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贝多芬》有感1
这是一曲激动人心的命运交响曲——他的音乐震憾了整个世界,他的命运震惊了整个世界,他的人生照亮了整个世界。他是谁?他就是《贝多芬传》的主人公-----伟大的音乐巨匠贝多芬!!!
贝多芬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很小的时候就显出他卓越的音乐才能。可是他父亲早早加入了失业的行列,整天只知道酗酒,家里连吃穿都成了问题。悲苦无助的贝多芬幸运地得到内弗先生的帮助,得以继续练琴。十多岁的小贝多芬咬牙挺过来,在内弗先生的帮助下,小小年纪就给人当家庭教师,承担起帮助家庭的责任。期间他到维也纳拜师,虽然历经挫折,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音乐事业上取得成功,名扬整个欧州。可是老天太不公平了, 正当他的音乐事业步入腾飞时期,耳聋开始折磨他。他指挥不了乐队,听不到自己创作的美妙的音乐……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听力是何等的重要,而贝多芬却偏偏失去了听力。造化弄人,但他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他坚持着,坚持着,坚持着!终于,他在无声的世界里寻觅到了通往音乐殿堂的心灵之路,创作了一曲又一曲激动人心的乐曲……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免不了会碰到困难。意志懦弱的人往往被挫折和困苦所吓倒,从此一落千丈;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从挫折和困苦中汲取人生的智慧,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面对生命历程中遭遇的种种困难和挫折,乃至意想不到的毁灭性打击,贝多芬选择了勇敢面对,最终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音乐奇迹和生命奇迹。
和顽强的永不言弃的贝多芬相比,我感到惭愧。作为一名小学生,我的学习条件相当好,能够安心地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能够经常向知识渊博的老师请教,生活无忧无虑、吃穿不愁。有时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我就会冒出退缩的念头。这可不行!
和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贝多芬相比,我更感到惭愧!在家里举步为艰的情况下,小贝多芬毫无怨言,抽出时间给人当家庭教师,给母亲治病,支撑整个家庭;当同样贫困的李斯特向他求学时,他给予了最大的帮助,使李斯特最终成长为一代音乐天才。而我有空往往选择看看电视,玩玩闹闹,有了零钱就去购小娃娃和工艺品。我很少为家庭考虑,没有经常去主动帮助别人,唉!
和乐观的挚爱音乐的贝多芬相比,我感到惭愧。记得刚刚学弹钢琴时,遇到难弹的曲子我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而贝多芬哪怕在饥饿中也没有忘记对音乐的追求。他对音乐的挚爱深深感动了我!于是我开始学会静下心来去弹奏曲子,每每产生畏难情绪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贝多芬失聪后依然醉心音乐创作的画面。我坚持了下来,现在我不但会弹奏不少钢琴曲了,而且也学会了欣赏音乐,走进了音乐的世界……
贝多芬用自己的行动为世人弹奏了一曲催人奋进的交响曲!小伙伴们,同龄人们,让我们追随贝多芬,在人生之旅中决不向困难低头,决不向挫折弯腰,决不向命运屈服,弹奏出永不言弃的生命乐章!
读《贝多芬》有感2
老师让读【贝多芬传】,我在书店左翻翻,右翻翻,终于翻到了这本【名人传】,其中有贝多芬传、米开朗奇罗传还有托尔斯泰传,我买回家,一口气看完了【贝多芬传】。
贝多芬不到30岁时,耳朵就开始变聋了,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内脏也被剧烈的疼痛折磨,感情上也备受煎熬,可是他还是在这种环境下写出了辉煌的作品,无论成功、经济还是体质上的困难都无法使他放弃自己的事业。
从贝多芬身上,我体会到他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不退缩,回想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点羞愧。有一回我在家写作业,写着写着,我遇到一只“拦路虎”,心想等爸爸回来给我讲讲在说吧。读了【贝多芬传】,我觉得我应该自己仔细的看几遍题,不应该那么轻易地放弃独立思考。以后我要向贝多芬学习,遇到困难,毫不退缩。我相信胜利终会属于我!
