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1
读完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后,我被他作品中那种独特的美深深吸引住了,所以这些天抽空就把这本《雪国》也看了看。
小说开篇以主人公来到一个白雪飘飘、四野茫茫的静谧雪国为开头,这一点与作者的唯美观是分不开的,川端的作品总是以他独有的那种清清淡淡,含含蓄蓄的情感:或是暗暗的哀伤,或是羞羞涩涩的爱慕,或是淡淡的凄凉,深深地打动着我们,而且这种打动是一点点,一丝丝,静静的,轻轻的,流入我们的心田。看完《雪国》掩卷沉思,慨叹驹子和叶子命运的不幸。他们是雪国里悠悠飘零的雪花,在半空,这般冰艳动人,带着寂寥的哀伤让人怜爱不已。可是雪花永远只能是雪花,他们的身份是艺妓,他们的命运已经定格,纵然努力去摆脱,却也只是徒劳,正如小说里写的:驹子的生命是徒劳的,你只能看着这哀艳美丽的雪花悠悠地飘到你的眼前,于是你忍不住心动,用手去接,然后只能静静地看着她在你手中慢慢地消融,而你却什么也做不了。《雪国》的名字预示了故事主人公凄冷的宿命。纵然故事跌宕起伏,世事变迁,但结局还是最初的那片凄冷的景象。熊熊烈火之中,叶子犹如天际的星星般陨落。故事结束,银河倾泻而下,黑暗毁灭了一切虚无的暖色与希望,霎那间温存与美好沉落在雪国。雪国的冰冷依旧寒彻心底,只是变得像废墟一样,了无生机,凄凄惨惨。
这是一个犹如梦境的故事。岛村在火车上映过玻璃观察叶子,余晖中的叶子让岛村着迷,叶子的出场注定了她人生的悲剧。黄昏之中,本应充满希望的妙龄女子却与暮景一起流逝,她的人生亦是如此。活着的时候让人心存怜惜,死亡的意外又带给了人们无法承受的疼痛,小腿在抽搐,苍白的脸在燃烧这是残忍的结局,它让时间骤然停止,雪国也封存在人们心底。
驹子是故事中唯一的暖色调。嫩绿的群山中,驹子的脖颈淡淡映上一抹衫林的暗绿;白雪皑皑的清晨,镜中的白雪衬托出她红红的脸。还有与岛村相视后羞涩低头时绯红的双颊。这都是让人温暖欣然的。她的出现,调整了故事的节奏。急促的谈话,忙碌的生活,安静的等待,让驹子的形象变得鲜活可爱起来。但她终究与徒劳无法分离。岛村的态度决定了喜悦希望都只是驹子幻想中的假象。她爱他,但是他却没有。驹子,这样一个执着且坚强的女孩。她性格的活泼和快乐只是雪国上空飘过的一阵风,注定不能久留。她不属于这里,就连她的出现都是徒劳。飘渺的不是叶子而是她。她仅仅是个配角。如果说叶子的死去毁灭了岛村心中的幻想,那么驹子的虚无则更让人觉得疼痛。她注定不属于这样悲凉的世界,她脸上的绯红会褪去,灵魂也会在冰冷中被吞噬。
驹子的无力,让我觉得伤感无奈。冰冻大地之上,即使有千万的火种也不能燃烧。驹子的存在就是这样微不足道,在岛村的心里是,在雪国也是。其实,驹子的形象随着叶子的死去而幻灭,她悲恸的喊叫声意味着最后的挣扎,但却依旧无力。她注定不能把那抹绯红留下,雪国的凄冷已成宿命。当凄冷已成宿命,那团火焰的熄灭或许比死寂更让人疼痛吧。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2
有些书就留下这样的气息,引人一再重返,流连不已。
《雪国》、《千羽鹤》、《古都》的合集,以文学成就而言,《古都》最是单纯清浅,恍若以京都四季风物作背景的莫扎特的音乐;《千羽鹤》的编织承转亲密而微妙,近乎不着痕迹,以超然的叙述技巧蜿蜒探入内心的幽深世界;相比之下,《雪国》则与两部作品都极不一样,透过那样秉赋强烈、棱角鲜明的虚构,摊开一帧按捺不住却无以寄托的精神映像。
从火车穿过隧道的那一刻开始,就处处看见两相映照的风景:岛村眼睛里的两个女子,驹子徒劳而认真的生,与叶子悲凄而凛冽的死之间,构成亮色与冷色、浓烈与柔敛、渐悟与顿悟的对照,实与虚、动与静、续与断的反诘,如霞光对雪色,如镜里照现的妖娆红颜与窗上浮映的迷离秋水;并非对比,亦非张爱玲所偏好的"参差的对照",而是一体之两面,是生命在抵达死亡以前所兼具的美丽与虚幻,因为不断的消逝,涌出不竭的眷恋。岛村并不仅仅是叙述的取角,也是风景的一部分:叶子与行男之死别,正照应驹子与岛村之生离;而叶子对于死的决然归赴,像透过一粒沙所洞察的世界,照亮了岛村对于生的惝恍缱绻。
解读这篇小说的虚构动机,让我想起另一部成双设对、处处渗透"参差的对照"的作品《石头记》,贯穿两者的是如此相似的精神底色:是情,是幻?孰真,孰空?是执著于物哀之美,抑或皈依运命的徒劳?当记忆如此纤毫毕见,刻骨铭心,由谁来了悟红尘虚幻,悬崖撒手?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3
雪国这本书是我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看完的,因为我看的这本书是由川端康成的两本书合订的,在我以为才看到一半的时候,故事突然停止了。在没看以前,我去看了书的简介,简介说故事是东京的一位名叫岛村的舞蹈艺术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国的温泉旅馆,与当地一位名叫驹子的艺伎、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发生的感情纠葛。所以我认为书中会出现感天动地的爱情,出现令人心痛的背叛。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岛村对叶子的爱是一直埋在心底的,他甚至只和叶子正式交谈过一次。而驹子却是在雪国一直陪伴他的女人,驹子起初是一个漂亮纯洁女子,一个让岛村不敢亵渎的女人,所以岛村才会二次来找她,然而第二次岛村来的时候,驹子已经沦为艺妓,每日喝的醉醺醺的,不断接单,特别的忙碌,但是却仍然频繁的来看岛村,哪怕只有几分钟。如果说驹子是深深爱着岛村的,那这也真是个可笑的爱情,一个整日陪伴男人喝酒取乐的艺妓深深的爱上了一个已经有妻室的坐食遗产的男子。
作者唯美的文笔下展现出了两个美丽的女子,一个是曾经美丽纯洁然后逐渐堕落的驹子,一个是在驹子沦落后代替她撑起岛村心中美好的叶子。然而无论是驹子的纯洁美丽,还是叶子的清新脱俗,都是岛村所得不到的,一个沦落了,一个消逝了,叶子最终在火灾中身亡。川端康成作为亚洲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在最后却选择煤气自杀。我认为,川端康成能够发现生活中、自然中的美丽,所以他的文笔是那么的唯美,就连“雪国”这个名字,也给人一种一尘不染的感觉,然而他也看到了无论什么样的美,都无法生存,要么沦落,要么毁灭,这是他所接受不了的。
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向往美的,但是也许我们对美不那么敏感,所以它沦落了就沦落了,最多浪费一汪泪水,然后我们更加坚强了,这就是所谓的适应生活吧!我们不能像川端康成一样,在看到美的虚无之后,变得悲观。但是同样不能变得麻木,变成摧残美的帮凶。就算美不能存在于现实,也应该时刻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唯有心中有美,才能发现生活中那处处的美丽。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4
一个人死后,去见上帝了,他说:“为什么我没有一个守护我的天使,你不公平,上帝!”
上帝看着他,慈祥的说:“我的孩子,你生下来的时候我就给你安排了一个天使,他就是你的母亲……”
那人居然歇斯底里的叫道:“不!哪个女人简直是魔鬼!我小时候,她常常因为一点小错误,就把我打上一顿,如果她都是天使,那世界上就没有恶魔了!”
上帝脸色十分平和,说:“就这样而已吗?”“当然不,她总是数落我的一些小错误,我都没信心做人了。”
“那你后来还犯过那些错误吗?”上帝脸色仍然十分平和。“当然不会,否则我早就被骂死了。”“是吗?”上帝温和的说:“她真的是魔鬼吗?”
那人不再说话了,而是自己选择去地狱,甘愿为自己的过失,为自己巨大的过失,收罚。
或许你的母亲对你很凶,但每每在你母亲训斥你的时候,你初了对她的厌烦,有过对自己的自则吗?如果没有,希望你可以有。不要被你处与青春期的叛逆冲昏了头脑,所有的罪犯都是这么来的……。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5
在东京人岛村的眼里,生命本是徒劳。
赶鸟节不过是孩子们徒劳的嬉戏,就像飞蛾在铺席上徒劳地挣扎。驹子写读书笔记和日记也是徒劳,每晚奔走于各式各样的酒席,陪酒、表演更是徒劳,就连她执着的爱情也是美丽的、稍纵即逝的徒劳。一切如病故的行男一样,终将化为乌有。
岛村以旁读者的视角俯视着雪国的一切,不仅从空间上俯视,也从时间上俯视。驹子的“挚爱之情不能像一件绉纱一样,留下实在的痕迹,纵然穿衣用的绉纱在工艺品中算是寿命最短的,但只要保管得当,五十年或更早的绉纱照样穿在身上不褪色。而人的这种依依之情,却没有绉纱寿命长……”
悲读的岛村看到“在驹子身上迸发出的奔放的热情,觉得格外可怜……” 的确,想到鲜活的生命终将万劫不复地毁灭,任谁也会悲叹动容。
但是驹子对待生活,却是完全不同的姿态。她有着一股明知徒劳偏偏为之的倔强。
“连要洗的衣服也叠得整整齐齐的……” “不把日常生活安排得妥妥贴贴,是安不下心来的……” “虽然明知收拾好,还会给弄乱的,但总得去管它,否则放心不下……” 她尽全力追求生命之美,每次见岛村,都要换一件不同的赴宴服。家里的“衣柜虽旧,却是上等直纹桐木造的……” “朱漆的针线盒闪闪发亮,显得十分奢华……” “她从十六岁起就把读过的小说一一做了笔记,因此杂记本已经有十册之多……” 她写日记,“不论什么都不加隐瞒地如实记载下来,连自己读起来都觉得难为情哩。”
驹子对爱情的渴望像芭茅一样苍劲挺拔,不管不顾。“才不呢。我才不干这种可怜巴巴的事。那种给你太太看见也无所谓的信,我才不写呢。那样做多可怜啊!我用不着顾忌谁而撒谎呀!” “我爱怎样就怎样,快死的人啦,还能管得着吗?”
