,使幼儿在头脑中形成动态的想象,从而过渡到抽象的、独立的猜想,增强了幼儿自信

  帮助幼儿掌握一个一个点数的正确方法

  掌握并学会用礼貌语言和他人打招呼问好、交往

  3、引导幼儿今后在散步时继续发现有趣的事情,与同伴一起分享

  拓展活动:

  1、角色游戏:小动物去散步

  请幼儿扮演小动物,根据教师的编排的情节,表演在散步过程发生的事情

  2、美工活动:好玩的指印画

  3、体育活动:毛毛虫去散步

  幼儿分组蹲下抱着前一个小朋友的腰排成一队,看哪队走的快又好,不断开

《散步》教案15

  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2、 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进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难点: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进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老师导语导入

  同学们刚学了《春》一文,已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春天,春天里一家三代四口一起散步,散步中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请大家听课文朗读录音,之后请大家告诉我是一个什么难题?

  二、 听录音、初步感知,找分歧,赏画面,抓主旨。

  1、 听课文朗读录音

  2、 学生回答“难题”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大路 母亲

  小路 孙子

  教师追问:这是摆在谁面前的一个难题?

  3、 老师在读课文时发现,摆在“我”面前的难题他很好的解决了,并且在文章中描绘出一幅温馨而又令人感到的画面,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读后,教师追问,你能谈谈对这幅画面的理解吗?

  三、 读文本,悟亲情,探究“孝”

  1、“我”面对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听母亲的;大路没走,母亲改变主意,走小路,听孙子的。

  2、 这样看来,一家 四口人中,谁说话的份量重,都听说的?

  (1)“我”听母亲的

  A、相关语句

  B、言下之意,母亲年岁已高,在前文有一处与这呼应的, 请找出读读。

  C、读到这里,很明显“我”听母亲的原因是因为什么呢?

  D、设想:再过几十年,“我”的儿子面对这种情况,他会怎么做呢?

  (2)、母亲“听”孙子的

  A、母亲听孙子的,找出相关语,你喜欢这句话吗,请评析一下。

  B、文章中还有一处暗示孙子值得疼爱,你能找出来吗,读读,评析

  C、讨论:走大路,是“我”的孝敬;走小路,是对儿子的疼爱。现在,不走大路,走小路,是不是不孝呢?(探讨出这是家庭成员的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显示出家庭的和睦、温馨)

  D、设想:奶奶的初衷是走大路,后改变主意走小路,好心里是怎样想的,假如你是她,请用语言来表达她的内心世界。

  (3)、简要概括:

  母亲听“我”的

  妻子听“我”的

  儿子听“我”的

  小结: 这几个“听”,是对家人的一种尊敬、信任、理解,用一个字来概括,“听”就是对他人的一种“爱”。

  四、 主题升华

  1、“爱”是相互的会出,奶奶疼爱孙子,父母关爱子女,长辈们给我们的爱已很多很多,我们该如何做呢?请看:

  出示:《父爱永铭》,之后简单谈体会。

  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说是说……

  3、欣赏《爱是左右手》,多好的一首诗啊!爱是左右手,用我们的左右手去回报给我们爱的人们,再读这首诗,并试作仿写。

相关文章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六篇2023-06-04 04:02:52

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范文(精选五篇)2023-06-14 02:09:01

阿里山纪行教案参考文2023-06-03 10:49:36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教案精选2023-06-12 09:55:13

大班教案:小小Discovery2023-06-06 21:31:03

幼儿园水球游戏教案2023-06-12 17:08:5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玩小货车教案2023-06-10 14:41:20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和电池做游戏2023-06-02 15:17:40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教案2023-06-06 0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