读《贝多芬》有感3
梦想对一个人非常重要,人的一生都是为了梦想去拼搏。但如果,不幸沦落的一个人的身上,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掉到低谷,无法自拔。可是,自从我读了《贝多芬传》这本震撼心灵的书后,我的看法就被文中的主人公—贝多芬彻彻底底的改变了。
我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不屈服于命运,自强自立的精神。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学习各种乐器,当他稍稍长大一些,正应该享受美好的童年时,恶运又一次降临到了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尽管这样,贝多芬也是很幸运的,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经又遇见莫扎特,他们相互交流着。再后来,又拜海顿为师父。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初次尝到成功的甜蜜的时候,痛苦再一次降临到他的身上。慢慢地,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弱,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痛苦的折磨。尽管这样,但他还仍然瞒着所有人,直到有一天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亲如手足的好朋友,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严重的,但还没有完全聋。人们在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脸上看到了坚定的目光:从那目光里人们又可以看到他悲惨的命运。在之后的岁月里,性格过于自由暴躁的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爱情的否绝,在遭受这些肉体痛苦之时,贝多芬又必须承受着另——种痛苦:他的身体也开始体弱多病,一天不如一天。在这种生不如死的折磨下,贝多芬却非常坚定,从来都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这要拥有多大的勇气,耐力与毅力呀!贝多芬生命的强大掀起了音乐的最终妙曲,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会永远存在,是不可医治的:他渴望痊愈,他渴求爱情;他充满着希望。贝多芬勇于和命运做抗争,最终名遍全国,成为名人。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是不幸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钩起了我的思考。我冥思苦想,最终,我知道了: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强大武器。
读《贝多芬》有感4
【名人传】之贝多芬传是我反复读的书,它的作者是罗曼罗兰。
这本书讲述了三位巨人的一生的事迹,值得我们去细细咀嚼。这本书中描述了贝多芬的悲壮人生:贝多芬的童年并不快乐,父亲为了开拓他的音乐天赋,将她整日与洋琴关在房中,但他不致永远讨厌这一艺术总算是万幸了,但他的父亲不得不使用暴力来迫使贝多芬学习。因为他学有所成,甚至把他当做神童一般四处炫耀。少年时代的他就得操行经济问题,打算如何争取每日的面包,那是来得过早的重任。
十七岁,他做了一家之主,附着两个兄弟的教育责任;他不得不羞惭地要求父亲退休,因为他酗酒,不能主持门户:人家恐怕他浪费。把养老俸交给儿子收领。中年时期的他不幸的失去了听力,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虽然他的脾气应此变得暴躁,但他却化悲伤为动力,将一腔热血化为音符,写出一首首爱国之歌。
读完这篇文章使我明白,我们要学习贝多芬的精神吗,化悲痛为力量,让磨难成为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读《贝多芬》有感5
近日,我读了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其中的《贝多芬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贝多芬在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波思。童年时丧母,父亲嗜酒如命,使他不得不担任起一家之长。后来,他来到了维也纳,开始了音乐生涯。然而,命运不断地捉弄人,三次婚姻失败和自己的耳朵失聪,侄子的叛逆将他摧入了低谷,但他依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于1827年3月26日离开了人世。