但是这样坚韧的爱情,是岛村的灵魂无法承载的。岛村爱的不是触手可及的、滚烫的生活,相反,他向往的是映在火车玻璃窗上的虚幻美景,是那不曾见过的西洋舞蹈,是谜一样冷漠的叶子。苍劲挺拔的芭茅,他只能远远地当作感伤的花欣赏,一旦近在咫尺,只会让他惊诧。他被生命的无意义困扰着,逐渐消沉,转而追求虚幻的东西,只有那遥远的、神秘的世界才能激起他的兴趣。他沉浸在感伤里,哪怕刚看过初夏的群山……
岛村有一种漫不经心的出世态度,他浮于生活表面,看似逍遥洒脱,何偿不是对生命本能的压抑和扭曲。他一开头就想向驹子求欢,却绕弯子托驹子帮他找艺妓,借口说:“我想清清白白地跟你交个朋友,才不向你求欢呢。”驹子信了他的解释,“声音充满了真挚的感情”,岛村反倒觉得这样轻易地欺骗了她“心里有点内疚”。
驹子不止一次埋怨岛村:“你就是这点不好,你就是这点不好!”什么不好呢?川端康成没有挑明,是说岛村总是把话藏在心里,欲言又止吗?还是他出于虚伪的羞耻对瞎眼的按摩姐撒谎不认识驹子?都是,也都不是。是说他对自己的生命本能撒谎呀!
岛村眼里的徒劳,恰是驹子生命的意义。不错,人终有一死!人生诚然是一场悲剧,那也要演得轰轰烈烈,绚烂美丽。她在偏远的山沟里坚持练习三弦琴,虽是山村的艺妓,却弹得跟东京舞台上的演员一样好。
“她总是以大自然的峡谷作为自己的听众,孤独地练习弹奏。久而久之,她的弹拨自然就有力量。这种孤独驱散了哀愁,蕴含着一种豪放的意志。”
这哪里是弹拨的力量,分明是她旺盛的生命本能在向这世界呐喊咆哮。她虽是女子,但顽强的生命力超过了作为男子的岛村。
两个灵魂迥然不同的人相恋,结局已定。岛村虽然一次次被驹子的爱打动,却无法像驹子一样专心投入感情。
“岛村了解驹子的一切,可是驹子却似乎一点也不了解岛村。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的心田里。当然,岛村也不可能永远这样放荡不羁。岛村觉得这次回去,暂时是不可能再到这个温泉浴场来了。”
两人灵魂的差异,在驹子为岛村表演三弦琴那段显得最突出。召妓时可以露出男人那副无耻相来的岛树,在音乐这展现灵魂的艺术面前,显出了孱弱的一面,几乎无法承受驹子的热情。
“突然间,岛村脸颊起了鸡皮疙瘩,一股冷意直透肺腑。在他那空空如也的脑子里充满了三弦琴的音响。与其说他是全然感到意外,不如说是完全被征服了……他感到自己已经没有力气,只好愉快地投身到驹子那艺术魅力的激流之中,任凭它漂浮、冲激。” “她渐渐地像着了迷了,声音又高亢起来。这弹拨的弦音要飘荡到什么地方去呢?岛村有点惊呆了,给自己壮胆似地曲着双臂,把头枕在上面躺了下来……”
驹子的美不在相貌,而在灵魂。因为再没有比被压抑的人性更丑的了。
川端康成后来回忆:“[我]深深切入到小说人物驹子的内部,对岛村则浅浅地点到即止,从这个角度看,说我是岛村还不如说我是驹子……特别是驹子的感情,实际上就是我的感情,我想,我只是想通过她向读者倾诉而已。”
作为驹子的川端康成究竟怎么看岛村代表的现代人呢,让我们借驹子的话来结尾吧:“东京人尽爱撒谎,讨厌!”“东京人真复杂,实在难捉摸啊。周围吵吵闹闹的,心不在焉吧?什么都心不在焉了。有朝一日连对生命也心不在焉了……”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6
读了川端康成的《雪国》,约莫读了一半。诚如译者在序言中所说,《雪国》如同驹子一般,有着惊艳的美。
不知不觉中折服于川端康成的笔触与动人。他自己就心中充满悲寂,从小就心中哀伤,构筑了由精神衰弱与眼泪组成的心灵。很明了,是一种颓废的美。
写的很多东西是独有的日本风味。譬如腰带。我见过日本人的腰带,很宽,很耐看,绣了许多东西,反映出主人的思想境界。日本的一套套大多是从中国学去的,然而也许是中国人太包容了,失掉了一些特色的东西。川端康成在《雪国》《古都》中写了很多。中国就没有一件能好好描摹的衣服。
川端康成对于感觉的意识臻于至善。感觉在意识流中波动,同过笔来写,无外乎是景色、动作、面庞的细腻描写。他的想象很怪异,“笔挺的小鼻子虽然单薄一些,但下面纤巧而抿紧的双唇,如同水蛭美丽的轮环,伸缩自如,柔滑细腻。……但白里透红的……”总之,他给你的就像一束意识流。
“不知为什么,岛村还想大声再说一遍‘徒劳而已‘,忽然之间,身心一片沉静,仿佛听得见寂寂雪声。”象这一句,抓住瞬间流动过的意识流,让人物生发出人生如梦的慨叹。川端康成将整个的故事嵌在幽暗淡色的环境中,主要写一眼之所及,颜色配上冷暖,写人物所思,写道德与欲望的冲突。如“姑娘映在雪色上的头发,也随之黑中带紫,鲜明透亮。”简单的颜色描摹,勾勒出了一丝邪恶与不纯洁。虽然没有写“寒”与“冷”,但字字透着寒气。
这第一篇,主要写了川端康成的手笔,即其描绘瞬间感受的笔上功夫。这些与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7
第一次拿到《雪国》这本书大概是在一年前吧,写过了全书的书评并且对全书剧情有了初步的了解。当然,最让我不解的也是小说中的那种似有似无的如同飘雪般既美丽又不太真实的幻——一种感觉,只能用一个字来代表它——类似于虚幻,幻觉的感觉,却又不同于虚幻,幻觉的实际意义,当然我认为illusion这个单词从某种意义上与其有相同的感觉。开学时同学们说因为看不太懂这本书而没有选择用它写书评,而我恰好是因为看不太懂这本书中各种幻的叠加而选择阅读它。那种让人难以理解的幻刚好是其最大魅力点所在,也将书中人物最好地呈现了出来。
首先,主角男子岛村,是一位将虚无与真实融为一体的人。他本身作为一位虚无主义者,却又追求真实,在这同时却又情不自禁地被各种虚无所吸引。他认为一切都是虚无的,包括生命,都是无意义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一种极其消极的体现,但是辩证地去理解分析,又何不是一种境界上的完美。资料表明,他也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知识分子阶层的消极的人生态度的一种象征。生活中大部分人其实都有这种假象中的美好的经历,而他们大多又享受于其,尽管他们知道这种美好不能持续下去,或者说只是一种假象。想象一下当一个人在午夜之时站在雪山悬崖处,向下俯视可以看到一座安静祥和,灯火并非十分通明的欧式小镇,抬头则是震撼人心华美炫烂缓缓闪烁着迷离光影的北极光,身后是落满了白色雪花的植被,耳机里是迷幻而又充满了意境的纯音乐。在这样一种白色童话般的意境中,任何一个人都愿意让时间停下,进入这个仙境并且永远留在其中。而他们却了解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生活在现实中,尽管流连忘返,也只能在观赏美景后离开他们所想象出的意境。这与岛村有一点点相似,唯一差别在人们倾向于回到现实尽管他们十分留念那种意境,而岛村似乎倾向于留在意境中尽管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驹子是位真实的人,她既是纯洁的,也是风尘的,她的孤独也直接从行文中体现出来。她是位艺伎,这种为了生存而做的职业,恰恰也映衬了她的真实,而此时她已经丧失了她纯粹的美。在变得越来越真实的同时,那种幻觉的美也在渐渐消逝。驹子也在追求这种幻美,无论是她在尝试追求岛村这种没有可能成功的事情,还是与叶子之间那种不可分割的感觉连接,都可以体现出来。
“驹子和叶子不应该以时间为节点割裂地看,她们本身就是一体的,叶子自始至终作为驹子精神的内核,或者说驹子的心而存在,叶子是她纯粹美的自留地。叶子的行为反映了驹子心里的真实想法,叶子做的事是驹子真心想做的事,叶子说的话是驹子真心想说的话,叶子为行男守墓是驹子真心想为行男守墓,叶子求岛村带她去北京,是驹子想要把她的真心带去北京。甚至叶子与驹子之间的嫉妒,也是驹子自己心里的纠结与矛盾。”
那么叶子这个形象,是虚无的,是完美的,因此是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的,因此最后她也离开了这个现实世界。她与岛村幻想中的完美是完全重合的,从出场的迷离,到退场的奇幻(意思是她离世的原因过于蹊跷,一看就是虚构的),她整个人都是虚无的。她并没有什么存在感,在整个小说中可以算是陪衬作用,又或者说,是个隐藏线索。我认为将叶子道如一个人其实不太准确,现实中的她,倒不如说是一条完美的灵魂。
因此也不难推测出来,驹子和叶子更像是共处于两个互相平行的时空中的同一灵魂。雪国的一切,终究也只是岛村的梦境。小说在一种凄美的梦境中渐渐地消散,悄悄地结束。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8
我之前想着《雪国》也许很长,也许像那本字母密密麻麻的“The Hunger Games”,也许像我仍然没有勇气翻开的《百年孤独》,可是它只是一百二十一页的中篇,也许只能算作短篇,显得小而且可怜。
它的名头我都忘却了,漂亮的封皮在两周前扔进了纸篓。我知道川端康成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只是人都崇洋媚外,日本作家的名字好像很难从大脑皮层剔除。
我看到很多人讲它如何浅薄、如何无味、如何零碎得像一篇读书笔记。午后或者夜晚,我总是忍不住一点一点地读翻译过来仍然带着一种温柔的气息的字,想着川端在写这样的句子的时候,会否露出柔软的笑。
这一年几乎都在念小说,美国人写的永远最好看,读下来好像吃了一大盘加了好多洋葱炒的小龙虾,又辣又在手指尖上盘旋很久。比起来,日本人写的东西总是淡,即使是那个在我的书柜里占了一大块的东野圭吾,讲死人的时候也像白开水一样,寡淡而透明。可是他们永远最柔软,也最能在一个人的时候打到心底去。
川端康成是个很典型的日本作家,我想。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习惯了在零碎的思绪里感知某些与我的想法相通的东西。我觉得很好啊,像读塞尔努达的诗一样。
《雪国》是我至今念过的最美的小说。啊,也许红楼梦也是吧,可是它好长,我没有勇气看完。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9
