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1
自从去年看完了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后,使我更加的喜欢《三国演义》了。
在这本书中,我喜欢两个人物:一个是曹操,另一个则是诸葛亮。
先说说曹操吧,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不太好,但是我喜欢他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曹操在公元200年的那一场三国中三大战役之一的官渡之战。这一场战役是决定着当时中国的命运。双方一边是袁绍,一边是曹操。曹操当时政治上很有优势,但兵力却远远不及袁绍。曹操却能以寡敌众、以弱胜强。
在这场战役中,曹操为什么能以寡敌众、以弱胜强呢?我认为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曹操他自己会重用人才,对人才十分尊重。不过这其中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对手袁绍自己没有重用自己的部下,使得许多人才不是投奔曹操,就是自己谋反。
那第二个说的就是诸葛亮了。在我们的印象中,诸葛亮永远是足智多谋、聪明的。人们不也常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这些都是用来形容诸葛亮的。诸葛亮从小就熟读兵法,一边种地一边生活,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而且,他读的书也不少。正因为书读多了,有了一定的文化,才在出茅庐后有很显著的功绩。
诸葛亮的事迹不就告诉了我们,一个人,书读多了,文化就自然而然的就进入了你的大脑里去了。而且我们平时应该多多积累一些经验,这样也会对自己有好处。
帮别人办事儿,不一定要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也要有这种精神。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学生曾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那你说应不应该呢?
无论是曹操还是诸葛亮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读完这本《三国演义》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2
暑假中,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主要写的是东汉末年,汉灵帝昏庸无能,董卓在乱世中独榄大权,废了少帝。曹操,刘备,孙坚等人不服,同心协力讨伐董卓。后来,司徒王允巧施离间计,吕布杀了董卓。经“赤壁之战”过后,中国成为了吴,魏,蜀三国鼎立的形式。后来,吴蜀士气衰弱,司马昭夺了魏国大权,司马炎统一了中国。
我曾多次被关羽的武艺、忠义而佩服。他曾经自告奋勇“温酒斩华雄”,他在虎牢关前立了功,他曾向曹操“投降”,却不忘兄长刘备,一听到刘备的下落,就不分昼夜地去寻找。他曾帮曹操斩颜良,诛文丑,他曾与鲁肃约会,单刀赴会巧脱身,他曾在华容道上放了曹操……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关羽攻打曹操的樊城,不料庞德暗中使一箭,右臂中伤,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就是用刀割开皮肉,刮去骨头的箭毒,敷药用针缝好。我看了,不禁一怔,试问,这样的治疗谁坚持得住?可关羽却谈笑自如,还一边与马良下棋。像关羽这种意志坚强的人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也许生活中有像诸葛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人,也有像曹操一样奸诈多疑的人,更有像刘备一样仁慈的人,还有像关羽一样忠义的人……尽管时间飞快流逝,《三国演义》中的壮观场面早已不在,但《三国演义》这本书就像一盏灯,一盏永亮不熄,永存不失的灯,安在我心底,陪我成长。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3
《三国演义》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古代文化,而且让我知道三国中每个人的独特之处,我喜欢看《三国演义》。,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一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个缺点多的不胜枚举的人吧!
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4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东汉末年至西晋统一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故事和人物。
这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演绎出了三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透入、转化,其中,豪杰与奸雄的较量、谋略与武力的斗争……一场场刀光剑影发生在生死悲欢之间,让历史变成一副多彩的画卷。
这是一本极有特色的书。作者在描写战争时,往往不以双方的实力和武力的较量为主,而是注重计谋的描写,将每次战争独特的一面展现出来。
三国中描写人物战争的场面更是令人激动。“刘、关、张三人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火花四溅。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吕布见不能取胜,便照着刘备脸上,虚刺一戟,刘备急闪。吕布冲开一角,飞马便走。”这是描写三英战吕布的一小部分,但却让人身临其境。书中还有许多描写谋略的.故事,比如:草船借鉴、借东风、空城计……
罗贯中爷爷笔下的故事把我拉回了战火连连的战场上,让我感受到了各个人物之间的尔虞我诈,不时还会出现令人感动的兄弟情义。
刘备的仁德,张飞、赵云的勇猛,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义凛然的关羽,而“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的奸诈毒辣更是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经典之作的巨大魅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英雄以逝,但英雄气概永不磨灭。打开《三国演义》,让我们驰骋在三国的战场上吧!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5
《三国演义》一书讲的是战国时期,三国鼎立的局面,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了,他多谋善断,文思如泉,任何难题都难不倒他。
书中介绍了一个十分有创造力的伟大发明——木牛流马,他就是诸葛亮的发明。
书中说到,造木牛之法云:
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曲者为牛头,双者为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着问牛背,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