读完《贝多芬传》,他的悲惨命运让人怜悯和同情。同时,他的坚强意志,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精神更让人震撼!第二次失恋的时候,他激昂地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可能让我屈服。”使我满腔的热血都为之澎湃,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巨人,感到一股能压倒一切的力量,一股勇者无惧的精神力量。当他在音乐上找到心灵的一方栖居之地时,命运之神的魔爪又再次抓住他,夺走了他的听力,但他不肯屈服,写出了清纯如花的《第四交响乐》。之后,经济的困拢、侄子的叛逆,病情的加重又接踵而至,即便在这痛苦的深渊中,他依然歌颂着“欢乐”,创作了伟大而神圣的《欢乐颂》,正如他所说:“我是替人类酿造醇醪的酒神。是我给人以精神上至高的狂热。”是的,即使是最沉重的打击,也不能打碎他为人们创造快乐,带来勇气的决心,也不能消灭他对自己事业的热爱。这钢铁般的意志将永远长存。
这本书使我想起了发生在几年前的一件事。某市某县的一所中学。在高考前夕,一位高三学生,在深夜跳楼自杀。经调查,这名学生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成绩在校里数一数二。但是,几次模拟考试却让他很不满意。家庭的贫寒,父母的期望,成绩的退步使他再也受不了了,选择了自杀。他的命运也是曲折的、坎坷的,但他却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如果他也像贝多芬一样乐观、积极,生命也许会因此绽放光,变得更美丽。
惟其痛苦,才有欢乐。愿大家做一名“贝多芬式”的人,勇敢地抨击困难,欢乐地面对世界。
读《贝多芬》有感6
他,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被世人尊称为“乐圣”;他,用自身的痛苦换来了全世界的欢乐。他,就是身残志不残的贝多芬。
罗曼罗兰说:贝多芬震撼人类心灵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悲惨的童年生活,身体器官的损害,让这个旷世奇才失魂落魄。但是,一个不幸,贫穷,孤独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就创造欢乐给予世界。
肖像上的贝多芬,是坚定的。即使命运摧残着着他的人生,他也不放弃。他要用自己来证明给世界看,他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他那青春洋溢的脸上,泛滥着天才的光辉。同时,那深邃的目光后,悲惨的命运在喧腾。
贝多芬也曾辉煌过,但辉煌过后却是暗淡。暗淡后的贝多芬,没有为此沉沦。
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于是乎,《第九交响曲》诞生了,这代表这那狂野般的意志力激发了。
朋友的散亡,使贝多芬感到孤独,以至于他给里希诺夫斯基的信也由文字变成了五线谱。那种孤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一位耳聋的人,听不见任何声音,朋友们也无音信,怎能叫人不孤单?
我想贝多芬最孤单的时候应该是刚聋的那一段时间吧。当时,他被劝离开的指挥团。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最大的悲痛莫过于不能在舞台上展示自己。贝多芬就是这样的。他把自己封闭起来,投身于大自然。他说:世界上无人会像我一样喜爱田野的……我对一棵树比对一个人还要喜爱……在树林里,我快乐每一棵树都在传达着你的话语在这树林里,在这山丘上一片寂静为你效劳的寂静。
然而这一切都是短暂的。伤心过后,他又重新投身于音乐。他认为,无声的音乐,才是最震撼人心的音乐。
这就是贝多芬,一位身残志不残的旷世奇才。
那么,我们有什么想法呢?如果你的天赋不如别人,那并不代表你永远不能超过他。只要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正因为天赋不高,所以才要更加努力。为什么我们不能像贝多芬呢?即使他耳聋了,也要口含小木棍感受音乐的震动而谱曲。我们都是健全的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奋进呢?
相信吧,只要心中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读《贝多芬》有感7
黄昏即将到来,雷雨也随之酝酿,乌云蔽日,饱蓄着雷电,夹带着大风雨,突然,当暴风骤雨之际,黑暗裂了条缝,夜晚被赶走了,由于坚毅的意志力,白日又重新归还给了我们。
这就是贝多芬的人生,他将所有的一些化为美妙的音符,汩汩的从指尖流出。
贝多芬有着艰辛的童年时代,他有着一个喜欢酗酒的男高音父亲和一个做女仆的母亲。父亲用暴力威胁他整日练琴,把他当做炫耀的工具,这种严苛的训练方式让贝多芬喘不过气来,与莫扎特不同,贝多芬从未感受过家庭的温情。在后来,贝多芬失去了最亲的母亲。内心的忧郁越来越深。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后来,贝多芬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到了都城维也纳,一生几乎都在那儿度过。他的一生一贫如洗,虽然名声大噪,却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痛苦在一次悄然而至,30几岁的他遭受了耳聋的折磨内脏也遭受着令人难以忍受的痛楚,他的生命里难到永远失去乐声了吗?不,贝多芬,他能用心灵去感受最纯真的音乐。
很多人都认为是这会使贝多芬厌世,可是令人惊讶的是,贝多芬的许多作品,都带上了一种青年人的纯真,他是顽强的天使,无论暴风雨如何猛烈,贝多芬都能撕破乌云,寻找到光明。他一生沉浸在音乐中,如痴如醉,完成着自己心无旁骛的追求,他是不朽的灵魂!
