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追风筝的人初中读后感范文(通用11篇)

时间:2023-06-02 13:46:17 文/孙小飞 读后感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追风筝的人初中读后感1

  一直想看一直没机会看,某天发现朋友书架上有一本,非常开心,就拿去读了。本书是以自传的形式写的,小说性质,相信是融入了作者的真实经历,才使得这本书里的情感那么动人。前部分写得战争之前的家庭生活,爸爸与仆人,我与哈桑以及爸爸的好朋友,一切是平静的,也许不是美好的,但我打赌是人物愿意过的生活。我被哈桑的大度与对“我”的深情打动,高潮部分几度落泪,哈桑有一颗那么美丽的心。我甚至觉得,“真的有这么高贵的人?”他是怎样形成的这样一种品格呢?总是对生活感恩,对别人友善。另外我又想,是不是对于那些所谓“没有受过教育”的“底层”人民来说,这只不过是常态?他们不贪心,不嫉恨,不争抢,更加接近“人之初”的样子?(真实胡思乱想了)。小说后半部分围绕哈桑的儿子的故事展开,背景是当时的战争毁了家园,很多人都死于战争或者生不如死,作者还把主题抬至呼吁和平,关爱儿童等等的高度。可以说内容很丰富,情节的描写也很打动人,情感很细腻很真实。

  当我读到别人告诉作者战争中哈桑的经历是,我的心情真的是随其变化,我能真切(emmmm也许是吧)地感受喜悦、惊恐、震惊、痛苦、悲伤…我和作者一起得到哈桑死的消息,我记得当时我失声痛哭,把舍友吓一跳,我感谢她没有问我缘由,没有劝我,没有打断我,只是在我停止哭泣的时候问我发生了什么事。

  “哈桑曾经深爱过我,以前无人那样待我,日后也永远不会有。”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早早就明白这句话。

  追风筝的人初中读后感2

  看过《追风筝的人》之前我很难想象一个孩童所能经历的苦难,那种难以启齿的痛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可能会引起自杀的冲动。但是哈桑没有,那个为我千千万万遍的我的童年挚友没有。他与主人公我不是一个社会等级,同样的在主人公我的童年时代把爸爸对哈桑的隐晦的爱是多么嫉妒。我从内心里并没有把哈桑当做是维系风筝那根唯一的线,哈桑却对我忠心耿耿,即使我违背道德,害怕的放弃搭救他。哈桑还是一如既往的视我为他永远的朋友。我无法直视自己的内心,我开始用冷落的方法疏远他。因为父亲教育我成为那样的人,可我离那样的人越来越远。我无法直视自己。我终究把他驱走了在那个下着雨的下午,我赶走了挚友。一个阿富汗人眼中的哈扎拉人。我以为从此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现实是生活把我和爸爸带到了美国。爸爸讨厌美国,我则在良心谴责和努力中度过。我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个作家。书到后边拉辛汗叔叔跟我指了一条路,一条可以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我告别妻子离开美国开始了我的赎罪之旅。

  全书深刻的反应了一个孩童的天真和罪恶,在没有法律的约束下可能内疚就是身为一个人身上最后的真理之光了。我们都会犯错但是在夜深人静时一定要发自内心的.反思,竭尽全力弥补吧!书中描述的作者国家的民风相对来说还是很纯朴的。为我千千万万遍的哈桑好像义士荆轲,他们简单纯粹的友谊让我心向往之。当然人都是不完美的,或许迷于钱色,或许醉心权利。在自我利益的汪洋里无法自拔。我们为了自我的梦想可以无所顾忌的拼搏,但是一定在夜深人静时也要认真的问问内心。有些“罪”是要赎的。因为这是对人生信仰和灵魂的最好慰藉。

  追风筝的人初中读后感3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在我脑海里跳动着……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贞;法里德对阿米尔的信任;阿米尔对索拉博的爱……这一幕幕的情景如幻灯片似的在我脑海里放映,它们在我心中点燃了一把温暖的火苗。

  故事的背景唤起了我生而为人的基本人道主义。生活在城市,每天只能与灰色的天空对望,与拥挤的街道擦肩而过,两点一线的生活已经把我制服的死死的,现实的人情世故把我原有的爱、恨、喜、怒、哀、乐一点一点的带走了。时间久了,我好似一具行尸走肉。当我看到这本书,看到生活在阿富汗的人民?种族歧视,生活苦不堪言。我的怜悯之心顿时泛滥。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中年男子到街上卖自己的四肢,还不停的与客人讨价还价。他们所做的这一切都只是为了生存,为了活着。残酷的现实逼迫他们注定没有使用自己身体的权力。