可见,诸葛亮的聪明可不是一般啊!如果是我,可不值一提,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即使是我,可能连诸葛亮的一半都不到。
但读完这本书,其实诸葛亮这么聪明都是勤奋所致。所以,我也要像诸葛亮那样多加勤奋,做个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6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每当耳畔响起这首《临江仙》,思绪便会穿越千年的时光,去追溯那荡气回肠的三国……
《三国演义》记载了从东汉末年至西晋约110多年的历史。它以陈寿的《三国志》为模板,经过作者罗贯中大胆的艺术创作而完成的,使高深难懂的正史以一种生动、有趣的形象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其次,《三国演义》又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小说,作者独具匠心,以妙笔生花勾勒出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借东风等一系列生动的故事。
《三国演义》又有独到之处。刘备的仁德,张飞、赵云、许诸、典韦的勇猛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而“宁可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曹操被描写的阴险毒辣,但他也有优点遇事审慎、渴贤望才、胆识过人。在如今曹操必定也是个很好的政治家。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只用了几桶油借了曹丞相的几万支箭。一把火便把曹操八十万大军弄回了老家,不禁让人佩服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还有“温酒斩华雄”的关羽。他是一个大英雄,但他我行我素的缺点是致命。在华容道时,本来依诸葛亮之计,曹操被吓得半死、屁滚尿流的逃窜时,正好可以让他束手就擒。但是关羽念旧情,擅自放走了曹操,可谓遗憾。用俗话来说就是“讲义气”。这一段更是被刻画地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真是写活了!读完《三国演义》,掩卷沉思,满脑是斗智斗勇,杀声阵阵的战场,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佩服作者自然流畅的文笔和巧妙的构思。
《三国演义》,是一部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学巨作,仅凭我的三言两语不能细说。但我心中永远的经典——三国演义,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7
在茫茫书海中,我曾把每年拜读过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德《西游记》,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但是最让我记忆犹新,爱不释手的。还是罗贯中的经典著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长篇小说它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主要人物有曹操,刘备,孙权而写。鲜明的描绘了三国争纷时生动的历史画卷。
文中人物描写各各生动形象,不由地像磁铁一样吸引住人的眼球。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刘备的一名军师——诸葛亮。诸葛亮耐卧龙先生,是刘备三顾毛庐才请到的。我之所以洗欢诸葛亮,是因为他无时无刻,军心不在,而且十分聪明,为刘备出谋划策。我还记得诸葛亮最经典的一个计谋是空城计。因为当时大量的军队都去运粮了,只有诸葛亮和几百个士兵守城,而谁知司马懿的军队却突然向远处而来。在这十万火急的情况下,诸葛亮让士兵们换上了百姓的衣服,自己坐在城楼上弹起琴来,当司马懿来时,看见诸葛亮独自一人坐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怕中计便匆匆逃走了。这是,我不经问自己,难道伸出城楼上的诸葛亮就不怕吗?难道诸葛亮这小小的空城计司马以及看不出来吗?不,诸葛亮也怕,他一怕失败,也怕守不住城。可是,只有一种力量在支撑着他,那种力量就是军心。我便不由得被感动了。还有赵云,关羽,张飞,周瑜这些人的心都被军心支撑着,正是这种力量,才让我读到了今天的《三国演义》。
这就是我喜欢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8
提起三国,便会提起诸葛亮,他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这是徐庶对诸葛亮的评价。徐庶已经够厉害了,一个被他称赞的如此伟大的人,自然不可忽视。
“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就是诸葛亮的外貌描写。
且不说他借东风,袭华容,仅在他未出山之前,“北伐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已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诸葛亮极具思想的。他内心一直忠于大汉,“忠贞”一直是诸葛亮这个人物的思想核心。
“忠”与“义”从来就是中国古人儒家伦理观念的重要范畴,作为一个中国儒士,诸葛亮将这一点做的很到位,以致杜甫有诗云:“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他出事之前就为刘备定好了未来进展的鸿图,出山后,一直竭忠尽智,使刘备如鱼得水,蒸蒸日上,刘备舍天下,徇义,坚持伐吴,将要倾覆刚成之大业时,孔明乃是“再三苦谏”,即是刘备将他的谏表掷于地,仍不成丹心。
“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王”,大概诸葛亮心中,让刘禅即位,才是他兴汉的最佳方案,当时诸葛亮听了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讲完了,还叩头流血,也许要他“自立成都之王”是不忠不义之事,严重违背了他的儒家思想和忠君事主的理念。所以他日后做事更加小心谨慎“事必躬亲”,虽然他酿造了悲惨的结局,但这正是古代君子之儒与义士英雄的高风亮节,松柏之操的凝汇。
为了统一中原,他出师伐魏时写了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出师表》,时刻都记挂着先帝,第一句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情深意切,对刘备逝去的惋惜与怀念溢于言表。“
相关文章
关于读一部名著读后感2023-06-06 21:43:03
大林和小林的小学生读后感2023-06-01 22:48:35
小王子读后感400字2023-06-12 07:22:10
再苦也要笑一笑读后感(通用十六篇))2023-06-07 05:16:18
精进的读后感范文2023-06-13 06:55:20
大卫科波菲尔读书感慨2023-06-13 02:22:20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契科夫变色龙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2023-06-19 01:35:43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6-06 00:25:58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6-15 00: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