他用自己一生的悲哀与欢乐凝成了一部著作——《第九交响曲》,这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聆听他的人,仿佛就可以看见,贝多芬悲惨而有激情的,宛如一个雷雨天的一生。他掌握了大自然的精神。他是自然界的一股力量,原始的力量和大自然的其余部分交战之下,便产生了荷马史诗一般的壮观。
外人也许认为贝多芬是个愤世嫉俗,疯狂的人,但是,在贝多芬隐秘的外表之下有着一颗想去完成伟大事业的慈悲的心。
一个不幸的人、一个被孤独、贫穷和残疾所折磨的人、一个被痛苦笼罩的人,世界不曾给予他欢乐,他却自己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这就是贝多芬,一个不朽的英雄!
读《贝多芬》有感8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音乐的人,当然,我也非常崇拜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我和贝多芬之间有着一种非同一般的关系。不信,我就把我们的故事讲给您听听。
我和他初次相识是在两年前。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一本书,我接过来一看,是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我乐坏了,连夜就把这本书看了一大半,掩卷沉思,我不禁思绪万千。这本书把一位英雄展现在我面前:他坚强,有个性,不肯向厄运屈服,不愿向生活低头。他在自己的一生中用音乐表现生命,用痛苦换来快乐,留下了无数传世精品,实践了他“向人类吹嘘勇气”的诺言。就这样,我和贝多芬“交”了朋友。虽然他已经上了天堂,但我仍觉得他就在我身边,在和我一起努力。
记得有一次,我考试开了“红灯”。一个人躲在屋里哭泣。我发疯似的把考卷攒成一个球,扔到了地上。妈妈在一旁什么也没说,只是把一盘《命运》钢琴曲磁带放入了录音机。屋子里回荡着悲壮、激昂的乐曲声。命运在敲门。无形中我清晰地看到已经听不到声音的贝多芬一边沉思,一边喊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我止住了泪水,慢慢地把揉皱的试卷展平,一题一题地分析我错的原因。我觉得我在同贝多芬一起奋争,一起拼搏。我在心中默默地对贝多芬说:“是你抚平了我的情绪,给了我奋斗的勇气,谢谢你!”我仿佛看到贝多芬也微笑着对我说:“没关系,记住,命运只能让那些胆怯的人低头。”我的心情渐渐平复起来,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贝多芬,你的事迹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你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前进,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我会和你一样的努力,我相信,成功就在前方!