雪国这本书并不像那些名著一样那么厚,溥溥的一沓纸里散发着芬芳的书香,连着几个晚上,我都像品味一壶珍茶一样式,几张几张的细看。困了要小心易易的把书放好,然后带着浓浓的疲惫入睡。尽管如此,我却感到了困惑,那就感觉就像一个看不懂线谱和乐理的人听到一首好曲子时一样,有心灵的陶醉,也有悦耳的感受,却不知道好到底好在哪里。《雪国》就是首这样的乐曲。虽然我不知道它好在哪里,但我依然愿意贯注我的全心去倾听。
书的内容讲的是一个遥远的岛国小镇,那里有温泉,产丝织品,终年积雪,每年都会有像岛村一样莫名前来的游客。作者通过岛村在火车上一对打扮得很像夫妻然而又给人很怪感觉的人的描写,引出许多其它的话题,如雪国小站的景物,岛村对驹子的想念等等。继而过渡到描写岛村与驹子的情感纠纷。其中写驹子的笔墨是最多的。驹子是一个出身贫寒、举目无亲而沦为歌妓的女子。本来定有未婚夫,但未婚夫患上绝症——几乎是剥夺了她婚姻的权利。只有委身为歌妓。在旅馆与饭局之间应酬。而她与别的歌妓却是不同的,她向往自由的生活,希望自己与岛村的爱情能够修成正果。为此,她小心而细腻的呵护着,呵护着自己也呵护着这份感情。而岛村是个有家有室的游人,只是每年定期来这里渡假的过客而已,他只是想维持现状。而绝非像驹子一样对自己的所爱进行大胆而热烈的追求。
其实驹子也知道事情理性的发展状态会是怎么样,但她抛开了一切世俗观,温柔的陪着自己的情人散步,更是在未婚夫死亡的时候跑去车站送岛村。我欣赏这样的性格和这种对爱情的追求与执着,但似乎这一些都被冻结在了这个偏远的雪国里,怎么样也无法触及。相比起来,叶子的性格具有一种纯粹的善良,她照顾着驹子的未婚夫,关心驹子的生活。我看到这些地方的时候,不禁也和作者一样的疑问:这个弱弱的姑娘,她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呢?难道就没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吗?
雪国的风景是美的。同样美丽的驹子和叶子却像生来就束缚在了男人身上一样。当自己并不爱着的男人病得不行了的时候为其卖身治病,在自己心爱的男人面前处处约束自己的言行,渴望甚至是乞求她们内心所贫贬的爱抚。我想,这样的情感,这样的故事,也许就像雪国的夕阳,会很快的消失在远山的尽头罢!而做为见证整个事情发展的岛村,只是像一个过路人偶遇了这一切。见证了一个完整故事的开始与结束。我很怀疑岛村是否就是作者本人经历的写照。曾在某个遥远的地方,有个曾经深爱的女子,当自己慢慢变老时,记忆变得日渐清晰,于是面对记忆,写下了这篇文章,当作悼念。
我承认,我看了这么多遍,依旧没有看懂《雪国》,至少是没有完全懂,这与我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少是相关系的,日本人生活在繁索的礼节和对理想的孜孜不倦里,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日本社会那么井然有序的一个原因,更也是它们发展的一种民族动力。作者川端康成截取许多往事中的这样一个雪国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那片神圣领地时,似乎透露了某种积极上进的光芒,遗憾的是我看不清楚这神圣所发出来的光芒,只是朦胧的在眼前有几个穿着和服的女子,踏着木鞋,带着微笑走过。这种距离是最遥远的。
本来这篇读后感想写名为《唯美的雪国》但叶子的死让我耿耿于怀。太荒。唐和突然的结局像这荒。唐的爱情突然的消逝一样,令人难以释怀。叶子被火烧死了,确实点的说她是为了救别人而耽误了自己的生命。驹子疯了,她所有的情感、伤怀也许在倾刻间全部迸发,让头脑正常工作的系统一下崩溃了。安排这样的一个结局不能说作者破坏了这种唯美的气氛,相反,这样的结果让一些痛苦的生灵得到了精神的安息。
世间上本来就少有完美的事情,缺少的东西总是能衬托出这种完美的稀有性。让人懂得去怀念和追求。我想这雪国是最后的雪国,它也许会永远的消失在岛村的生活里,但这雪国同样是永远的雪国,因为它给别人留下的深刻的记忆是无法抹去的。
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雪国的人们会是怎样的生活呢?没有人能够回答。但是我知道过去了的雪国——它像一幅画卷,呈现在我的脑海里,隔着远远的距离。
看完雪国,马上想到的是著名作家铁凝成名作:《哦,香雪》,这也是一部给人以美美感受的作品,但它的这种美与《雪国》中的美是不同的。它更贴近人心,更能让人感受到真意。而雪国的美却是那样的冷艳,似乎与我们相隔了太长的时间,我们只能远远的观看,带点陌生的距离感。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10
这是一本就时间来说很早的一个作品,我查了百度后知道这是作者第一部中篇小说。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雪国,第二部——湖。
雪国故事很简单,如果我来总结的话,就是已有家事妻儿的主人公岛村,为了一名艺伎往返雪国(一个积雪很厚的小村)三次的故事。虽说是故事,但小说里面叙事篇幅不多,一般都是以对话的形式来表叙的。所以有时我读着读着有点分不清哪句话是谁说的,于是我会再看一次对话才能分清。雪国除了叙事和对话不得不提一下景色与环境的描写,我想这应该也是它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最重要的原因吧。景物描写很唯美,也很形像。美景与人心虽不会有太强的对比,但是总让人觉和人心的不纯净给这个雪国增添了无法忽视的杂质。虽说人物也没有什么恶意,虽说在那个年代找艺伎也是很平常的事,但总觉得雪是那么的白不希望任何脏东西污染它。写到这里我都觉得自己有点矫情了。本书写的很美,用的词总能把事物表达的那么漂亮。也许是工作多年的原故,心绪都变得急燥了,我自认为自己没有完全欣赏到这本小说的美。看来,销售方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学生或刚毕业的大学生是正确的。因为他们的思想应该是稍稍平静的。如果你是一个急脾气的人,那我还真不建议你看这本书。
湖,怎么说呢!主人公好似不是一个正常的人,怎么形容呢?什么又是所谓正常的人呢?我也无法划出个框框来具体分别。他给我的印象是总是很喜欢跟踪一些漂亮、年轻的女性。但又没有犯什么具体的错误。最后还把萤火虫送给了那个漂亮的少女,因为她想拿去给病中的男朋友看。故事圈子很小,这个少女是一个她曾经跟踪过的一个成熟女性的弟弟好朋友的女朋友。而那个成熟的女性把自己的青春卖给了一个老人。而这个老人又是主人公当老师时跟踪的女学生高中时的学校理事。他在当老师之前也曾与一个艺伎来往。小说中没有细说艺伎的身世,但是我总想把她和雪国联系在一起。湖,是主人公老家的一个湖,也是他的父亲丧生的地方。那是在他小的时候,他听说父亲是被别人谋杀的,所以那时他对自己说长大一定会替父亲报仇。可是长大后这件报仇的事也慢慢的淡化了。对于湖这一部分,我叙述的很乱,也许我读的不够认真,因为我也不知道作者想表达的重点在哪里。但是看的同时感觉还是满真实的,尤其是看到主人公有时的思想是半真实半虚幻的样子。因为我有时回忆也会这样。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幻想。但这只针对我回忆小时候和梦境的时候。刚百度了一下,《湖》是川端晚年的作品。再仔细回忆一下,湖里的话好多都有很深的含意,会不会正像作者写作时的状态一样呢?已看穿了一切。比如“一切都有一瞬间被宽容的感觉”“见证青春消逝”……想不起来了!这样的字眼很多。我想这本小说再看一次一定会温故而知新的。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11
在开往雪国的列车上,岛村听到叶子那悲美的声音,观察到叶子悉心地照拂行男的样子,被映在火车车窗上的叶子,深深吸引了。
岛村此行是为了看望驹子。
驹子是一名艺伎,很洁净,脏衣篓里是叠好的脏衣服。她还会谈三弦琴,家里摆放着二十多本杵家弥七的三弦琴谱,会在雪国的冬天,对着白茫茫的远山,弹奏出清冽的乐曲。
驹子很爱岛村。为了跟岛村见面,驹子每天要换一套新衣服。驹子营业中,偷空就跑到岛村的房间里聊天。驹子岛村提醒驹子,倘若被坏了名声,将不能继续在雪国营生了。驹子不在乎。她说,大不了换个地方,继续营业。
岛村想跟驹子做朋友,灵魂伴侣,不想有身体上的亲密关系。岛村在雪国疗养时,想找艺伎解闷儿,央求驹子帮忙挑选。驹子不情愿地帮忙了。岛村心里想要的是驹子,发乎情止乎礼,把驹子当成了红颜知己。他深深地同情驹子,照顾驹子生意,止于此。
岛村喜欢叶子。他总喜欢向驹子打听叶子的事儿。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落到叶子身上。心神总是被叶子凄美的声音吸引。
行男死后,叶子不知去哪儿,迷茫之际,找到岛村,希望岛村将她带到东京去。岛村拒绝了叶子。甚至认为叶子这一举动简直是疯掉了。岛村怜爱叶子,由同情生出了爱恋,没有升华到责任,止于精神爱恋。
叶子被大火烧死后,像秋天的落叶一样,从二楼坠落的时间里,岛村直勾勾地盯着叶子僵直的身体,浑身痉挛,感到深深的悲痛,悲哀,还有一丝丝侥幸心,希望坠落的不是叶子,是自己看错了。
叶子死后,岛村离开了雪国,并永远不再来了。
驹子和叶子留在了岛村心里。好像小时候看过的风景,凄美的,虚无的,洁净的风景,离开后,成了记忆。每次忆起时,淡淡的凄凉,却不想再见。
岛村回到了妻子身边。岛村爱的是他的细君(妻子的通称)。他一个人在雪国游玩儿的时候,想的是下次可以带妻子一起过来,跟驹子学学三弦琴,聊聊天儿,解解闷儿。岛村在来雪国前,妻子叮嘱他,正是飞蛾产卵的季节,别把衣服挂在衣柜或墙上,会落上飞蛾。岛村每年去一次雪国,给单调的生活加点儿调味料。同时,他希望能带妻子一起去,希望妻子也能快乐。
平淡夫妻间的相濡以沫,没有激情,没想过未来要去向哪儿,俩人都希望给对方一个幸福的当下。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12
她是艺伎,连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颜色,痴情地爱着有妻室儿女、坐食祖产的岛村,她大度,冰雪聪明,尽管她多么渴望自己有一天穿上婚纱,被岛村明媒正娶,但她还是隐忍着说:“下一次,带您太太也来温泉浴池吧!我也是可以欢迎的。”