  我也为阿米尔最后的赎罪感到欣喜。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有为自己的过错而弥补过吗?我貌似没有,只是一声惋惜,一句安慰就抛在脑后。主人公阿米尔却做到了,当他享受安逸的生活时,并没有忘记他的罪过?对哈桑的背叛与讽刺。他冒着生命危险把哈桑的儿子从敌人手里救出来。可见他的良心一直存在。

  主人公阿米尔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和哈桑在一起,他们各自追逐着风筝,但一个却在班路“失踪”了。也许那句话是对的?有的人一旦错过,就是一辈子的后悔。所以,请且行且珍惜。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的追。

  追风筝的人初中读后感4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世事总是如此,那些枉顾正直与善良的人往往都能过得很好。

  一个人,若是想要一生堂堂正正,不畏人言就不能有懦夫的行径,此时的怯懦,就可能造成彼时莫大的遗憾,或许终生都将沉溺在悔恨的泥淖里无法自拔,想要去弥补就得跋涉千山万水,耗费一生的时光。

  阿米尔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运之处在于他遇见了那个愿意“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哈桑,抛却所有外界的身份与地位不说,哈桑的情意是无可取代的,就像他自己所说的“哈桑对我的情意,之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再有”,哈桑对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刚刚好的距离,从来不会去计较旁人对他们关系的挑拨,也不会怨恨阿米尔对他的疏远,甚至伤害,既然你不想被打扰,那我就默默离开,成全你想要的生活。

  相比之下,阿米尔却太过薄情,即使后来他弥补了过错,却也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当他看到哈桑被伤害选择了旁观的时候,就注定了这一生终将活在自责之中,即使那时的他只是个孩子,那哈桑又何尝不是,哈桑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保护为他追回的风筝,却让自己遭受了如此大的伤害,这又岂能以他是一个孩子来作为理由去原谅呢,越是艰难的选择才越能考验人真正的情意,哈桑自始至终都不曾怪过他,而他却因内疚不敢面对而迁怒于哈桑,这未免太过自私绝情,这一份伤害并不是他后来的弥补所能消弭的,遗憾总归是留下了。

  请一定珍惜那个肯“为你,千千万万遍”的人,一时的伤害或者就会留下一生的遗憾,我心愿每一个像哈桑一样的朋友都能平安喜乐。

  追风筝的人初中读后感5

  我想,读完一本书,给一个读者带来的影响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就是事后某个场合,读者会有某一个想法,似乎在哪里见过,却什么也想不起来,更别说是哪个章节,哪本书了。

  在读到阿米尔去见拉辛汗的时候,当他得知他和哈桑的关系以后,他最初的想法让我拒绝阿米尔这个人物形象在我的记忆里烙下痕迹。但是,从他决定去找索拉博,在离开里德哥哥家时偷偷地在毯子下面塞钱(就像很多年前他为了赶走哈桑和阿里而在他们的毯子下面塞钱一样,但是这次,是出于善意),到他准备把索拉博带回美国的家里,在索拉博被抢救的医院走廊虔诚地祈祷,在索拉博面前的耐心和虔诚,让我看到了一个踏上救赎的道路上的虔诚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悔改!所以,无论我们因为什么原因,在怎样的境遇下犯了错误,我们都应该勇敢的承认错误,并真心地悔过!承认错误并改正需要勇气,但是也正因为这样,才让我们的知错能改显得可以原谅,并且不被追究。

  作为一个教育孩子的“父母”,我们不应该在看待孩子的时候带上“有色眼镜”,不要把不是孩子故意造成的错误的事归咎于他们,孩子是无辜的,我们应该怀有善意地去对待他们,并对他们做好最大最好的宽恕!因为,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快乐的童年。这很重要,将决定孩子的一生!

  战争无疑是残酷的,“阿富汗的儿童很多,但是他们没有童年!”多么让人痛心的一句描述啊!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美好的童年回忆。愿世界和平!

  追风筝的人初中读后感6

  那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成为多少人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我想这不仅仅是个故事,每一遍的看,总会有无以复加的感动。

  哈桑,那个兔唇的男孩,他是所谓的哈拉扎人,是个甚至目不识丁的奴仆。但恰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他的正直忠诚和善良。在哈桑心中没有金钱和等级观念,我看到的只有一颗赤子之心。

