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乡土中国》读后感4000字优秀范文

时间:2023-06-19 00:57:46 文/阿林 读书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乡土中国》读后感4000字

  当我真正拜读完整本书的时候,我也明白了什么才叫大家。大家是什么?费孝通先生给了我答案,大家就是用平铺直叙的简单直白的语言来讲述高深专业的专业知识,令读者读后感觉这就是我们的社会日常,我们每天都会去做,去发生的事情。讲学术很多人都会做的很好,但是把学术讲到如此生动,费先生做到了。

  我特别喜欢严复先生在《群学肄言》里面对社会学的定义:“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于正德、利用、厚生三者之业有一合焉,将以明治乱盛衰之由。”如果说严复先生是把社会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那么费孝通先生就是把社会学用来研究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端与立足——中国农村的第一人。在中国传统的“士农工商”社会阶级之中,农民的地位一直很高,可以说因为农民的存在,才使得中华民族可以延续五千年之久。但是,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外来帝国主义的入侵,商人的地位逐步提升,农民也逐渐成为了“落后愚昧”的代言词。社会阶层永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生产力的进步永远是社会阶层变化的重要推力。从原始时期的“母系社会”到封建时期的“男权至上”,这都是由于当时不同的生产分工要求所决定的。没有对错,只是为了生存。而近代以来的社会阶层的变迁也验证了这一点,为了救亡图存就必须增强国力,为了增强国力就务必提升生产力与生产效率,为了生产力与生产效率的提升,就必须促进社会阶层的变化发展。

  但是,现在的成功永远不代表可以否定过去的努力。费先生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农村人在马路中间行走,被背后的汽车疯狂鸣笛,农村人慌乱的不知所措,还要被司机所鄙视。诚然这是民国时期的场景,但是现在却依然适用。我们可以因为农民不知道什么是共享经济,什么是比特币而笑话他,他们同样可以笑话我们不知道节气的重要,甚至可以笑话我们五谷不分。我一直认为在不同领域生活的人的所需的生活技能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没有资格去笑话别人,尤其是笑话延续几千年,到如今依然养活全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基础——中国乡村。

  如今,《乡土中国》一书已经出版了几十年有余,在这几十年之中乡村社会也有了天壤地别的差距与变化,当然这不代表着《乡土中国》已然落后于时代,反之,它的思想依然受用至今。

  费先生在全书的开篇便说,“中国社会从基层上去看是乡土性的”。他用了十四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去描绘了一个充满乡土本色的乡土中国。也正是这群带着“土气”的人群,孕育了有着五千年悠悠历史的中华民族。“土”当然不是一个贬义词,直至今日,我们一旦背井离乡,可能长辈还会在你的背包之上装上一捧故乡之土。但是这样的情景愈发的少见,科技的进步拉近了城市间的空间距离,也冲淡了“土”背后所凝系的情感。可是在过去,这种背井离乡对于这群“生于斯,死于斯”的群体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他们只需要几亩薄田,一湾清水这十分简单点物质条件,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幸福过完一生,不会迁徙,聚村而居,看天吃饭,与动物为友。他们熟悉身边的一切,也有自己的生活准则,约束他们的法律成分其实很少,更多的就是一种深深印在脑海之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他们会热情的与身边人聊天,他们会不惜余力的帮助自己的邻居,他们更会信守承诺,一诺千金。这些土气,可以说“土”得可爱,“土”得令人向往。虽前路未知,却勿忘心安。

  五千年的文明史,流传下来很多的传统,这些传统无论好坏,其实都是社会共同经验的一种凝结。这种经验在农村社会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绵延至今,靠的不是文字的作用,更多所以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传。文字与语言的存在一直都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只不过是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工具的重要性与方便性被无限扩大,人们已经脱离不了。从建国以来,国家一直在大力发展教育,在21世纪初期,终于将文盲全部消灭,文字也在农村社会彻底的普遍起来。现在的我们可能无法想象没有文字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如何交流?如何传递信息?如何延续传统?但是在过去中国的乡土社会,也就是一个“面对面社群”之中,文字的重要性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那么不可或缺。费先生所说,不同环境需要的知识领域是大大不同的,乡民只要知道何时应该播种,什么时候应该施肥┄┄就可以活得被人尊敬,只要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规律,似乎一切都是多余的。如果这样状态一直维系下去,那么就会出现光有语言,而无文字的局面。费先生说,文字是从庙堂产生。而我认为文字也必将服务于大众。虽然我们国家为了推行文字下乡而遭遇了很多困难与阻碍,不是说乡村的人们不爱认字,只是觉得文字没有多么重要。但是,现在的情况大有不同,无论是为了提升劳作效率还是为了走出乡村,文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农村的人们也愈发地重视和学习文字。