她是火焰,在雪的覆盖下激烈地窜着火苗,她为报自己的恩人,救治恩人的儿子行男去当艺伎,她读各式各样的外国文学,记了厚厚的日记,努力学习三弦琴,她一直、一直在挣脱现实的生活,当岛村摇头看着她的日记说:“都是徒劳吧。”她只是淡淡地回:“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呢。”
她敢爱、敢舍,却仿佛永远得不到幸福,岛村懦弱、空虚,正是她无法得到幸福的根源,她就像白娘子,痴痴地渴望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却终究让人给负了。
她是天上的银河,是银河中的星星,有岛村难以企及的美丽,她将自己一切最纯粹的东西展现给岛村,她深沉地爱,不求回报,甚至,在岛村偷偷准备离别时,她只呆呆地望着,跳到正在行驶的汽车上,脸贴着冰冷的窗户,喊:“喂!你去哪儿?”
也许,这就是两个人天上地下的感情,就是两个人对待生命,对待生活截然不同的态度。
假如有一天,岛村不再是书中的岛村,驹子不再是当艺伎的驹子。他们的爱情会继续吗?
我想不会,岛村依旧那么索然无味,而驹子,依旧热情似火。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本就是眼中两个不一样的雪国,一个活成的枯树,一个活成了明灯。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13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部中篇小说,主要讲了东京的一位西洋舞蹈评论家岛村来到雪国的温泉旅馆邂逅了驹子,并被她吸引,后来又两次来到雪国与她相会。在他第二次来到雪国时,在电车上又看见了美少女叶子,并心生恋慕。因此,他们三人构成了微妙的情感关系。最后,小说以叶子的意外死亡而告终。
这部小说主要在写岛村与两个女人的情感,但是在我读完后,发现这本小说所要表达的并不仅仅是那种男女间的情感,而是一些别的东西。
整部小说中,然人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虚幻,但是又是那么真实,“虚无”与“徒劳”贯穿了整部小说:岛村对真实的渴望与追求,到最后变为一场空,只得以虚幻来定义现实;艺妓驹子憧憬着自己美好的与未来,她为岛村送行连行男病危了也没有去看,这一切却得不到回报,只是“美丽的徒劳”罢了。这也是一方面的表现出了当时日本社会的状况。
至于叶子,可以说这个人物是“不存在”的,她的出现其实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一种向往,在结尾处的那场火灾,叶子意外的丢掉了生命,如果照常理来说,岛村应该是会像驹子那样悲痛,但是他没有,反而是得到了精神上的顿悟,驹子与叶子的离开,更是让人感受到人生如梦的虚无感。
这部小说大多是对话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自然环境描写不仅仅有那种唯美的体现,又同时为人物的心理或是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做了暗示。就比如说在叶子逝世的那场火灾,作者将其描写成诗一样的画面,就意在叶子的超凡脱俗,在这种意境下,表达出了对真善美的渴望。
如果光这么说,也许还是不够,我们不妨对比一下日本的另一部名著: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它主要是以物写哀情的,而在这部小说中,也有相似的地方。《源氏物语》是写于日本还在封建制度相对和平的时代,而《雪国》则是写于日本在大肆侵略的时代背景下,小说中的思想感情与之结合不难看出作者反对战争,但是,小说中关于战乱只字未提,通过虚实结合来表达,反映了在那个社会日本平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却总遥不可及的徒劳,以及有甚者沉浸在那种虚无的幻想的状态,这也是我喜欢这本小说的原因。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脱离了“正轨”,在虚幻中表达情感,营造出了脱离了现实的境界,反而是对现实的一种最好的批判与诠释。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14
读这部小说完全是源自于我对于浪漫的解读,看到小说的名字就沉迷上了自己定义的浪漫。还有一个原因是源自我的“川端康成”情节,个人非常欣赏川端康成笔下的熏子,伊豆的舞女中的主人翁。川端康成笔下的姑娘总是有一种天真浪漫而所谓“任性”的品质。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这便是川端康成雪国的开始。岛村和驹子的厮混便是这部小说的主题了。驹子的形象在我心里就是一个深陷于爱情的顽强的女人。当然我并不提倡婚外情,我也很鄙视娼这种所谓的职业。但是当我们跳出我们时代以及社会的观点来看待纯粹的爱情的话,爱情就是爱情,我希
在看到很多读后感是关于同情驹子的,其实不然。在我看来,驹子过的并不是如大家所感受的那般,驹子有自己的骄傲有自己的爱情,她爱岛村,所以她选择付出,选择忍受,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15
川端康成的作品总是一种唯美而又充斥着淡淡的哀愁,读来并不觉得压抑,却总是被哀愁所缠绕。
作品讲述的是一位舞蹈研究家岛村几次来到雪国所经历的事,所遇见的人。第一次去雪国,岛村遇到了一个艺伎,作品中,岛村与驹子的交往渐渐地让他们互相感知到了对方,驹子也渐渐对岛村产生了些许的情愫。而驹子终究只是个艺伎,尽管她刻苦学习,读小说,练三弦,但正如岛村所说:“一切都只是徒劳。”
而叶子,在岛村的生命中也只是过客。岛村在前往雪国的列车上见到了照顾着行男的叶子,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吧,当书的最后叶子突然之间死于大火,也让我觉得这个结局有些不可思议,又在情理之中。叶子死后岛村的痛苦是让人感到悲哀的,如果说叶子的死亡使得岛村心中的幻想破灭,那么,她的死也让驹子的爱显得更加徒劳,无力,让人感到悲哀。
在那个终年积雪的地方,发生这样的事,着实让人感到心凉,本以为书中描绘的是凄婉唯美的爱情故事,但读完之后则感到人性的无奈脆弱,与无限的哀愁。
雪国的景是美丽的,而如同这景一般美丽的两个女人却有着那样可悲的结局。在夕阳的余晖下,她们内心的火种也渐渐熄灭,岛村则像是过路人,仿佛参与其中,又好像仅仅路过。
《雪国》的语言并没有多么充满感染力,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没有太多夸张的描写,仅仅是看似平淡的话语却能将人带入那个境界中。那充满穿透力的笔触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那种淡淡的哀愁便一点一点在心中蔓延开来,川端康成的作品的魅力就在于此吧。
其实我是同情驹子的,她只不过是一位渴望平淡生活的艺伎,她想要的不过是真正的爱情,她认为岛村就是那个能够实现她愿望的人。但事实总是残酷的,对于她一个艺伎来说,一切只是徒劳,徒劳而已,她所做的那些努力仅仅只是为自己的可悲的一生增添些许的色彩,而这些表面的改变并不能对他的生命造成更本质的变化。
在驹子身上能够看到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能看出她美好的人性。
《雪国》的意境是美好的,人性是美好的,但结局总是悲哀的,能够在这种美妙的意境之中表现出淡淡的哀愁,不得不佩服川端康成的文笔:唯美的淡淡的哀愁。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16
许多书,尤其是经典的书,你肯定不能只读一遍,因为只读一遍是绝对不能完全体会其中意味的。川端康成的《雪国》和《湖》都是这样,起码对于我是如此。川端康成告诉我,不光是有情节就能够叫小说,虽然《湖》绝对不缺少情节。
不知道其他日本作家是否也是这种风格,比如我早就听说的夏目漱石。我清楚,川端康城这种写法,是我无法驾驭的。无论《雪国》还是《湖》,都有一种清冷清冷的感觉,让我头脑里不断出现冰雪覆盖的富士山,请原谅我对日本这个国家知之甚少。
一开始接触到银平这个人物,以为他真的是个逃犯,而且是个有些变态心理的逃犯。不过,这只是受作者亦真亦幻写法的误导,这种写法在后来描写银平心理时,多次出现。我不喜欢银平,虽然我曾跟随作者的叙述试图理解他,却只是同情,而且很短暂。我想,作者如果知晓,怕是难免失望吧。银平投入过爱恋的女人,弥生、久子、宫子(只是跟踪过一次,算是爱恋过吗?)和后来的町枝,都只能是他可望不可即的,所以他只能意淫、只能跟踪。从这一点上来说,银平是悲哀的,也是卑贱的。这几个女人中,久子是爱过他的,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愈发地觉得银平猥琐。如果银平和久子的感情被我知道,相信同久子的好朋友恩子一样,我会极力劝阻的。我不一定会告发,但一定会死谏,一定很想保护久子。后来才知道,恩子在久子的问题上表现得这么强烈,是有自己的目的。恩子的家境不怎么样,希望得到久子家的资助。但是我,仅仅是不希望这种感情的发生。内心里,我也不是接收不了师生恋啊,就是觉得银平和久子的感情很畸形。因为久子是豪门小姐,银平只是个高中国语老师?似乎不是的。也许因为久子家境优越,真真是纯洁善良,爱的时候认认真真毫无保留,可是银平是个有不堪过往的人,那样的银平配不上这样的久子的感情。
还有一段感情,我也觉得不堪,自然是宫子和野田先生的。相差很多岁数的老少配,的确在我的接受能力之外。但是,康成为什么要把野田对年轻女人和年轻女人的身体的依恋描写得那么仔细呢?看得我真的`觉得恶心无比。老男人真的是可恨,可是年轻的女人能够容忍的原因是什么?真的仅仅是钱吗?