  而对于哈阿米尔来说,哈桑是他最忠诚的伙伴,她分明知道,却不愿承认在别人面前,他碍于面子;在自己心中,也极为别扭与矛盾。出于对父爱的渴望,受等级观念的束缚和自身性格的懦弱,在悲剧发生的时候,他没有出手制止。然而他的本性又是善良的,因此他多年忍受内心的痛苦煎熬,因此当拉辛汗说“那儿有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时,他选择接受,踏上了人性的救赎之路。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风筝不仅仅是阿米尔与哈桑童年的玩物,更是存于心中的正义,是亲情、友情、爱情,是阿米尔,也是我们在追逐的。控制着风筝的鱼线,连接着风筝和卷轴,是机会,也是割伤手指的凶器。痛却依旧不肯放手,就像拉辛汗对阿米尔说的真正十恶不赦的人是不会感到愧疚的,所以那些不肯放手的都是心存善意,希望悔改的人。只有追到了风筝,才能找到归属,成为那个自我期许的阿米尔,成为内心健全的人。

  最初因哈桑追风筝时酿下的悲剧苦种,到最后索拉伯看到追风筝的阿米尔时的微笑,这颗背叛的种子,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救赎,开除了人性的真善美。

  “为你,千千万万遍”,就算再艰难,再凶险,为你,我追。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风筝。

  追风筝的人初中读后感7

  我从没想过这是温柔又扎心的故事。被书名的文艺和忧郁感所蒙蔽,就像很多人会被风筝的象征所蒙蔽一样。我真的一直以为这是一部语言嘤嘤嗡嗡的小说。直到我从的书单中把它拿出来,下了死命令去读一样。

  下死命令给自己去读一本书,这个经历仿佛多年前阅读《百年孤独》一样。而一如当初的是,这样的决定是正确。

  阿米尔终于长大,终于从少年变成了中年。那个被所有人都理解成某类人的哈桑,却仿佛永远停留在记忆里。书中反反复复仿佛呢喃一样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就像是一个魔咒,给每个人的心里都上了一个锁——关于锁住我们回忆里的单纯、善良和一成不变。

  写书的作者,卡勒德·胡塞尼在出版小说后收到了很多读者来信,他说,在这些来信中看到了很多人讲述的故事——羞耻、负疚、后悔、爱情、友谊、宽宥和赎罪。

  我想一个正常的人一定会被书中的某些情节、对话打动。我们被打动,是作为人唤醒了某些残存的东西。我说不上那是什么,但那些东西会让我继续努力生活。

  政治的背景,宗教的环境,家庭的隐晦,秘而不宣的真相。当一切都被堆砌在一起,真的难以判断好与坏,真实和虚假。我们只是被推着向前走,仿佛望着风筝的去处在追,谁也无法知道那个方向是不是对的,谁也无法预判这里会不会有我们想要的答案。但如果是哈桑,一定会找到的吧?他就是拥有这样的力量,就是拥有这样让人相信的信念。那些让我们由衷嫉妒、艳羡和想要掠夺。

  谢谢追风筝的人,谢谢救赎。

  追风筝的人初中读后感8

  书已读完,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未经历过战争的我,对书中所描绘的战争的残酷感到触目惊心!就像我之前在读书过程中写下的随笔,战争,带给人们的是暴力,怀疑,贫穷,人性的缺失!

  只因一个看似很小的理由,这些所谓的`“统治者”,便可以以一种莫须有的理由,惨绝人寰地去结束一个人的生命!贫穷,可怕地笼罩着阿富汗!战争,夺去了家庭中的丈夫,父亲,只留下妇人与孤儿。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他们注定要流离失所。福利院已无法接纳如此多的可怜的孩子,即使被收留,也没有足够的食物、毛毯来确保他们能吃饱,做个香甜的美梦。甚至还要用这些稚嫩的孩子,来换取确保福利院能继续开下去的资金。

  战争,带给人们的是一个看不到希望的世界。活下去,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因为他们还有亲人朋友,因为也许有一天战争就结束了呢?但到夜深人静时,他们也会想,活着还不如死去。

  曾经的欢声笑语不再,曾经的富足生活不再,曾经的大学教授成为了街边行乞的老人。曾经的曾经,一切都变了模样。

  但哈桑让我们在乌云笼罩的天空中看到了几点零星的光亮。他淳朴,善良,忠诚,勤劳,勇敢,他用自己的力量努力让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感受到无限的温暖和快乐。他给予阿米尔的是忠诚,包容与原谅;他给予妻子的是相互扶持的爱;他给予拉辛博的是知识,快乐与伟岸的父爱。

  阿米尔和妻子拉辛娜对于拉辛博的包容与呵护,也为这个残暴冰冷的世界增添了些许温暖。只是他们再也温暖不了拉辛博那颗早已被冰冻的心,也许有些东西碎了,时间也无法让他重新愈合。

  愿这世间再无战争!