  费先生认为“差序格局”是农村社会中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其实与现代的国家观念有所背离。孔子说,“克己复礼”,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之中“私”的观念根深蒂固。这种“私”的观念无关乎道德,只是因为在自食其力的乡村,对于他人并没有那么多的依靠。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很少有人有着集体的概念,更不用说法律的观念了。在乡村之中道德的教化、维系秩序的功能性与有效性要远远大于法律发挥的作用。而从1840年开始,这种格局就因为外国人的船舰利炮受到了极大地冲击,中国的社会格局更多地向西方世界学习,也逐渐呈现出“团体格局”的样貌。这在孔子等中国传统儒家学者眼中看来,近乎于“礼崩乐坏”,但这却是走向现代化,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从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农业国家转型的必须经历的阵痛。

  在我们国人的眼中,“家”的重要性无可替代,我们可能会为回家吃一顿团圆饭而不惜奔波千里。就像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中,家的位置永远是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几千年乡村社会为我们留存的传统。我们永远把家当成自己在外漂泊之时那牢固的避风港。费先生说这个港湾可大可小,可以仅仅是一家三口,也可以是四世同堂。费先生说,家族规模的大小永远取决于事业的大小与规模。我一直很佩服费先生的一点是,他总是用寥寥几语就把我们五千年农村发展所形成的传统而总结与概括,这些风俗与传统一直影响我们,就算身处都市,远离乡村,我们也一直把家庭放在自己心中最重要的地位。而家族所承担的功能也远远不止于生育功能,中国的家庭相比于西方的家庭而言延续性更强,功能性更多,凝聚力也更强。

  家族在中国农村所扮演的作用更加像一个封闭的小王国,家族的长辈,尤其是嫡系的父系长辈,他们可以决定家族的走向,解决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纠纷。把这种模式扩展到全村的范围之内,也会有这样的长辈扮演者这样的角色,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更多,范围更大,这就是费先生口中的长老统治。也正是这种长老统治,决定了中国社会之中人治的地位可能比法治的地位更加重要。现今社会之中,民众也希望法律的判决背后需要体现出人情,而不是冰冷的毫无感情的判决书。这种人治的背后体现的不是“无法无天”,“毫无章法”,而是隐藏在背后的“礼”。也因为“礼”的存在,让老子口中的“无为而治”有着存在的可能。“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在安土重迁的乡村社会,更多存在的场景就是“生于斯,死于斯”。“礼”就可以一代代的口口相传,刻印在血肉里面,它维系的力量更多依靠的是社会舆论。他让每个人自己的心里面都有一杆关于道德,关于“礼”的秤。这个秤是每一个乡民都主动去遵守的,不是被动依靠暴力机器强制性维护的。因为这个秤的存在可以让村民的生活有序安稳的进行下去,但是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之中,这杆秤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评价掌权一方的父母官时,所采用的评价标准不是经济发展水平,而是对这一方水土乡民的教化是否有功。而教化什么?其实就是让每一个乡民都知道什么叫“礼”,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它和现代的司法体系的目-+021`0接近,但是手段却大有不同。这也导致了当现代司法体系初入乡村社会之中,对于原有的礼的体系造成的巨大冲击与影响。

  而“礼”的存在一直是维系着社会的稳定,而生育的存在则延续着这一种稳定。在中国传统的乡村之中,血缘关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个人的血缘关系既不可以由自己决定,但是却会影响一生。在中国传统乡村,一个缺少变动结构稳定的社会之中,血缘关系甚至会影响一个人在村落之中的地位高低。一个村落之所以能、被认为是一个整体,就是因为血缘结合。在这种亲密的血缘社会之中可能很少争斗,也可能关系和睦,但是也其实会是发展的阻碍。费先生在书中提出,“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之中商业是不可能存在的”。而现代社会与过去不同的一点就是它是由血缘结合向地缘结合的社会性质的一种转变,对于传统的中国乡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我们的感受之中,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相比总是少了几分匆忙,多了几分宁静自由,更加具备“慢节奏”。这种节奏其实就是乡村的特点,静止。费先生口中的静止不是真正的静止,而是相对而言的静止。与现代社会相比,乡村社会的社会结构近乎于一成不变。它受到“时势权力”的影响微乎其微。而纵观每一次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由乡村为主动力的次数屈指可数。因为传统乡村的社会结构已经足够可以满足村民们安居乐业,在一个长老权力下的乡村社会,又何须变革呢?