我不得不说,川端康成其实是讲故事的高手,哪怕《湖》并不需要以故事取胜。整篇小说,围绕着银平展开,但是其中银平和弥生、银平和宫子、银平和久子、宫子和野田、水野和町枝、银平和町枝…这么多条线有平行有相交,川端康成处理的游刃有余。我很害怕去阅读线太多的小说,《湖》读下来,一点儿都不觉得杂乱。作者真是高明!更难能可贵的是:你以为只是这两个人的故事,其实竟然还有别人的故事在里面,让你不得不感叹,原来这个世界真的很小!而当你以为谁和谁还有故事、还有交叉时,其实是你想多了,这个世界虽然小,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终其一生,很少能踏出这个圈子。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17
川端康成的文字,极致细腻暧昧,值得慢慢琢磨参详。
他必定是从灵魂深处细细端详过女子,才写的出这样的文字:女子给人的印象洁净得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脚趾弯里大概也是干净的。
星河当空,雪色当前,美人在旁。
雪国的美,雪夜的寒,都与美人紧密相连,仿佛雪国就是美人,美人便是雪国,二者在意向中合而为一。男人所眷恋的,是雪色还是美人?都不是,又或者,都是。
在雪国极致的寒意衬托之下,女子热烈的爱情愈发地珍贵温暖。年轻的艺伎对外乡已婚游客的爱恋难以自持,以至于不顾一切,哪怕已知一切都是徒劳,也要认认真真对待自己这一份真切的深情。
读到后段才知道,女子每夜坚持天亮之前离去,原来是因为费用是根据时间来计算:早上五点前离去按五点算,五点后离去按十二点算。深情至此,实在是问不出口那一句:值得么?
与女子热烈的情感相比,男子的自卑和薄情更贴近雪国的寒。
女生主动有错吗?没错的,更不如说主动寻爱的女生更值得好好宠爱珍惜。因为她们懂得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哪怕明知徒劳,也要用凄凉曼妙的声音发出求爱的呼唤。这便是她们一生所求,哪怕最终一无所得,这份纯真洁净地呼唤也是她们存在的证明。
也许我偏题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本就是读自己这一生啊。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18
一片白茫茫的雪国,连绵起伏的山峦,火车向前行驶着。窗外的暮景以及一位美丽姑娘的身影在玻璃上构成虚无缥缈的梦。她叫叶子,仿佛人如其名终究要飘落。他没有抗争,她认命,在一场大火中从高楼向下缓缓的寂静的向人间道别。她像是黛玉还完泪后再回到天上去,她送走了师傅,送走了情人行男,再也了无牵挂。她的最终离去仿佛是要告诉你:在人间,一切都是徒劳的。
如果叶子代表着精神上的美,空幻迷离的美,那么驹子便是真实的美,一种像春天像小草生机勃发的美。与现实对抗,与生命抗争。她十六岁开始阅读小说并做了简单的笔记,可在岛村眼里她并无深刻的理解。
岛村心想:要是见到驹子,就劈头给她一句“徒劳”。然而,对岛村来说,恰恰相反,他总觉得她的存在非常纯真。
她未婚夫行男卧床不起,师傅中风,她为了医药费为了生存去做艺伎,而在岛村看来又是徒劳的,关于书中第二次提到徒劳:他明知对于这女子来说不会是徒劳的,却劈头给她一句“徒劳”。这样说过之后,反而觉得她的存在变得更加纯真了。
驹子弹着三弦琴,以山谷大自然为知音,美妙的琴声里满满是对生活的热烈与迷茫。可在岛村看来:驹子这种生活可以说是徒劳无益的,也可以说是对未来憧憬的悲叹。不过这种生活也许对她本身是有价值的,所以她才能弹出铿锵有力的琴声。
生命是一场徒劳又怎样,我喜欢着我的喜欢,热爱着我的热爱,我身心沉浸着我就觉得有意义。驹子始终怀着一份纯真与真挚,而这正是岛村所怜悯与叹惋的东西
她深深的爱着那个来自异乡的岛村,可同时又觉得不可能,因为岛村是有妻子的。他对她也只是爱怜,是对美的一种疼惜。在他眼里,驹子不过是:
一个在乡村水果店里的奇怪的水果,独自被遗弃在煤烟熏黑了的玻璃箱内似的。
在最后,天上出现一望无际的银河,而地上是一场熊熊的大火。火势向天喷去,银河倾斜下来。叶子的死无疑是对美的致敬,美的诠释。而驹子疯了,或许叶子曾是她的精神支柱。小说到此结束,诗一般的收了尾。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19
川端康成的书,我是第一次看。作为一个女孩的妈妈,这种变态的中年男心理我是真的无法忍。无法忍到愿意提笔写一篇读后感,绝对称得上忍无可忍。凭什么这种书可以拿诺贝尔文学奖?
就因为它真实深刻地描绘出了小日本帝国主义者根深蒂固的畸形癖?!我简单描述下书里的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讲一个有闲的中年文艺男,家里有妻儿,但他还是每年一度以寻找写作灵感的接口,去山里和一个年轻貌美的鸡厮会,内心没有丝毫的愧疚。不但如此,他一边搂着这个少女,一边还调戏她的同伴,并称之为不由自主的吸引,称之为两情相愿的吸引,称之为纯洁无上发自肺腑的爱。这种渣男,简直令人发指。另一个故事,讲一个一事无成的中年老师,年轻的时候抛弃亲生的小孩,年长之后勾引女学生,跟踪少妇,还去调戏路上偶遇的少女,最后通通归咎在原生家庭归咎到童年阴影归咎到战争创伤归咎到女孩们自身散发的“魔力”!
你可以再无耻一点。这是我一辈子都不想让好好遇到的男生,集自恋薄情缺乏责任感于一身。很难想象,如果被我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好好,爱上了一个渣男,而且还是个猥琐的中年大叔,我会不会崩溃。我想应该是会的。真是气死我了!什么书!什么价值观!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20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这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净土,仿佛世外桃源,如梦似幻,夜空下一片白茫茫,无边无际。积雪覆盖的村落,散发出浓烈嫩叶气息的后山,亭亭如盖的杉树,雪水融化的青石板,秋阳般的芭茅花,翩翩飞舞的蝶儿,夕阳晚照的河流,耀光点点、缀满银河的星辰,朴实的景致,悠闲宁静,在大雪纷飞的雪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带着与生俱来的虚无缥缈,遗世而独立。一场虚幻的梦在唯美、冷艳、凄清的雪国徐徐展开。
《雪国》是川端康成创作的第一部中
这部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如北国的雪清冽、孤寂,似飘落的樱花唯美、哀怨。故事讲述了东京一位名叫岛村的舞蹈艺术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国的温泉旅馆,与当地一位名叫驹子的艺妓、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发生的感情纠葛。
第一次读《雪国》,沉醉于一派北国风光唯美的雪景之中,仿佛置身于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听见整个冰封雪冻的地壳深处响起冰裂声,看见远处的崇山叠峦透明而冰凉,笼罩着一层柔和的乳白色,上面的积雪熠熠生辉,屋檐前的小冰柱闪着可爱的亮光,村里的孩子们在田间滑雪、嬉戏打闹,纺织姑娘们把挚爱之情全部倾注于纯手工产品,晨曦泼洒于厚雪上的白麻绉纱上,染上绮丽的红霞,仿佛一扫夏日的污秽。
再读《雪国》,被“川端式的美”所折服。川端康成的作品文字美,意境更美,喜欢用镜子的意象来创造虚幻又真实的美、超越现实的美,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唯美、哀怨、冷艳的世界。他曾说:“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受的美。”他不仅是美的创造者,美的追求者,还将日本物哀之美和幽玄之美诠释至极致。他细腻而悲哀的笔端下处处流露出“美”,追求纤细而哀愁的情调,让人感受到日本式的悲壮之美:哀怨、凄婉、悲悯。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几乎都以凄美的命运为结局,行男和叶子的死,驹子的疯狂,岛村的挣扎,都完美的诠释了作者在对生命的意义大彻大悟之后形成了以死为美的独特的审美观和美学
岛村。
小说中多次出现“徒劳”一词,在岛村的心中,“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男主人公岛村,生长在东京闹市区,是一个有着妻室儿女的中年男子,坐食遗产,无所事事,过着慵懒的生活,没有什么追求和人生目标,偶尔通过照片和文字资料研究、评论西洋舞蹈,实属无稽之谈。他不是欣赏舞蹈家栩栩如生的肉体舞蹈艺术,而是欣赏自己空想的舞蹈幻影,这源于他自己对虚幻美的执着追求。他想要感受生命的真实,想要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但最终却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岛村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不辞劳苦地登上山来,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徒劳。正因为如此,这里边还有一种虚幻的魅力。”他虽与驹子的肉体过分亲近,但总觉得对驹子肌肤的依恋和对山峦憧憬的相思之情,如同梦境一般。
