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高中生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时间:2023-06-12 06:01:50 文/莉落 读书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一

一本著名的书,直到最近才决心翻开。一口气读到中间,却发现人名有点混淆了。赶紧在网上搜索,发现混淆人名的不在少数,也发现了网上早已有百年孤独家族的家族谱。对着家族谱阅读是很好的方法。

读罢此书,一开始并没有感觉到像外界传的那样好看而有意义。静下来细细回想,却有一番风味涌进脑海。

像书名一样,作者讲了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有着孤独性格成员的家族的诞生与灭亡。家族的祖先在一片荒芜人烟的地方安定下来,在不受打扰的小天地里过着祥和、另人向往的生活。当外界的人或者物更多的涌进这片小天地时,它开始悄然演变,就像人类的进化一样,它也要发展,开始有了战争、工厂等等,甚至还出现彩票。读至彩票时,我恍然明白彩票的由来,也佩服人类聪明的智慧,当然更佩服作者的博识。这分明就是一部人类的发展史。

由于外界东西的不断涌入,马孔多村逐渐受其影响发生变化。一开始外界的信息促进小村落的发展,后来就走向没落。我们自己也一样,一定、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好的与坏的统统都要接收,好在自己有选择的余地,可以决定哪些被接受,哪些被剔除。

不管活着的人生是充满精彩还是遍布不幸,人总会从出生走向死亡,这是规律使然;一个村落的发展,也会从无到有再到无,从开始建造、发展再到走向没落;……整个人类,当然也不会逃出大自然的规律。佛说,人生苦短,不应计较不愉快的事情。理论,谁都懂得,而在现实生活中,恐怕很难有人能够做到吧。就像上学时学习功课一样,书一看就懂,但是一考试就傻眼。只有亲身经历,才会引发自己对生活更深刻的思考,理论再多,也只是理论罢了,顶多是加快、加深自己的反思。人是有感觉的,生来就是要体验人生的百态,体会各种生活的滋味。快乐的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理想,然而,恐怕只有经历过酸甜苦辣各种滋味的人才会知道自己更喜欢哪种口味,遇见这种味道时才会格外珍惜。

孤独,在我看来,就是自己心灵上的宁静超过了自己的底线。处在繁杂的都市中,往往期盼内心的宁静,最渴望能够拥有静静的一段时间,翻翻书,哪怕什么都看不懂。而宁静够了,却又向往回归纷杂的世界。就是这么奇怪。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二

诺奖级别的文字,有着高级文字所共有的特点:“不动声色的力量”。文字平淡地讲述着一个家族的生活琐事,记叙着生老病死,穿插着奇幻的异事,荒诞不羁的戏谑,字里行间却建构了给读者思考和想象的巨大空间,类比的,隐喻的,影射的,让读者享受着思考的快乐,在思考剥开文字的表层进入深处后感悟到深刻的意义,回味无穷…百年孤独的题眼,不在孤独,而在另两个字:“轮回”。百年间家族六代人的命运,循环往复,拗口的重复的名字,最为直接地隐喻着命运转盘无情地转圈,把这个家族禁锢在轮回的魔咒中。家族如此,小镇如此,民族如此,国家如此。家族成员的性格、命运,小镇的创立、发展和衰败,国家、民族和政治斗争的血腥、残酷和黑暗,都被轮回的魔咒陷在死循环中…思考轮回的原因和打破轮回的方法,是最值得思考的此书的题眼。虽然最终家族和小镇的结果都无比悲情和绝望,虽然书中好多主角都为打破轮回做出各式各样的努力最终大多以失败告终,但其中唯一一位脱离家族命运的人,或许就是作者仁慈地给陷入黑暗的人们指明的那个光明的方向吧…未免剧透,点到即止。也许在未来重看此书时,又会有不一样的感悟。读后感总是基于人生阅历和思考能力的。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三

许多年之后,当体验了人生百味、看尽了世间沧桑后,我将可能回想起读过的这本《百年孤独》。就像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不停地做小金鱼、阿玛兰塔不停地织裹尸布一样,我可能也会选择一件能够让我体验到人生宁静的“无聊事业”去投身,以一种旁人看来“孤独”的姿态,平静地直面生命的终结。

