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渡百里湖》阅读训练及赏析
渡百里湖
查慎行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注]涸鳞:比喻处于窘困境地、亟待救援的百姓。
(1)首联与颔联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2)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概述。
参考答案
(1)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湖面宽阔,湖水较浅,行船速度缓慢,岸树越显高大的图景。
(2)抒发发作者只要能让百姓得到雨水缓解旱情,即使渡湖时遇到风浪要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的感慨,表达了胜者忧民的情怀。
二:
(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分)
参考答案:因为天旱,宽阔的湖里却只有浅浅的湖水,船篙也只能入水一半;远远望去帆船好像一动不动,近岸的树(显得更加高大)争相比高。(2分)(评价标准:分析2分)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具体分析。(3分)
答:三、四两联表现了诗人渡湖时发现因为秋旱百姓苦不堪言盼望下雨,就发出感慨,只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我受一些风浪波折也没关系。(1分)。“涸鳞”实写干涸的湖泥,亦是为旱情受苦的`百姓,“波涛”则是虚写,因为干旱湖上不可能有风波,即指现实的困难,表达诗人愿意为民请命不息一切甘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2分)。(评价标准:思想1分,分析2分。另选角度分析亦可)
(3)诗歌的尾联在谋篇布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卒章显志。诗歌前三联描写了湖面宽阔,湖水较浅,船行速度缓慢,岸边的树木越显高大,百姓在盼望下雨的情景。最后一联则直接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只要能让百姓得到雨水缓解旱情,即使自己渡湖时遇到风浪也在所不惜。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谋篇布局的技巧。就全诗而言,诗歌的前三联都是在写诗人渡百里湖所见的干旱的情景,最后一句则是抒情,因而诗歌谋篇布局的技巧是先景后情,考生需注意题干不是要求回答全诗谋篇布局的特点,而是要求回答最后一联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点。最后一联是诗歌主旨句,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因而最后一联在谋篇布局方面的技巧是卒章显志。
简析
查慎行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喜好描绘大自然,以白描手法,以景入诗,借景寓情。这首诗前两联就是典型的写景,写自己在舟行百里湖时的所观。后两联转而抒情言志,渡湖时正值当地秋旱,人民苦不堪言,“犹望雨膏”,于是作者发出了只要能让人民过上风调雨顺的好日子,即使渡湖时遇到风浪要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的感慨。“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涸鳞”显然是指当地因为旱情受苦的百姓,而“波涛”在此是虚写,因为旱情,当时的湖面是不可能出现真实的“波涛”的,以此表现出诗人为了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作者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相关文章
昭王既息民缮兵原文翻译2023-06-04 03:49:22
南史·沈庆之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023-06-11 01:17:42
溪音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023-06-04 09:28:36
明史孙丕扬传(节选)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2023-06-14 23:57:19
初冬夜饮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2023-06-16 21:21:32
乌江自刎项王乃复引兵而东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023-06-04 12:12:20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2篇)2023-06-13 19:58:33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2篇2023-06-17 23:24:41
玉树后庭花原文翻译及赏析三篇2023-06-06 16: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