  人是有欲望的动物,他的进化,他的任何一举一动都是一种手段,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而进行的。也正是为了更加轻易地满足这个目的,人类也在不断优化着手段,并把这一种手段一代代的传承下去。这种就形成了乡村的祖祖辈辈所用来依靠的经验。他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做背后有什么科学道理,有什么自然规律,但是却依然可以绵延五千年,可能这就是智慧,独属于中国农民的智慧。

  可以说,我们如今的一举一动,大部分的风俗习惯,甚至是一些思维方式都离不开乡村。因为农业文明,中华民族才能在历史的大变革之中,虽历经坎坷,但屹立不倒。诚然,现在的乡村的各方面条件可能会远远比不上现代化的城市,但是这是因为建国以来,农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帮助我们国家走向工业化,走向富强的道路,可是如今他们的生活却依然艰辛,年复一年的辛勤劳动却只可以换来微不足道的报酬。“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我们国家为了农村的社会发展,农民的富强在一直作出着巨大的努力,乡村振兴战略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开展,农民的生活也在逐步的改善,我相信在不久之后,一个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一定会在我们周围散发出振兴的力量,也一定会让费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虽历经五千年沧桑洗礼,依然绵绵不绝!

  《乡土中国》读后感4000字

  很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有人对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这么评论:“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忘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读后确有万条万缕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感。”是这段颇高的评价使我萌生了对《乡土中国》的兴趣,果然,读毕,感触良多。

  它包括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地缘与血缘、名师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方面展开叙述,生动地描绘出乡土中国的基本概况。

  《乡土中国》开篇第一句“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正如费老先生所说的,中国的基层社会的确具有浓浓的乡土味。这里的“乡土味”并不是都市人眼中给乡下人冠上“没认识多少字、听到汽车喇叭鸣不知道往左还是往右的”的愚昧,而且经过实践证明,乡下人的学习能力并不比都市人差,只是对于知识和城市生活规律的需要没有都市人强烈。我们都知道,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建立在能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中国社会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制约了中国人民尤其是基层人民思维方式、思想文化的发展。再加上乡土社会是一个社会变迁速度十分缓慢的社会,人民已经习惯了乡土社会里安稳的生活,以致于不能适应其他快速变迁型的社会,这个才是“乡土社会”之所以“乡土”的原因。

  费老认为“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语言和文字都是表情达意的一种工具,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工具,在乡土社会里,人们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和交流方式,有时候大可以不必使用文字,表情、动作、声音都是人们独特的交流方式。除非乡土社会的本质改变,要不然,文字下乡进程将会相当缓慢。

  在社会结构上,《乡土中国》深入浅出地把社会分为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和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团体格局指的是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这个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而差序格局则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费老还作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越推越薄,而所谓伦,也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多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当代中国社会又何尝不是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在办事的时候,人们总是先找关系。正是这种社会关系的性质导致了许多“走后门”的现象,在官场上也导致了很多的贪腐的现象。这一个比喻浅显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问题上,让我感触至深。

  当代社会所强调的德治依旧是源于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维系着私人的道德”需要靠个人的内在克制来遵守,于是很多应该遵守的规则便成了“礼”,“礼是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当代社会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但是“礼治”依然存在。在农村,遇到矛盾的时候都是请一些长者或权威人士来评评理,实在调解不了才选择诉诸于法律手段。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无讼”的社会。

  在一成不变的乡土社会里,保守封闭的特征形成了“无为政治”和“长老统治”的现象。即使是在当代的民主社会,人们依旧不重视自己的权力,敷衍地对待选举活动,对政治大事也不闻不问。只有当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才会寻求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庇护。在乡土社会中,长老的生活经验是最为丰富,因此长老具有权威性,年轻一代对长老只可惟命是从。

  虽然乡土社会的社会变迁速度慢,但是乡土社会毕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旧的社会制度不符合实际情况、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时候, “名实分离”的情况就会出现。“名”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是不可以轻易改变的,所以人们只好依旧采用这个“名”而在实际的操作上采用自己的那一套“实”。这可能也折射出传统中国人们保守封闭的特点。

  写到这里,不禁感叹费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于探索的精神,虽然《乡土中国》的创造时间离现今已经65年,但是这本书里所研究出来的理论依然是经久不衰,对于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本质看的如此透彻。我还要把这本著作精读几次,加深自己对乡土社会的理解。  

相关文章

水浒传读后感两百字左右五篇2023-06-07 11:01:50

游西湖的作文范文五篇2023-06-05 10:39:21

世界十大名著大卫科波菲尔读书笔记范文2023-06-05 22:40:3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学生读后感400字2023-06-19 10:49:58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七年级600字五篇精选2023-06-17 19:05:20

最新格林童话读后感感悟范文七篇2023-06-16 12:47:46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大学读后感600字五篇2023-06-07 21:52:27

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范文2023-06-18 23:31:08

海底两万里最新读后感800字【五篇】2023-06-10 08: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