岛村虽拥有丰厚的遗产,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温馨的家庭,可爱的儿女,但他整日无所事事,内心极度空虚,百无聊赖,在他看来,生命本来就是一场徒劳罢了,一切的存在都变化无常,毫无意义。
驹子。
小说中的驹子,是岛村第二次去雪国想要见的人,是川端康成作品中“美”的化身,真挚单纯,洋溢着青春气息。“女子给人的印象洁净的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脚趾弯里大概也是干净的。”她对岛村的情感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热情浓烈,不能自持,尽管在岛村的心中,驹子对自己的迷恋是悲哀的、徒劳的。
驹子是为了报答师傅,为了赚钱给师傅的儿子行男治病而被迫做艺妓。她虽然做了艺妓,却仍然憧憬着自己的美好爱情和幸福的未来,她努力读书学习,从十五六岁开始记
驹子的一生是悲壮的、徒劳的,她坚持与自己周围的环境抗争着,只为有尊严的活着,可最终她的抗争只是成为了一种虚无的东西而存在,她的抗争是实实在在的,可最终的结果却是真真切切的徒劳的悲哀。在虚与实的矛盾中,一切反抗皆是虚无缥缈、徒劳无益。
叶子。
小说中的叶子,是另一种“美”的化身,虚无而美丽。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叶子的形象描写惜字如金,但她却是小说中的灵魂人物。小说以叶子开
岛村反复用“优美”和“悲凄”来形容叶子悲凉的声音,仿佛穿透茫茫白雪,穿越重山叠峦,在雪国留下一片凄婉的宁静。叶子美得纯粹凄迷,是无法用指尖所能触及的东西,像雪国的冰雪一样,冰清圣洁、稍纵即逝却无限永恒。
小说中,除了对叶子的声音描写以外,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她眼神的描写。“她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岛村再次见到叶子时,“叶子只尖利地瞅了岛村一眼,就一声不吭地走过了土间。”叶子“尖利”的眼神在岛村的眼睛里闪耀,宛如远处的灯光,照亮他内心世界不曾看见的光,直击他的灵魂深处。那双如灯火般绚烂的慧眼,冷眼看着残酷的世界,透出永恒的光芒,熠熠生辉,亘古不变。
叶子与众不同,洁身自好,“从没赴宴陪过客”。她虽和驹子一样身世悲惨,但她淳朴善良,及富有同情心,对爱情忠贞不渝。她虽是个姑娘,却“像慈母般地照拂比自己岁数大的男子,老远看去,免不了会被人看作夫妻。”她是行男的情人,当行男生病时,她无微不至、不辞辛劳地照顾他,一心一意地爱他。当行男病危时,她乞求驹子见行男最后一面。当行男病逝后,她仍然坚持每天去扫墓。叶子时一生,只为爱而活,不掺任何杂质。行男死后,她对世间的一切了无挂碍,在一场大火中香消玉殒,“由于失去生命而显得自由了”。
叶子时死,是一种解脱。“不知为什么,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她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她纯洁的爱情在另一个世界里升华成为永恒,尽管如此悲凉。她的生命在美的瞬间“求得永恒的静寂”。叶子的美,虚无空灵,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片看不到颗粒的
一切美的事物,如樱花般璀璨凄楚,如雪花般圣洁易逝,在死亡中得到永恒。正如川端康成所说:“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话。”他以无言的沉默,通过自杀的告别,完成了对死亡美的日本式诠释。
《雪国》虽是一部中
雪,冰清玉洁,是纯洁的象征。“雪月花时最怀友”,“雪”与“月”、“花”都表现了自然之美,而“雪”在日
雪,洁白无瑕,明净澄澈,却又稍纵即逝,转眼成空,具有洁净之美、虚无之美、悲哀之美。在川端康成眼中,世事无常,无论做什么,其结果都是徒劳,他以死来诠释生命美的永恒,诠释川端康成式的物哀之美,也表达了他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叶子在火焰中熊熊燃烧,化为灰烬,我也深深陷入了沉思中,我看见怒放的生命,像樱花一样在空中飘舞,像雪一样纯洁舞动着人生……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21
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吧,岛村是个生活富裕波澜不惊的男子,他会离开东京去往雪国寻求一些所谓的纯洁带来的新鲜感。他第一次去的时候遇见了驹子,一个连脚趾弯都干净的女人。可是第二次去的时候,驹子为了给师傅重病的儿子治病,她做了艺伎。而这一次的路上她遇到了另一个干净纯洁的女孩叶子。其实我觉得岛村是个渣男,他不爱她们任何一个人,只是爱着心里的纯洁,她们为了生活不得放弃纯洁而他又给不了什么的时候,他却站在道德制高点觉得她们令他难以启齿。他这样
驹子对岛村的爱说不上是对这个男人的爱还是对东京的爱,可无论哪一种似乎都是抓不住的,都是徒劳的,因为那个男人就没有心。她的三弦琴注定换不来回应,她只能每年一次短暂地见到他,然后在其余时间里孤老。她的爱情太过卑微,只敢卑微地祈求一年见一次。她那点期待也只敢通过叶子说出来,请带我去东京吧,对驹子姐好一点。
其实我没太理解叶子这个人物,她和行男什么关系,最后为什么要自杀。也许是重申了岛村对人终将死亡的懦弱。书的结尾说叶子由于失去生命而自由了,生与死仿佛停歇了。这是岛村的想法,因为他的生被困在了虚无里,被困在了人生注定是一个悲剧的命题里。
这里的雪多美啊,白色的雪,红色的枫叶,阳光下金色的山峦。除了视觉,声音也多美啊,鸟声,溪水声。可是这种美总带着那么些悲凉,那么些寂静,少了那么些生气。
生存也许是没有意义的,是徒劳的,但我不觉得它是虚无的。所以我不喜欢岛村,我更欣赏驹子,尽管不明白她为什么爱岛村,但她却尽她所能地努力生活着,写着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22
初看《雪国》,是念大一的时候,单纯追着故事情节,许多本该驻足的地方被我像看风景照一样的略过了。
时至今日再翻阅,竟读着读着就忧伤起来。说起驹子,就马上想到“徒劳”二字,就像岛村说的那样:“完全是一种徒劳嘛。”
“昨晚回来,没烧热水,在厨房叽里咣当地摸了半天,用早餐剩下的黄酱汤泡了一碗饭,就着咸梅吃,凉飕飕的,今早没人来叫我,醒来一看,已是十点半,本来是想七点起来的,却起不来了。”
她把这样一些琐事,以及转了那几家客栈,宴席上的情形等都一五一十地向他说了一遍。可惜岛村终究只是个看客,这样的琐事打动不了他。
驹子对生活是努力的,她不去想这样的努力是否徒劳,为了赚钱给行男治病而做了艺妓,她爱上了一年仅来一次的岛村。
她常常对着远处的空山弹奏三弦琴,即便没有观众,没有岛村,琴音透过那冬雪化作的溪水,流过处处积雪的山群,这让我想起张枣的那句“只要想起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的意境。
在岛村的眼里,驹子的脸蛋依然保留着北国少女那种艳红的颜色,月光照在她那艺妓特有的肌肤上,发出贝壳一般的光泽。
岛村望着望着,女子的脸微微左右晃了晃,又泛起了一抹红晕。然而这样一个百媚千娇,热爱命运和自己的她,他仅仅只说了一句:“你是个好女人。”
他了解驹子的一切,可是驹子却一点也不了解他。驹子为岛村弹三弦琴,曲终时岛村心想:“唉,这个女人在迷恋着我呢,这又是多么可悲啊。”驹子弹着弹着,忽然说:“你要回东京了,我要去看看车站。”
“一年一次也好,你来啊,我在这里的时候,请一定一年来一次。”驹子说。
她的爱纯洁而徒劳,她对岛村迸发出的那种奔放的热情,使岛村觉得格外可怜。“驹子为什么闯进自己的生活中来呢?”岛村自己也无法解释。
忽然想起(艺妓回忆录)里的一段话:艺妓永远不可能成为伴侣,她只能是男人的半妻。
对于岛村是否爱着驹子,川端只这样写道:“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驹子的悲哀的美,雪国婉约的宁静,以及岛村所体悟到的那种虚无,这样的爱情,没有火焰般炙热的温度,没有歇斯底里的低吼,只有如冬雪一般淡泊的哀伤。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吸引着彼此呢,如果非得找一个词的话,那就是‘孤独’。
为此,岛村还专门去翻译过一些国外的舞蹈理论作品,尽管他知道翻译出来的作品日本舞蹈界恐怕没有什么用处。岛村说:“通过自己的工作来嘲笑自己,恐怕也是一种撒娇的乐趣吧。说不定由此可以产生他那悲哀的梦幻世界,所以也就毫无必要急于出来旅行了。”一个向往自由的人,骨子里往往有着天真这个东西,这个东西,让他不务实,不适应生活,不安定,甚至是不爱。
这就是为什么驹子那么爱他,他却觉得悲哀的原因,岛村追寻的物过于理想,过于虚无,驹子对他的爱,是驹子孤独的转化,正如他对她的一样,所以他觉得徒劳。
在川端看来,美与悲是密不可分的,雪国就是典型的具有物哀的小说。生存本就是就是一种徒劳,徒劳就是白白地,就是没有。但即便如此,这样的努力仍散发着令人振撼的美,那怕它近乎破灭,和悲戚。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23
你是否会在观看一张猛兽亮出獠牙的照片时感到害怕?明明是无声的,你却知它的嘶吼可以怎样的震碎人的心魄。
《雪国》也给我这样的感觉,无声嘶吼。川端康成的这一部作品,以其冷艳、哀怨成就其物哀之美、洁净之美、虚无之美。可是,不知为何,我听见雪被掩下的嘶吼。
时时刻刻,驹子多想说,岛村,请爱我吧!我多么爱你呀!承诺给我一个忠贞美好的未来吧!总有一刻,岛村想对叶子说,叶子,请看我一眼!请对我笑!你多美呀,请允许我喜欢你一次!