读《贝多芬》有感9
跟随罗曼*罗兰的脚步,怀着一颗高瞻的心去拜读贝多芬的一生。我悄然合上书时,我猛然发现我们往往只被他创造的辉煌所吸引,对于贝多芬的细致的`一生,我们还是一知半解。
作为一个名人,贝多芬一直不被人了解,因此他从来都不能诉说自己的苦难。
贝多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一生都背负着无数的压力——社会舆论,家庭,健康。重重叠出。他生活在成功与苦难交织的世界中。由于不幸的耳聋,他很难与别人交流,当然他也不想与别人交流。他既高傲又孤僻,永远的寂静既使他安静又使他烦躁。因此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的音乐中去,年轻时,他是有多高的热情,在他的作品透露着生命的新鲜与狂热,似乎这就是他的语言。他似乎已经迎来了成功,然而接踵而来的却是灾难。更多的疾病,无穷无尽地折磨着他。尽管是这样,他仍旧大胆放诞,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感言,蔑视世俗。晚年的他一贫如洗,不断举办音乐会带来了声誉却没有带来金钱。就是这时他完成了欢乐颂的作曲。
罗曼罗兰用一句话总结了贝多芬的一生:有痛苦换来欢乐。
当我们去倾听贝多芬的名曲时,你会看到一个真实的贝多芬展现在你的面前:他已经将自己精神和血肉熔进了音乐中。当我们听到《第五交响曲》时,你会觉得里面的贝多芬是自然界的一股力,抓住了大自然的精神,并抗击着;也恰如《英雄交响曲》所倾诉的,贝多芬的一生就像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静如水的早晨,但转眼间就有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可怕的静默,黄昏降临,雷雨经过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蓄满闪电
,夹带着暴风雨。又突然,风狂骤雨之际,黑暗裂了缝白日的明媚又还给了大家。
贝多芬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他一直被卷入激情与哀伤的漩涡。在生命落幕时,他还幽默地说:“看啊,喜剧收场了。”
贝多芬的一生也正应了一句话:痛苦与欢乐是共存的。
读《贝多芬》有感10
约翰。范。贝多芬是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昂,1808年12月22日贝多芬发表了“命运”和“田园”两个交响曲,1888年贝多芬去世。
读完这本书,我看到了贝多芬的命运:他一生的遭遇,是非常悲惨的。他一生贫困,饱受病魔的困扰,也遭到骨肉至亲的捉弄;甚至连他那两支可以说是“音乐的生命”的耳朵也失去了听觉。可是,他凭着惊人的精神和意志,征服了这些不幸,而且还创造了灿烂辉煌的艺术。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曾读到过贝多芬这样的一句话:聋了耳朵也好,瞎了眼睛也好,病痛折磨也好……只要艺术不放弃我,我就非活下去不可。贝多芬4岁就开始学钢琴。
我也是个爱音乐的人,我也会朝着哪个目标发展,像攀登珠穆琅玛峰那样,一步一步向上爬!因为只有向上爬,才有成功的机会!
读《贝多芬》有感11
要说我喜欢什么,当然是音乐;要问我喜欢哪个音乐家,那就是贝多芬,刻苦成的“才”。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贝多芬》。贝多芬自小家境贫寒,不幸的是后来家庭经济的顶梁柱——父亲又因爱喝酒而失业,弟弟妹妹都张嘴要吃饭,妈妈需要钱治病,年幼的贝多芬不得不承担起全家的经济重担。更不幸的是,他在26岁的时候,耳朵逐渐失聪了,但是他并没有被吓倒,直到他完全听不见了还在不停作曲。正因为他刻苦钻研的精神,使他在音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掩卷沉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为什么没有贝多芬这种精神?贝多芬在与我年龄相仿的时候,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离开学校,到乐团工作,读后感《刻苦成的“才”。虽然没有上学,但他并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自己在家里刻苦学习,凭着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取得了音乐界的成就。而我呢?生活条件这么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可是我却不思进取。我也懂音乐,也学琴,还有专业老师指导,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都比他好得多,可是却与他有着天壤之别。想想我自己,总是急于求成,遇到一点难题就想打退堂鼓。可是贝多芬呢?他那么刻苦,那么坚强,而这正是我所缺少的。读完文章后我相信,只要向他学习这种精神,也一定可以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
我不仅喜欢贝多芬的作品,更喜欢他那种刻苦努力,锲而不舍的精神。
读《贝多芬》有感12
走进英雄,感受崇高。
——题记
二十年出,罗兰感到世风日趋颓靡,便把变革世界的力量,寄托在那些英雄人物之上,他先后写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合称为名人传。在这些传记中,罗曼.罗兰极力颂扬他们敢于正视黑暗现实,鞭挞腐朽社会,渴望自由,主持正义的精神!
