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史记》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时间:2023-06-13 08:34:05 文/张东东 读后感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史记》读后感1

  《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本记传体通史,而且是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经受了各种打击,呕心沥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旷世巨作。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时代中各领域英雄豪杰和记载国内外少数民族的“列传”,是它让我感受到了历代英雄人物的气概与豪迈。

  比如说列传中的“刺客列传”里的聂政、荆轲等人。以前,我认为刺客不过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知道搞偷袭的人,但史记上的叙述,让我明白,有些刺客是不仅仗义疏财、劫富济贫,而且对君子赤胆忠心,像有些为了自己的国家去行刺君王,是冒着生命危险的,随时都有可能被处死,真可谓是有去无归。虽然如此,但他们依然一心为君,就像荆轲临走时在易水河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更有那后来身中八剑却仍一心想着太子丹,这就是他们的赤胆忠心的最好表现。

  在《史记》里,我认识智勇双全的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陈轸,少年有为的孟尝君,错失良才的魏惠王,贪利失地的楚怀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不从浊流的屈原。

  屈原是楚国著名的大诗人,他知识非常渊博,口才也很好,无论是对外交际,还是管理内政,他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楚怀王很赏识他。可是,屈原的才华受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在楚怀王面前造谣生事,楚怀王听得多了,也就信以为真,渐渐地疏远了屈原。德才兼备又清高孤傲的屈原,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长诗《离骚》,多年来屈原报国的愿望未能实现,最终跳进汨罗江自尽了。

  读了《史记》后我才明白,原来在古代所谓的“品行不正”也大多都仅仅是“行”不正而“品”正,他们一心只为王,他们如果没有那“品”不正的王,一定是英雄,这让我深刻的了解到了一个决策者的重要性。包括屈原等人在内,都是因为堕落的现象,导致有些人只想着个人利益,才会让那些真正为国家着想的忠臣落到悲惨的下场,也许在古代,皇权才是最重要的吧……

  《史记》读后感2

  在历史文学的满天星辰中,《史记》是最为璀璨,最为熠熠生辉的一颗。细细品读完《史记》,可以使人感到3000年前,诸侯争霸的峥嵘岁月。

  《史记》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穷无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了中国第一部,也是最为著名的纪传体通史。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啊。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史记》对后世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通史方法为历代“正史”开创先河。其丰富的艺术价值被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所传承并不断发展。从鲁迅“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高度评价中就可以看出它对后世的影响。

  读了《史记》,使我认识了四面楚歌中,乌江自刎的项羽;生灵涂炭中,起兵反秦的陈胜吴广;紧急危难中,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流亡在外,却终登皇位的重耳·····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促使你进入他们的世界。司马迁在撰写这部历史巨著时,投入了自己的情感,或豪情万丈,或嫉恶如仇,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浮现在他的笔下。那些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人,不负苏醒,他们早已不在,而他们的骨气和情怀,透过司马迁的笔,映照着我们的心,历史就是在警示世人,我们要重新找回当年英雄的风光无限,也要注意不能像失败者一样,重蹈他们的覆辙。历史终究是历史,当我们再去翻看当年的史书时,岁月的痕迹布满了泛黄的纸页。英雄英雄已自刎乌江,勇士已乱箭而死,我不禁感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读后感3

  听过《史记》的人应该都知道,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他写出了一部巨作——《史记》。

  司马迁是个饱学之士,他在接受宫刑之前,一直生活得平平淡淡,说不上幸福也说不上悲惨,小日子过得舒坦,如果没出意外,他将一直是一个小小的史官,一直到老,到死。

  可命运注定不会让他平凡下去,于是,命运派来了他的使者——磨难。在他四十七岁那年,他一生的转折——“李陵事件”——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被判了死刑,有三种选择:(1)死(2)拿钱赎(3)接受宫刑。在没有钱的境地里,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选择了屈辱地活下去。

  很多人都说,四十七岁是司马迁一生最痛苦的一年,我不否认;但同时,这也是一种选择:是继续屈辱的活下去,还是,在黑暗之后转身,迎接光明。

  但是,无可非议的,他的身份改变了,变成了一位不是太监的太监,男人的另类,以及文化人的另类。

  然后,他的人生观改变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接着,他的金钱观改变了,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改变了,他用手中的笔,将对自己的内心之中最真实的声音抒发出来,那个作为男人,作为士大夫的司马迁死了,但作为文化人的司马迁却获得到了新生。