叶子呢,她或许想对行男告白心声吧。但我却觉得,她也许还想面对面对驹子姐道一声“谢谢”。而这两位关系微妙的少女,是否会有彼此倾诉,互相拥抱的冲动呢?
或许是因为关注心理学的缘故,我觉得什么美感都不如心态真正的健康平和更重要。我不想要一种变了态的美,那跟养人彘取乐有何区别。
人生已多坎坷,能消解一些误会便消解,能安慰一分愁绪便安慰。让我拥抱你,讲一句纯洁无匹的,“我喜欢你”。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24
中产者岛村第二次去温泉山庄休闲且幽会驹子的火车上,从车窗映看到美丽的姑娘叶子精心照顾生病的兄长行男。他在山庄旅店再次见到了身为歌舞妓的驹子姑娘,被驹子的清纯率真,尤其是善弹三弦琴,坚持每天记日记所感动,更加喜欢上驹子。得知驹子早年在东京沦为艺妓,是为了给师傅的儿子行男治病筹钱。师傅曾想让她嫁给行男,她未应允。雪野山庄,驹子在陪客饮宴的间隙和夜晚,常同岛村闲话,而她也逐渐喜欢上了岛村,认为他与别的客人不同,是个好人。岛村去了驹子寄居的家,又见到了真挚单纯的叶子。行男死时,驹子坚持到火车站送别岛村,而没有听叶子跑来喊她回去看顾的哀求。来年岛村第三次来温泉山庄,红叶满山,驹子在陪客闲暇时经常和他在一起谈笑甚至留宿,她分明是爱他的,他也喜爱她,但他渐渐更对神秘的叶子有着浓厚的好感。执着的叶子天天到行男坟上去哀悼,雪天也不例外。叶子的父亲(驹子的师傅)已死,可忴的叶子甚至哀求岛村无论如何把她带到东京去。岛村虽然喜欢她们,却从无表态,驹子就常笑着说我会老死这山村呢。在她和驹子分别的晚上,放映场失火,烧死的人中竟然有美丽的叶子。岛村没有了过甚的悲伤,仰望银河明净如水,倾洗下来。
这篇不长的小说,体现的主题思想不太明显。
细想来,驹子是个开朗,率真,热情,助人的好姑娘,早年为了给师傅的儿子治病而当艺妓,歌舞和弹琴都是最好的,并且坚持写日记,表明她和积极上进,努力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她还曾说,在这是干艺妓久了,毕竟名声不太好,难以生活下去了。表明她想走出山庄去都市,而岛村并未表态。她送别岛村,婉惜说,你以后不会再来了吧!虽然不对岛村寄以希望,但她始终喜欢着他,也只能照旧在这里生存下去。
岛村是个无所事事,不负责任的人,明明喜欢驹子,数次去山庄,却从不主动示爱,不表态,只顾当下的相会体验,不对驹子的生活和未来,以及他们将来该怎样下去,从不谋划和设想,不承担责任。对叶子暗地产生了喜欢,但对叶子提出要带她走的要求,不置一言。结尾叶子烧死时,他似乎无动于衷。他的思想和表现很空洞,很麻木,近似个影子的存在。
叶子出场很少,她是伏笔存在的副女主角。可看到她是个凡事认真,负责,专注,规矩的美丽单纯少女。她先后失去了兄长行男和父亲(驹子的师傅),几乎成了孤女。可能她受到了太多的伤悲,压力和孤独,才提出无论如何要到东京去。可惜她被意外失火中丧生。
岛村在东京有家室妻儿,有钱有闲,却多次离开来到山庄,似乎有着生活中的不耐烦,他在躲避,在追寻,麻木空虚地寻觅,或是得过且过。而驹子和叶子虽一明一喑,却是丰满真实的,她们在认真生活,有理想有谋求,也想走出山庄到大都市。离开都市和向往都市,真是一场围城的矛盾。真实认真负责的人生,和空洞无聊麻木的人生,真是鲜明的对比和碰撞。
藏而不露的这些思想端倪,或许就是川端康成在《雪国》故意安排的。另外文中弥漫着含蓄朦胧的东方文化气息,独特的日本民族生活细节,还是值得品味的。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25
那孩子疯了!,叶子并没有死去,岛村看到她的生命正在变形,变成了另一种东西。他站稳了脚中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往他的心坎上倾泻下来。这是《雪国》的最后一句话,叶子在一场大火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的生命落尽。
这时的银河乃是对没有常性、无责任心的岛村像猛烈冲击的瀑布一样,对他予惩罚。但是,银河不仅是惩罚的瀑布,同时,这一叩击既是对岛村的惩罚,也是将天地连接起来,对驹子与岛村爱的永恒性的保障。
羽鸟彻哉在自己文章中如是写道。川端康成的文章中爱情总是美好的,于是有了岛村和驹子热烈的爱、岛村和叶子朦胧的爱。
从开篇岛村在火车上,透过玻璃偷看叶子的脸时起,叶子绝美的面庞就已经刻入了读者的心灵深处。下火车时,岛村听到叶子优美得近乎悲戚的回声呼喊着站长,这里的回声用的是こだま这个词,这个日语单词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回声,另一个是指树木中的精灵。
后面文中该词又反复地出现,无疑暗示了相隔千里,叶子美好的身影还是会在岛村的心里浮现。
何为惩罚?叶子曾叫岛村带她去东京,而在东京已经有家室的岛村,拒绝了北国小村女孩叶子的愿望,叶子的脚丫子都是干净的,所以不能让她去到东京,岛村如是安慰自己。
他或许想到驹子在东京的经历,不愿意再让叶子前去。也或许只是他对爱情的懦弱,让他无法对自己从第一次来到雪国起就注目的女孩负起责任。
从第一次起,他看到的是在玻璃窗里面映出的少女的模样,当她的脸映出日暮野景时,当她的脸上映出寒山灯火时,玻璃里映出的,是虚无的的像,他的心灵为之震颤。
他看到的叶子,是无法触碰的秋叶铃响人不见,待景色被夜色淹没,车里的灯光泛黄,过道间人行匆忙,大概这些都是在虚幻的镜中幻化出来的缘故。叶子又变得平凡无奇了。
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其实最美。这点用在叶子身上格外符合,叶子和驹子,就是梦想与现实,每个男人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像叶子那样,温柔贤惠,充满母性,但是本身却是格外纯洁,纯洁地好像从未沾染过世俗的尘埃。
可是这样的人,找遍一生也找不到,得不到。更多的是像驹子一样的,热烈,美好。岛村眼中的叶子,就像银河一样,伟大,美丽,梦幻,但却只能仰望,就算伸手也够不到,叶子的死去,对于岛村来说,也许只是一颗星星只是回到银河而已。
文中多次出现银河,银河的亮光显得很近,像是要把岛村托起来似的。,他沉溺于银河的美好,当年漫游于波浪与银河的松尾芭蕉,相比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星海吧。
茫茫的天河悬在眼前仿佛要以它那赤裸裸的身体去拥抱夜色苍茫的大地。期待着被拥抱的人们总是抬头望着星海,幻想着自己得不到的美好,臆想着自己不曾拥有的幸福。
川端康成即是这样的作家,他用自己现代人的笔调,写出了千年前紫式部在落笔云隐两字时,光源氏将要隐去的无奈与不舍,空无与伤。
叶子消逝了,驹子和岛村的故事还在继续。她的眼睛同灯火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
可惜,萤火虫的生命是那么的短暂。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26
川端康成是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周刚好有空,去了书店,于是我打开了一本以前很想看但是没有看的书《雪国》,这本书也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部知名的小说。
小说主人公岛村是一个具有现代思想的青年,但由于现实的无奈,他沦落为坐食祖产、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他为了摆脱现实的压力,从东京来到多雪的上越温泉旅馆并在那里结识了年轻貌美、琴艺高超的驹子。驹子为了给毫无感情的未婚夫治病,当上了艺妓。虽然岛村和驹子之间只是买卖关系,但是单纯天真的驹子却对岛村付出了真挚的感情。但岛村生活上的颓靡导致感情的漠然,在他眼里自己只是驹子的一个过客,他们不过是露水姻缘而已。单纯的驹子,没有对岛村要求很多,只是希望他会记得自己,一年来一次也行,甚至带着夫人来也可以。
读完这段,我觉得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有人身不由己。驹子虽然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她来自乡村。但是她也渴望真挚的感情。即使明知道岛村不可能喜欢他,仍然默默等待。也许她并不是真正爱上岛村吧。
在岛村第二次去雪国的时候,看见了另外一个美貌质朴的女孩,叶子。这时,叶子正在火车上精心照料一位男青年,行男。叶子闪烁的明眸,精致的容颜让岛村心动。在他眼里,叶子就像一只纯净的雪莲花一样绽放在这广袤的雪原上。读完这里真的很佩服作者的写作手法,虽然看不到叶子,但是可以想象叶子的美貌。
岛村后来了解到叶子原是驹子三弦师傅家的人,行男是三弦师傅之子,而且听说三弦师傅活着的时候曾有意叫驹子和行男订婚,驹子也是为给行男治病才当艺妓的。这样看似复杂的爱情其实非常简单,一个女人在日本的社会地位低下。在这个故事中他们都不敢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
在这个世界上美丽的东西本来就是短暂的,美好的爱情结局往往并不完美。也许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让我们的更懂得珍惜吧。最后也感谢川端康成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作品。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27
初读《雪国》,觉得《雪国》里面的文字挺优美的,但奈何自己阅读能力有限,并不真正理解到川端康成所想要表达的意境。几个月过去再重读一遍后,才发现川端笔下细腻的纯洁之美,而且驹子这个形象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常常感叹到身边缺少的正是驹子心中的那如雪国一般的纯洁。
即使对《雪国》略有感悟,但是书中的人物情节描绘也是看得半知半懂。时至今日,经历诸多事世人情变故之后,再重读雪国,明白川端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哀伤与徒劳,呵,人生还真是一场徒劳啊,生活本身亦是一场徒劳。
《雪国》确实是本经典好书,要读的朋友们我建议最好多读几遍,我想《雪国》真正的魅力在细读之后自然不言而喻吧。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28
川端康成的书没有直接的明媚与忧伤,他总是在一种平淡忧伤的语气中流露出对情感的阐述,他的书对于意境的描写、景致的铺垫以及情感的流露可谓是极其的巧妙,《雪国》是这三者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书中的人物关系极其微妙,主人公岛村无所事事,喜欢研究舞蹈音乐。有着妻子儿女,坐食遗产。女主人公驹子不幸掉落风月之地,成为艺伎。而驹子师傅的儿子行男旁边有着让岛村动心的叶子。故事就由岛村、驹子和叶子三个人的情感纠纷展开。