纵观三传,罗兰的英雄都有着共同的命运图式及方向。而在三传中,我最欣赏的人,为第一传中的贝多芬!
有这么一种人:面对重重困难,他永不言败,生命中只有滂沱的大雨和苦涩的笑,但他执著地讴歌欢乐,他被别人伤得伤痕累累,但他依然为他们祈祷,并无怨付出一生……贝多芬就是这样一种人。
罗曼。罗兰曾把贝多芬誉为普罗米修斯。贝多芬的一生都被锁在悬崖上,与普罗米修斯相比,他的痛苦有过而无不及,普罗米修斯虽受身体摧残,但他受到了人类的理解和爱戴,他的精神是受到安慰的。但贝多芬没这样幸运了,他不仅身体受到打击,心灵上也是一浪接一浪。他不是神呐!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丧失听力,失去爱情的普通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却尽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人类造福。而实际上也确切证实了,他做到了,在他去世的几百年后,他的音乐不知给了多少人力量。
在与苦难搏击的漫漫征途中,英雄们都展现了巨人般的力量和变苦为乐的生存勇气。他们都是艺术家,艺术在他们的手里不是"生命之颜色的可有可无的闹铃",而是"生命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
他们的生命是一部又一部的悲剧,但是"每部真正的悲剧都用一种形象的慰藉来解脱我们;不管现象如何改变,事物的基础中的生命都坚不可摧。"
也就是说,英雄在他们走向悲剧性的毁灭顶点是,才真正完成了英雄的塑造。我们看到的不是毁灭,而是那不屈的精神,那承担痛苦的伟大勇气。
走进英雄,感受崇高。
读《贝多芬》有感13
不知该怎么形容这个坚信快乐依然是快乐,悲哀中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的人。他是如此干净,仿佛一切华丽的词藻都是多余,从不向任何事物卑躬屈膝,就连命运的审判者,也无法剥夺他的热情,贝多芬属于音乐,属于他自己。
真的很想看到他那双富于表情的眼睛,是否如传说中那般,时而妩媚温柔,时而惘然,时而气焰逼人,时而迸射出爱的火花。我想是的,从他的音乐里,我可以感受到他灼热的目光,也可以触摸到他内心的柔软。这该是一个怎样纯净的心灵,时刻都唱响女神的赞歌,相亲相爱,找到知己,献出友情,得到爱情,这是一个以音乐为生的人对生活的咏唱,对人性的向往,也只有他,贝多芬可以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真理,永远怀想着他出生的美丽地方,铭刻着那毫无两样的明亮。
贝多芬是不幸的,但我不想来同情他,同时我相信如此自然的音乐家也不需要别人的怜悯,他总是如此善良,救赎着他眼中可怜的人类,唤醒他们的迷梦。我感谢他命运中的厄运,也感谢他心目中永恒的女神,贝多芬是走在炙热岩浆里的人,阴冷的那一面始终敌不过他心中的温暖,这是一个怎样的幸福者啊!欢乐颂征服了生命。当晶莹的泪水划过他枯黄的脸颊,这不是苍白的画面而是温馨的气息。贝多芬是一个幸福者,同时他又是一个幸福的创造者。
贝多芬的悲剧插曲营造着现实残酷的氛围,但这么一个人却始终给自己创造一个超越现实甚至说得上是非现实的氛围。在人间冷暖里,我们遗失了稚气,即使有追求,也多少带上了功利的色彩,曾几何时,那淳朴的愿望消失了,那所谓的女神也失去了信仰,多少次回想起的同一个梦也无力去追寻,也就注定我们无法使血液沸腾,相形见绌的我们刚开始也在岩浆里走着,殊不知,心冷的同时,岩浆也变成了岩石,当你的双脚深深陷入岩石里无法自拔,你再也不能沸腾起来,那一点便是永远的定位。贝多芬没有给自己定位,他知道爱,爱别人,爱音乐,他的爱使他的人生没有尽头,音乐永远是他生命的延续,至今,那火仍未熄灭。
我要仰望天空,越过星空,寻找传说中的欢乐颂。
读《贝多芬》有感14
无论学识程度如何,凡是接受过教育的人,想必没有不知道贝多芬是谁。这是位在苦难中诞生的天才。在辉煌也孤独中度过一生的天才。
不知为何,天才往往历经坎坷,在贝多芬不算长的57年人生旅程中,耳聋的困扰伴随了他的大半个创作生涯,他的绝大部分作品,包括主要作品(除了极个别几部作品外)都是耳聋以后写的,据说他作曲时使用一支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的共鸣箱里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通过木杆的传导作用来感知音的变化,耳聋所带来的肉体上的巨大痛苦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并没有使贝多芬放弃对于生活的渴望和对艺术的追求,反而使他最终登上音乐艺术的光辉顶峰,这是人类精神史上多么伟大的奇观呀!