一周前,从网上收了一本1991年出版的黄锦炎先生翻译的《百年孤独》,如若较真,我这是特意去买了一本“盗版文学”。其实对我来说,和《百年孤独》是有一种擦肩而过的缘分的。印象里是初中,大约是2011年,正是马尔克斯的正式版权第一次来到中国时,身边同学几乎人人手捧一本《百年孤独》或是《霍乱时期的爱情》。事实上,我还没有来得及去赶潮流,这波文学热就消散了——那个年纪的还在陶醉于郭敬明文字中的我们如何能够体悟这样厚重的文字!由于身边每个看不了一章就败下阵来的同学都告诉我“太无聊了!名字这么长怎么记得住!”的缘故,许多像我这样的后来者也就被吓退了。当然,偶尔也有人能够咬着牙将它从头读到尾,就像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逼着自己耐着性子听完了整场古典音乐会一样,可剩下的除了那份现在看来可笑、但当初能够在孩子中驰骋的虚荣之外,也没有什么了。所以即便到了现在,当初那些浅尝辄止的朋友们还依然对马尔克斯持有一种恐惧态度。于是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在能力不足时强迫自己去体悟那份厚重,而这样的优秀作品放到现在读来就堪称“享受”了。

提起《百年孤独》,就一定避不开谈及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这一盛行于拉丁美洲的文学流派,它即是这一流派中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对于魔幻现实主义的诠释有一种很形象的说法:如果把现实主义比作照亮现实的一面镜子,那么魔幻现实主义就是反映现实的一面哈哈镜。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从来不乏荒诞飘渺、夸张扭曲的情节,如果不去深究,我们甚至都会怀疑自己在读一本充满象征意味的神话作品;然而如若真是细细思考,却难免要惊得一身冷汗——这些看来并不真实的情节却的确是在现实中有迹可循。它就真的像是一面哈哈镜,镜像夸张不能辨,但本质却是基于现实的;只不过,一个引人发笑,一个令人细思极恐。具体到《百年孤独》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那场反映了拉美地区多雨的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雨;比如那次讽刺了拉美人民忘记传统的可怕的在全村中爆发的失忆症。马尔克斯的好友,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也对《百年孤独》做出过类似评价:“所谓的魔幻从表面上看也许神奇、虚幻,实际上它却是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的基本现实。”

毋庸置疑,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在《百年孤独》上是无比成功的,但是我却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一手法是不是必然要运用于这一作品——或者说,如果运用的反而是现实主义手法,基于马尔克斯老辣的笔法,是否也能获得成功呢? 其实,历史当然不容假设,两种手法两相对比,至少以我现在的知识范围是没有办法一较高下的;但是我也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之所以会在南美文坛如此昌盛,一定是有其自身的必然性。就像古希腊所有的雕塑都追求身体的健美而威尼斯画派几乎都追求明丽的色彩一样,在拉丁美洲的广袤大地上涌现出那么一大批魔幻现实主义优秀文学作品,这难道是偶然吗?其原因当然是多个层面的,没有办法一以贯之,但是我想这跟在我们印象中充满奇幻色彩的拉丁文化不无关系。历史悠久的印第安文明在拉丁美洲民间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传说、神话,有些更深入拉美人民的信仰与骨髓,比如他们相信鬼魂,比如他们有自己的自然崇拜。而这些可能在拉美人民眼中平平常常的传说、神话,在世界其他地域的人们看起来,就是一件非常新鲜的事物了。马尔克斯在写作时真的会思考该使用什么样的手法吗?我倒认为未必,对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其实是自然而然的。换句话说,在我看来,之所以这部作品采用这样的手法,并不是因为所谓适合,而仅仅由于马尔克斯是个哥伦比亚人。于是正所谓“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这让人颇感新鲜的魔幻现实主义和马尔克斯自己写作的奇思巧技相辅相成,造就了这本传世著作。