  追风筝的人初中读后感9

  每个人的心中是不是都有这样一个风筝,它在风中漂浮,手中的线控制着前进的方向,如果有一天线断了,会有人给你将风筝追回来吗?即使有,追回来的还是你那只飘在空中摇曳的风筝吗?我想不是的。

  文中两个主人公,一个是高贵的少爷,吃喝不愁,有学上,有梦想,有方向;一个是服侍少爷的仆人,吃住全凭自己努力,未来一片迷茫。在这样的环境下,两个有阶级区分的人成了‘朋友’,所谓的‘朋友’也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吧。我们在文中可以看到多处描写,少爷没把仆人当成朋友,而仆人已经对少爷死心塌地,甘愿为之奉献生命。

  有时候在想,这本书究竟是悲剧呢还是算比较完美的结局呢?我想这个故事一开始就是悲剧来的,它以阿富汗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两个男孩成长与心灵救赎的故事,首先背景是凄苦的,看似富足的家庭,当战争来临的时候,也必须抛弃一切奔走他乡,为自己,为亲人,为生命。其次,战争带来的始终的是无尽的死亡,从作者描写阿富汗整个落败的情景可以看出,昔日繁华的街道已经不复存在,往日故人的笑脸也已荡然无存。

  战争唯一的好处是—从这本书的描写来看,它给了主人公心灵救赎的机会,这个机会也许是他一直等待的,但从他接收到要远赴阿富汗救出仆人的儿子的时候,他还是吓到了,只不过他这次没有退缩,没有像小时候看着仆人被凌辱的时候,选择了默默走开,而是终于鼓起了勇气,敢于面对这个糟糕的世界,我相信他在出发的那一刻,可能是报着必死无疑的信念的,因为这是他欠仆人阿桑的,不仅仅是他的忠心,他的生命,还有那被忽视了的友情。

  如果没有阶级的划分,也许我们可以想象,两个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可以成为好兄弟、好伙伴、好朋友。

  追风筝的人初中读后感10

  这本书,收藏了好久,始终没有打开!偶然一次机会,打开,就被阿米尔与哈桑之前的兄弟情,与爸爸之间的父子情所吸引!忠诚善良的哈桑,阿米尔就是他心中的风筝,“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哈桑经常对阿米尔说的!无论阿米尔如何对待哈桑,不管是在面对阿塞夫欺凌侮辱哈桑时,阿米尔的退缩,还是由于阿米尔自身问题,变法赶走阿里和哈桑……忠诚善良的哈桑始终如一把阿米尔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

  而对于阿米尔,爸爸是他心中的风筝,爸爸的刚强,勇敢,对弱势人群的善良与慷慨,对不法势力的不低头与倔强……统统都让打小性格懦弱与优柔的阿米尔对爸爸充满无限崇拜!而爸爸对哈桑的愧疚转化成某种特殊的感情,也拉开了阿米尔对哈桑的嫉妒。开始了错综复杂的各种感情线。

  阿拉辛在临终前告诉阿米尔的所有真相,阿米尔这么多年对哈桑的愧疚,对爸爸的崇拜与尊重,在得知真相后由开始的愤怒转变为一场漫长而不简单的救赎。对哈桑所亏欠的救赎,对索拉博目前所处困境的救赎,对爸爸所犯下的错误的救赎,更是对他自己心灵的自我救赎!

  最终,善良,人性,和平,终见端倪!在动荡的战争中,在人与人的不信任中,在每个人的自我保护中,阿米的勇敢与善良,最终得到索拉博的信任,也完成阿米尔人生中的自我救赎与自我人格的完善,变成他自己想要变成的阿米尔!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风筝!阿米尔,也最终追到他心中的风筝————勇敢与善良!

  愿每个人都能追到自己的风筝!

  追风筝的人初中读后感11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用很华丽的文笔,她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地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却给我以震撼。

  一场救赎再次开始。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知觉地笑起来……

  书的后半段写的是主人公心灵的救赎。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阿米尔的结局,相比较而言,是幸福的。他终于明白了彼此的意义——以生命为代价。

  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仅是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和犹疑;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

  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最私密的扪心自问。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近乎残酷,却又毫不哗众取宠。

  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也许有些许苦涩与酸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

相关文章

小公主读后感六篇2023-06-17 13:28:03

外国名著绿山的安妮读后感300字2023-06-12 19:32:43

樵山寻宝读后感2023-06-16 03:56:10

母豺火烧云读后感850字2023-06-14 11:01:33

安全生产的读后感(通用四篇)2023-06-14 00:56:23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作文800字2023-06-10 02:32:10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契科夫变色龙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2023-06-19 01:35:43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6-06 00:25:58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6-15 00: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