不知为何,天才往往孤独寂寞,除了肉体上的痛苦之外,精神上的孤独也无时无刻不存在咬噬着贝多芬的灵魂,他一生没有结过婚,但几乎无时不在恋爱,而且一直是在热恋之中,他一生向往爱情,希望能与一位贤淑端庄,纯洁无暇,超凡脱俗,温柔美丽的女性结为伴侣,可是人世间根本没有这种理想化的女性,所以他每每一往情深地疯狂追求自己喜爱的女性,到了关键时刻就往往退缩,宁可永远生活在他那浮想联翩的,理想的爱情所编织的幻影中,他孤独他寂寞,只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只能容纳最纯粹的美,他不愿做世俗情欲的俘虏。
不知为何,天才往往不被理解,虽然长期受病痛折磨和心情沮丧的困扰,他的精神也濒临崩溃边缘,但真正给贝多芬晚年带来无穷无尽烦恼的痛苦的是他的侄儿小卡尔。贝多芬以强烈的占有欲狂热地爱着他九岁的侄儿。热切期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父亲。但是小卡尔太执拗顽固,而且忘恩负义,冷漠无情,对他的恶作剧行为
贝多芬感到不能容忍。同情又是那么地伤心,举举为小卡尔的背弃而流泪,但是他的一切努力对于卡尔来说都是浪费,因为他觉得受到伯父的折磨正如他自己说的,因为伯父要我上进,所以我变得更下流,甚至企图自杀,虽然他没有死掉,但却使贝多芬的希望完全破灭,精神也彻底垮掉,在贝多芬临终的时候卡尔竟然没有到场,但贝多芬写下遗嘱只有一句话:我所有的一切都无条件地归于我侄子。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痛苦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以《贝多芬传》来结尾大概最好不过了,名人只能由名人来评价。
读《贝多芬》有感15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与命运抗争的贝多芬》。
这个故事主要讲:贝多芬受了父亲的影响,小时候就表现出极强的音乐天赋,4岁的时候父亲就教他钢琴和小提琴,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从来都没有停过。
后来,贝多芬来到维也纳学习作曲。正当他准备在音乐的世界里一展拳脚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听力出现了问题,慢慢的还更加严重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贝多芬也消沉过,但是对音乐的向往与追求,给了他与命运抗争的勇气。
1824年,他在维也纳进行了《合唱交响曲》的首演,到演出结束的时候他都还没有停下来,直到一位女歌唱家拉了拉他的衣角,他才知道演出结束了。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贝多芬面对命运的捉弄,没有消沉,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与之抗争。这不像如今的我们,一遇到问题就只知道退缩。
我一定会改正这个缺点的!
相关文章
灰姑娘读后感1000字2023-06-18 09:53:25
初中读西游记读后感2023-06-04 04:55:13
高老头读后感60字2023-06-12 05:29:46
愿望的实现读后感(精选40篇)2023-06-13 23:47:54
展望未来—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2023-06-07 10:20:56
让孩子自己做主读后感1700字2023-06-19 01:54:28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契科夫变色龙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2023-06-19 01:35:43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6-06 00:25:58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6-15 00: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