而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从客观的角度看,它的确不能算是一本“好读”的书。无论是它奇思构想的充满了时间循环的结构,还是就如那句玩笑话说的“人名难记”,都体现出了它对读者的不友好。这样的书读起来按常理应该是令人昏昏欲睡,而且非得逼着自己才能像挤牙膏似的把它读完。

但我却沉醉其中。

百年孤独,百年孤独,在这持续百年的孤独中,我却震惊地感受到了浪漫。之所以用“震惊”来形容我对自己能够感受到这份浪漫的态度,是因为我自己都的的确确没有办法清晰言明这份浪漫的出处。这本该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一出令人感叹命运无奈的悲剧。这是一个涉及布恩迪亚家族整整七代人的故事,其人物形象不可谓不丰满,情节不可谓不繁复,但是无论其中的角色如何才华横溢、吃苦耐劳、勇敢坚强,无论他们如何想尽办法同命运抗争,最终都会落得无人理解、孤独终死的下场。我该如何解释这个故事的漫长呢?这个故事横跨了百年,出现了许许多多各形各色的人物,每个人物又有着不同的故事经历,也不乏互相的纵横交错,于是我甚至都无法写出一份像样的故事梗概!但是漫长至此,也没有一个真正能够得到理解的例外,人类最大的悲剧不正是这命运戏剧般的玩笑吗?

我思索了许久如果要概括这一故事该怎么办,如此鸿篇巨制让我最后得出的结论却只是一个简单的短语:亘古不变的孤独镜像,因为在无可逆转的命运前,似乎每一个具体的人、每一件具体的事就并不重要了。有些事情就不是非得要去做到的:我没有办法真正写出一份故事梗概,那么就妥协吧。突然感到,这份轻松的妥协,似乎某种程度上就很贴近那份我读书时感受到的浪漫。书中的每个人物似乎都经历过那么一个阶段,绞尽脑汁用自己的方式去抵御孤独的侵袭:有人不停地织裹尸布,有人不停地翻译预言羊皮书……但最终,每个人都发现,孤独不会消逝,孤独伴其终生,于是就妥协吧,于是就平静吧。马尔克斯描写死亡也是如此平静,就好像只是一枚小石子被扔进了川流不息的河流,就跟人物面对死亡时一样平静,就跟他描写风景时一样平静。所以即便是读到角色的逝去,我也会感到一种平静的浪漫吧。这种浪漫像是什么呢?就像是我以为的年老后,在庭院里望着老伴在和煦的阳光下午睡的那份安详;就像是我以为的经历颇丰后面对往事的那份恬淡。

于是对我来说,甚至其中的深邃思想都不是那么重要了,还有什么比自己读书时的感受更真实、更打动自己呢?

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想法、抒发的感情,过去不曾、将来也不会重复,因为命中注定不会再有一个跟我完全相同的人在20岁读《百年孤独》时,冒出这些奇怪可爱的想法了。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四

很难回忆起我10岁时是如何看完它的,也许只是没有事情做而已。

当我第二次拿起它,我几乎已经忘记曾看过这本书。

但是我仍然记得它给我的感觉。沉甸甸的,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更多的是一种悲凉。相比之下,书名倒显得普普通通。

打四星的理由是,我并不想“力荐”谁来看这本书。对于今天的我们,它的力量有点被宣传过头了。对文学史有所影响,不代表对今天的人们有那么大的冲击,我也不觉得它能给予出什么力量。

我感到无助的时候总是爱看像思嘉那样的姑娘的故事,而不是这本。

小狐狸说,你知道,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会喜欢去看夕阳。

但是,你会向别人推荐,看这样一本令人状态低落的书吗?