  不知道为什么,读司光迁的传记时想到了一句话“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上天几尽折磨他,打压他,但他并没有放弃,所以,《史记》问世了。

  不公的人生,却打造出了璀璨的精神,这是多么了不起啊……司马迁成功了,他的名字家喻户晓,被我们永颂。可是,又有谁看到他身负黑暗,在数十年里,历经煎熬与磨难,只是因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呢?

  凤凰只有经历过涅槃,才能获得新生。人不是也一样吗?只有在经历过苦难之后,才能感慨:原来我这么强大。

  我突然想起了鲁滨逊,在什么都没有的境地里,创造了生活27年的记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只因为他挑战了自己。

  我会学着和鲁滨逊、司马迁一样,挑战自己,将自己的生命打造得更加璀璨

  《史记》读后感4

  正如唐太宗说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史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历代王朝的兴衰,认识历代伟人,并得以体会世事发展的道理。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还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分为三大类,本纪、世家、列传,作者司马迁以卓越的手法,独具匠心的技巧,锻造出了这本文学史上的名著。

  《史记》中我最尊敬孔子,他知识渊博,一生都在学习,他提出了以人的人格修养学,有着谦虚不耻下问的高尚品德,孔子的思想是永恒的指路牌,引导后人走向正确的道路。

  《史记》所呈现的是先秦至汉代的中华民族精神,随着历史的改变,时间的消逝,这精神凝结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用心学习的。如孔子那样,我们要热爱学习,热爱读书,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作为新世纪的中小学生,更要有学习意识,保持进步。

  读《史记》我看到那一代代的王朝更迭,为何有的国富兵强,有的却土崩瓦解呢?那是因为国富兵强的国君,有着更好的治国方法与目标。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目标,一个好的目标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当然有了目标,就要有去实现目标的方法,一个合理的方案是实现目标的关键,而实现目标还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你不要以为这些小事对你没有任何帮助,你把这些小事的经验积攒起来,不知不觉中你再回头看看,就会发现这些经验,已积攒成你强大的后盾,它可以帮你攻破人生的重重难关。

  读《史记》我认识了临危不惧的项羽,他很自信,还有远大的'志向,但是过度的自信就是自负啊,有锋利的矛却没有抵御的盾,这无疑是致命的伤害,而现如今不就有很多人带着这样的自满吗?最后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他还很有主见,这才使得他可以抵万人,回首现在却有很多人只知盲目跟风,这会使自己逐渐的迷失自我,对未来一片迷茫。

  《史记》是多么好的一本书啊!作者司马迁,却是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本著作,他从不向恶势力低头,遭受宫刑的他,看似被人踩在脚下,实则他是高人一等的巨人,因为他一生都在为社会做出贡献,正如我们现在的白衣天使,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不怕困难与痛苦,与病毒斗争着,与死神抗争着。

  读《史记》让我深受启发,更能以史为镜,古为今用,我们要弘扬《史记》中的传统精神,更要指向未来,为民族的复兴和中华文化的传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史记》读后感5

  从田单的故事中,我们更看清了战争的残酷,之前的列传中的将领主要写他们从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往往当他们失败时,基本上其故事就要结束了),经常是以胜利者的角度来看这一场场战役,难以体会战败者的苦难。然而在这一篇里,田单是在齐国亡国之痛中崛起的,他亲身经历了作为战败国的臣民流离失所东奔西逃的切身之痛,还有,在那一场奔牛之战中,他不得不使用老弱妇孺投入战场,其实也反映了当时即墨兵力的窘迫,以及战争的残忍。再还有,虽然是田单为激发士气故意诱发,而齐军俘虏被燕军割鼻的惨痛,仍让人看出战争惨不忍睹的一面。

  说到这里,田单用兵的“奇”,有的手段很不道德,不能苟同。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象是上海的沦陷成全了“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结合一样,是齐国的倾覆造就了田单的战功。或者换个说法,时势造英雄。