我认为书中极致展现虚幻、至纯、忧伤之美的镜头主要有两处:一是书中开头,叶子和行男赶往家中,岛村奔于情人赴会。拥有相同目的地的这三个人坐在了一个车厢中。叶子细心照料垂危的行男,吸引了岛村。“灯火就这样从她的脸上闪过,但并没有把她的脸照亮,这是一束从远方传来的光,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的周围,她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夜光虫,妖艳而美丽。”在车窗中倒映着叶子知性的面庞,飞逝而过的环境,灯火交映的背景让此刻的叶子更加美丽动人。这一幅画面令人动心,也弥漫着丝缕的忧伤。“他的内心反而好像隐隐的存在着一股巨大的情感激流。景色在姑娘周围不断移动,使人觉得姑娘也是透明的,是不是真的透明的呢?这是一种错觉,却又扑朔迷离。”
第二处则是在结尾。正值深冬,雪国到处都是冰雪覆盖的天地,岛村、驹子和叶子三人的感情纠纷也发展了一个进程。然而,此时,村中的某处失火,村民们纷纷赶往救火,驹子和岛村虽然也在救火行列,但更多的是些许的兴奋。因为冰与火的交汇美得的确让人心动。然而,当不幸身亡的叶子倒在驹子、岛村二人面前时,“犹如一条大光带的银河,使人觉得好像浸泡着岛村的身体,飘飘浮浮,伫立在天涯之上,这虽是一种冷冽的孤寂,但也给人某种神奇的媚惑之感。”“待到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泄了下来。”最后一幕把整本书虚幻,至纯、忧伤的境界全出。我无法用文字完全准确地表达出那种意境,美得令人惊心动魄,且忧伤之愁溢满心房。
日本文学的鼻祖《源氏物语》,这本书奠定了日本以后近千年的文学基调。书中多描写男女恋情,床第之爱。源氏公子对每一个女人都很用心。但这一切都是幻湎,忧伤和失落才是真实的。人性在灵与肉的欲望中挣扎,岛村对叶子是至纯的男性对女性的一种欣赏,这当中没有丝毫的猥亵。但这份感情太过于纯真,纯真得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作者巧妙地运用光与影的虚幻、冰与火的交融把这种纯“灵”的感情恰到好处的释放出来,对于这种男性对女性的欣赏,我自己确有几分体会,任何想法皆苍白,独余单纯的欣赏。
川端康成的书,我也看过其他几部。大多都是继承了这种挣扎,这种虚幻,这种唯美。《伊豆的舞女》中主人公一路跟随舞队,只为远远地看着舞女熏子,这种青春的悸动至纯唯美却不真实,结果仍是逃避不了“一别从此是路人”的悲哀。他的书每次都能将环境与情感紧密在一起,而且书中的人物总能象征些什么。“字里行间好像有千只鹤在翩翩起舞”——《千只鹤》中更是将这种象征与挣扎描写得更加真实。三谷的父亲先与栗本有染,后又钟情于太田夫人,三谷的父亲死后,太田夫人将对情人的爱恋转移到三谷上,后来太田夫人受不了这种背德恋情的道德拷问,自杀了。而太田夫人的女儿文子也卷入这个挣扎的恋情。而在左乳上长着黑痣的栗本仍像以前活着。这份恋情的纯真不可怀疑,道德的约束也让这份人性的欲望与挣扎表现得更加灵动真实。
日本文学的这种“物哀”的文学思维充盈着日本整个文化,我知道的有一个,由新海诚导演的《言叶之庭》也将这种心灵的悸动,虚幻的唯美,欲望的挣扎表现出来。男主秋月在不知道雪野是他老师的情况下,对这个女性充满了好奇,对于正在上高中的秋月来说,她,仿佛代表了整个世界的秘密。知道真相后秋月与雪野的挣扎,电影最后并没有给出结果,但耐人寻味。
大家都在说日本文学延承物哀一脉,我却看到了在物哀下的失落,对,我只能将这种感觉表述为失落。这种失落的确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29
《雪国》故事写的是东京一位名叫岛村的舞蹈艺术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国的温泉旅馆,与当地一位名叫驹子的艺妓、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发生的感情纠葛:岛村是一个有着妻室儿女的中年男子,坐食遗产,无所事事,偶尔通过照片和文字资料研究、评论西洋舞蹈。他来到雪国的温泉旅馆,邂逅了艺妓驹子,并被她的清丽和单纯所吸引,甚至觉得她的“每个脚趾弯处都是很干净的”,后来又两度到雪国和驹子相会。
小说就是从岛村第二次来雪国开始的。驹子的三弦琴师傅的儿子行男患了肺结核,叶子陪同他从东京乘火车返回汤泽,正好坐在第二次去会驹子的岛村对面。岛村透过车窗欣赏黄昏的雪景,却看到映现在车窗上的美丽的叶子,不禁喜欢上了这个美少女。因而在他和驹子、叶子之间,构成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关系。小说最终以叶子的意外去世而告终。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篇30
“不知为什么,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
许是日本文学笔下时刻笼罩着淡淡的悲哀,我总不敢轻易去触碰。读罢川端康成的《雪国》,无力感似有似无地涌上心头,竟感到了莫名的惆怅。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故事便从川端笔下这片茫茫雪域开始。
岛村,坐食祖产的有妇之夫,对西方舞蹈感兴趣,然而却只是凭借西方舞蹈的书箱和图片去任意想像。他不是欣赏舞蹈家栩栩如生的肉体舞蹈艺术,而是欣赏他自己空想的舞蹈幻影。驹子,雪国的艺妓,为了给师傅患病的儿子行男等医药费成为艺妓。她是一个连脚趾弯里大概也是干净的女子,她希望能够上城市去,与其它山沟沟里的艺妓不同,她几乎每天都写日记,把读过的小说做了十册多的读书笔记。小说描写了岛村三次到雪国来找驹子,在第二次来的途中被一双美丽的眼睛吸引。“她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余晖里飞舞的夜光虫,娇艳而美丽。”这是一个叫叶子的姑娘,她的声音悲戚而优美,仿佛是某座雪山的加声,小说平谈如水,却纤弱氤氲着淡淡的悲哀。最后以叶子在一场大火中丧生而结尾。
川端康成的文笔极其细腻,意识流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相互交织,所有情节,语言都如雪国的皑皑白雪,纯净而无丝毫杂质。平淡却能给予心灵沉重一击。
小说始终围绕着“虚无”与“徒劳”。
在岛村看来,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拥有幸福的家庭和令人艳羡的社会地位,却一直在寻找活着的意义。驹子在他眼中,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驹子记读书笔记是徒劳的;对城市的幻想是徒劳的。“看上去她那种对城市事物的憧憬,现在已隐藏在淳朴的绝望之中,变成天真的梦想。他强烈感觉到,她这种情感与其说带有城市败北者那种傲慢的不满,不如说是一种单纯的徒劳。”她爱上不可能的他是一种徒劳,她为了将死的行男筹医药费是徒劳……
生命本来就是徒劳的,所以岛村在看到叶子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极度的悲痛。“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呼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叶子是虚无的美丽,是精神纯洁美丽的化身,她的死亡映证了生命的虚无。生死无常,人生无常,无生就无死,无死就无生。人生无所谓生和死,死并不是生的终结,无并不是有的肯定。生和死,有和无只不过是生命存在的两种形式,只有敢于肯定死,才能拥有生,才能在生的时候不为死的影子所困扰,才会在列的时候不会因贪生而却步。死是幸福的重点,人死后就回归到虚无,同自然万物一样,达到万物一如。这是川端康成通过《雪国》想表达的,与中国古代老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有时候我们将生死看得太重,在这世界上,我们谁也没有办法活着离开。那又何必自寻烦恼,为生死所困呢?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倒不如坦然去面对生老病死,像赶赴上盛宴般去迎接自己的宿命。
生命会回归虚无,但我并不认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哪怕到最后我们什么也带不走,但在有限的生命里面,我们可以探究生命无穷的意义,因为岛村觉得一切都是徒劳的,所以他一直深陷在一种混沌的泥潭中,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所在。我们活着,就有活着的使命,有更多未知等待发现,许多问题等待思考。我不愿意因为结局而放弃享受生命的过程,哪怕是为了一朵春天早开的花,第二天升起的太阳,我都有正取幸福的理由。就如同雪国不会一年四季都大雪飞扬,它总会等到了春天的到来。这也正如我们每天都做的,期待第二天的朝阳,为更好的明天奋斗。
在川端康成的笔下,那里还是一片白雪琉璃的世界,迷迷蒙蒙地罩上一层柔和的乳白色,整个世界纯白洁净地似有似无。里面有物的悲哀,人的悲哀,人的徒劳,生命的虚无,岛村的哀伤,驹子的三弦梦……
“没有剧场墙壁,没有听众,也没有都市的尘埃,琴声就会透过冬日澄澈的晨空,畅道无阻地响彻远方积雪的群山。
在那里,雪山将给生命,最冗长的回音。
相关文章
小王子的读后感范文(通用20篇)2023-06-14 05:26:24
幸福读后感作文900字锦集六篇2023-06-16 12:04:18
少年向上读后感2023-06-04 02:53:54
小屁孩日记小学生读后感7篇2023-06-06 17:23:58
荷塘月色读后感范文600字2023-06-15 04:37:31
断喙鸟读后感2023-06-10 10:30:05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契科夫变色龙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2023-06-19 01:35:43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6-06 00:25:58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6-15 00: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