它是很好,很奇妙,没错。

但是我看了很多很多回夕阳了。我想趁我还活着的时候,多看几次日出。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五

在拉美文学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流派:智利诗人聂鲁达对人性的思考,委内瑞拉文学家卡斯帕斯对自然和谐美德赞叹,都曾深深地感染过人们。而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则以其对现实世界魔幻般的思索和诉说,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而作者也因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刚刚开始阅读《百年孤独》时,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有两处奇怪的地方,其一是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复出现和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会因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绵亘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卡迪奥就是叫做奥雷良诺,而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联系到作者的创作年代和生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这象征了什么。

拉丁美洲,这片广袤的土地,蕴含着无穷的神秘,创造过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拉美的近代史却充满了耻辱与压迫,血腥和悲剧。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这片神秘的土地经历了百年的风云变幻。在作者进行创作的七十年代,几乎整个拉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作者凭借其深刻的政治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拉丁美洲百余年的历史,并不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只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怪圈。这也就是为什么书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情总是在不断重复的原因。

作者在《百年孤独》中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文明的出现,繁衍与生存,爱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名叫马贡多的乡村中。把布恩迪亚家的每个成员都深深的牵扯了进去。在故事的结尾时。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阅读了记载这个百年世家的命运的羊皮卷后说:“这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经看到过,也早已知道!”作者正是借这个总结性的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的历史是重复的,拉美的发展和历史进程都停滞不前。

老布恩迪亚,即家族的创始人,和他的妻子乌苏拉,带领他们的亲眷和朋友历尽艰辛来到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那个时候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尚未命名,而这片新天地的主人,也从未想过要确立统治者来管理这里,他们过的是一种类似于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也体验到了收获的欢乐,他们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文明并为他取了名字:马贡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布恩迪亚渐渐的丧失了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勇气。不只是由于自己预感到了什么还是只是单纯的无意义行为,老布恩迪亚开始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起了金属金鱼,但是他每做到二十条就熔掉他们重做。这象征着他所开创的马贡多,乃至整个拉美的近代史,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循环的怪圈中。

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是家族的第二代,可是这两个人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阿卡迪奥幼年时即与马戏团出海,十余年不归;而奥雷良诺则走上了军人的道路,并掀起了几乎影响全国的内战。而内战的起因则是由于政府将强行管理马贡多这个“世外桃源”。这象征着在文明的初创后,即开始了对压迫的反抗。奥雷良诺,即书中的布恩迪亚上校,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人,他带领部下经过无数次战斗,终于使政府坐在了谈判桌的对面。可是他所争取的和平很快即葬送在下一代手中。当他发现这一切时已经锤垂老矣。他打算再次战斗来捍卫人们的自由却发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终于他也陷入了循环烧制金鱼的怪圈中。

家族一代代的承传着。美一代的成员都经历了历史长河中波涛汹涌的时刻,又渐渐的老去,第三代的阿卡迪奥曾见证了垄断资本的兴起和剥削的凶残。而之后的奥雷良诺则见证了自给自足的农业在这片处女地上最后而短暂的繁荣。原始的繁荣很快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侵入和自给自足的消亡。当家族的男子死去时,这个百年世家很快陷入了衰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在羊皮书卷中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是永远也走不出的循环,才恍然大悟。而这个百年世家也终于在这个世界中完全消失并再也不会出现。

家族中的另一个贯穿始终的人即是乌苏拉,她从未看过羊皮书卷,却远比所有人都先知先觉。早在羊皮书破译之前,她就曾经在内心中对自己说“这些事情在他们发生之前我就曾经见过,也早就知道”。这个智慧的人象征了什么?是普通的人有着永恒的智慧,抑或是历史循环的真谛?只有作者知道。

《百年孤独》是一部有趣的作品,她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故事的发展更是令人费解。担当你读完他,掩卷长思,你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重复。对拉美的孤独百年的思考。并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我想,这也是这部作品如此引人入胜的原因吧!

相关文章

名著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五篇2023-06-17 13:15:03

开学第一课主题观后感400字参考五篇2023-06-18 12:40:00

论自由读书心得个人书评五篇2023-06-12 09:17:13

孙子兵法读后感之“令之以文,齐之以武”2023-06-13 19:50:54

彩色的翅膀读后感600字2023-06-18 06:34:39

格林童话读后感600字五篇2023-06-13 04:56:19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大学读后感600字五篇2023-06-07 21:52:27

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范文2023-06-18 23:31:08

海底两万里最新读后感800字【五篇】2023-06-10 08: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