  关于田单,就是这些了。

  这一篇列传最后还简单叙述了太史缴之女在莒县救助齐湣王之子法章,后成为君王后的故事;以及齐国画邑人王烛宁死不与燕军合作的故事。

  这一篇列传其实篇幅比较短,不知为何仍然写了这么长一篇读后感,也许是田单的经历比较特殊的缘故。还有,田单在齐国复国之后的经历如何,完全没有交代了

  《史记》读后感6

  我从初中开始读《史记》,直到如今,床头总还是摆放着这本书,虽然读了不下五遍,却仍然觉得,《史记》所蕴含的知识还远远不止我所理解的。

  在中国这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泱泱文明古国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贤们留给我们浩如烟海的精神财富——古文典籍。其中,满天星辰中,《史记》是最为璀璨,最熠熠生辉的一颗。细细品读完《史记》,可以是人感到3000年前,群雄蜂起,英雄拼搏,帝王称霸的峥嵘岁月。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思想深邃、气势开阔、笔力雄放,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通史方法为历代“正史”开创先河。读《史记》,使我认识了四面楚歌中,乌江自刎的项羽;生灵涂炭中,起兵反秦的陈胜吴广;紧急危难中,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流亡在外,却终登皇位的重耳……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其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最为引人深思。

  在司马迁笔下,有多少英雄以他们的汗与血,情与志来尽忠书写“精忠报国”这四个熠熠生辉的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荆轲受命大厦将倾时,壮志未酬咸阳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卫青霍去病漠北决战,扬大汉雄风。这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史剧,已退色成书页发黄的史书,窸窣作响。而就是这书页轻微的翻动之间,那精神的钟鸣绵延至今。声声清晰,声声震撼,余音袅袅,激荡心间。钱学森粪土万户侯,弃洋归根,献身航天;邓稼先隐姓戈壁滩,呕心沥血,新捐国防;袁隆平水稻伴青春,而使天下苍生皆得饱。《史记》传递着那古老、悠扬的钟声——精忠报国,一首在中华历史长河中荡气回肠的英雄交响曲。它让我领悟什么叫做“精忠报国”豪情壮志。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百姓与其团结一心,风餐露宿,终于制服水患,而使华夏民族能一代一代生息繁衍;句践卧薪尝胆,越国百姓与其同甘共苦,奋发图强,最终雪耻复国,而成诸侯强国。培根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在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先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但是我们依旧需要中华民族聪慧的祖先给我们奠定精神基调。在我们构想宏伟蓝图时,给我们前车之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中

  《史记》读后感7

  《史记》是司马迁忍辱负重、呕心沥血,花费一生的精力来创作的。它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大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一代明君唐太宗也感喟:“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史记》为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画面,还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让我们从历史中明白道理,揭露丑恶行为,歌颂高尚的品德。

  《史记》中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对人谦恭有礼、和蔼可亲、孝敬父亲的虞禹;令人尊敬、勤政爱民、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受到了大家的爱戴;还有那残暴、沉迷于酒色、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最终丢失了江山的商纣王;只为博得美人一笑,点起烽火、不惜一切戏弄诸侯的周幽王,“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这就是周幽王堕落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忘亡国之耻,卧薪尝胆从而最终战胜吴国的越王勾践。知识渊博、见闻深广、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用“发愤以抒情”的方式创作的《离骚》而名垂千古。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千古,映射着未来。读完《史记》,让我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了一点点历史发展的规律。读史使人明智,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把理解历史当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钥匙。明智的人既要不忘过去、重视将来,更要全力把握现在、创造将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到圣贤真正的精神何在?我认为这才是读《史记》的最大意义。

相关文章

米开朗琪罗传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2023-06-12 02:41:19

你是我的游乐园套票优秀读后感2023-06-09 02:13:03

小学生三字经500字读后感2023-06-10 11:23:31

诗集春水读后感2023-06-19 18:50:23

正午的植物园读后感2023-06-16 19:50:18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范文(精选五篇)2023-06-10 02:12:07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契科夫变色龙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2023-06-19 01:35:43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6-06 00:25:58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6-15 00: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