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屈原》的读后感范文(通用11篇)

时间:2023-06-13 21:52:39 文/马振华 读后感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屈原》的读后感1

  读完屈原我心中更多的是愤怒与惋惜。愤怒的是那些在楚国占有庞大权力,但为了个人暂时的利益而私通秦国,背地里说屈原坏话的佞臣小人。惋惜的是屈原这个政治人才一生的政治道路都被“亲小人,远贤臣”的楚怀王这样白白的断送了。

  屈原出生在当时楚王朝一个占据着重要地位的贵族家庭,他出生的日子更是被古代人称为几百年也难得出现的良辰吉日。因此,屈原的父亲从小就对屈原寄以很大的希望。因为出生在一个有这显赫地位的家庭,他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屈原十岁那年,父亲伯庸战死疆场,母亲也因此改嫁。从此以后,屈原便于姐姐女嬃相依为命,在屈原父亲生前为他聘请的一个老师的教育下,二十岁那年,屈原便告别亲人和老师因在家乡抗击秦兵的卓越表现被太子熊櫆招入兰台宫,任文学待读。他在这个荟萃人才之所,以自己辅佐皇上统一天下的气魄终于折服了太子,成为日后楚怀王的重要辅佐大臣。

  在屈原任左徒之职的时候,他进行了改革与变法。但会对贪官造成打击,那些大臣便背地里说屈原坏话。使屈原降职为三闾大夫。一次,秦国国相对楚怀王实施了政治欺骗,事候屈原直言批评怀王,怀王不应轻信了小人的谗言仅不听还将屈原流放到了汉北。在汉北有一条河,河对岸就是韩国了。一天屈原从茅屋里走出来,只见一个人用斗笠遮住脸,从河那头乘小舟过来了。那人恭敬的对屈原说道;"尊敬的三闾大夫,您既然在出国毫无用武之地,那您就到我们韩国来吧,这可是我们韩国国君诚挚的邀请。"说完,指着身后的一辆马车,“上车吧!”屈原听了,摆摆手;"楚国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可不能做像‘苏秦、张仪’那样的叛国贼。”那人听了说:“我也是楚国人,你看我现在多好啊!天天要吃又吃,要喝有喝,衣食无忧,何必要留在一个对自己毫无意义的地方呢?”屈原听完,直言拒绝。韩国使者只好摇头回去了。韩国邀请屈原失败后,其他五国连秦国这个楚国最大的敌人都以高官俸禄去请屈原,屈原都无动于衷。

  后来,楚王因不中用屈原而导致势力越来越小使秦国仗势请楚王去秦国武关会盟。屈原听说了,不顾王法规定,擅自连夜赶回都城跪着劝楚王不要去上了圈套。楚王仍然不听屈原劝告去武关会盟。结果应此命丧秦国。此后,顷襄王继位,更加重用贪官污吏。还将屈原放逐到了沅湘。不久,由于顷襄王任意重用贪官,楚国国都被秦军攻下了。屈原听到了这个消息,悲痛万分,在一个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的清晨投江自杀了。屈原就这样结束了他那悲剧的一生。

  《屈原》的读后感2

  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伟大诗人屈原吧!可你们知道屈原的闻名历史吗?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因为楚王整天吃喝玩乐,根本不顾百姓,屈原实在看不下这一切,便壮着胆子去找楚王,对楚王说:“大王,您整天吃喝玩乐,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这样一旦给别的国家钻了空子,我楚国可是会有灭国之灾的呀!”“胡说,屈原,你竟敢诅咒我楚国!”楚王大发雷霆的说。

  屈原说的话真的应验了,在后来的日子里,楚国真的遭到了亡国之灾,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屈原认为自己对国家毫无用处,便忍着悲痛跳下汩罗江,以报效国家对他的培养之恩。屈原投江自杀的那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所以,人们把这天称为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又叫“诗人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区。赛龙舟在桂林每三年在漓江赛一次。据说那天老百姓为了不让汩罗江里的鱼蛟虾蟹去咬屈原的遗体。将粽子在赛龙舟的时候投下江去,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咬屈原的遗体。所以老人们常说:“吃粽子时,可要想着屈原的崇高品质啊!”

  屈原不仅是我国的爱国诗人,他还是一个为国家着想的伟大的爱国之人。

  《屈原》的读后感3

  我的祖国以快60岁了,我的祖国是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才有今天的繁荣,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少人为祖国抛头颅,但他们依旧微笑有多少人为它洒热血,但他们都觉得值,从古至今有多少的英雄人物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了他们自己年轻的生命呀!

  前段时间我有幸读了《屈原列传》这本书,对流芳百世的屈原有了个全新的认识。

  屈原名平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左徒,见识广博。但是他一生中遭遇了两大挫折。读《屈原列传》的时候,我感觉到吸引和震撼我的以不再是屈原那高尚的品质,而是感慨活在一个不被人了解的世界,那会是一个多大的悲哀。

  屈原为楚国建立了法度,办理外交使楚国的趋势逐渐走向富强的道路,并一度成为六国联合抗秦的领导,同时他又为祖国积极培养人才。可是楚国的贵族政治,以日趋没落,楚怀王及其子,襄王都是昏君,秦国的张仪以重金收买了嫉妒屈原的大臣及楚怀王的宠妃郑袖,造成一个全面的政治攻势。

  事后,屈原便找到楚怀王,要楚怀王听从他的建议,但楚怀王的宠妃和大臣们百般阻挠,最后没听从屈原的建议。过了一段时间秦兵大举来袭,最终楚国灭了。

  屈原回首再回首,拭泪,最后终于抱起岸边的一块记录楚国辉煌、中落的历史的江石投入了奔腾不息的滔滔江水。天地不言,唯有江水呜呼。

  “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每读到屈原,想到屈原,我总是有一种悲叹,一个真正的跋涉者,一个真正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情操的人,他的结局竟是万般无奈的投江,后人们便流传这样一个习俗,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便在屈原投江的那条河里,撒粽子,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以后的五月初五变成了今天的端午节。

  我读完了这本书以后,我想为什么有那么多高尚的人总是匆匆的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今天的人也许永远也不会明白的。

  从屈原坎坷的一生,我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关键是在面对挫折时,应当拿出勇气和毅力,迎接挑战,直面迎接,战胜自我,把每一次的挫折,当作前进的踏脚石,最终走向成功,我相信这个道理一定会使我终身受益的。

  《屈原》的读后感4

  从离骚中我看到了屈原的浪漫于自爱。屈原属于楚国公族先世三代在朝,官至左徙曾经深得楚怀王得信任,入则与王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以对诸侯。屈原作为一名外交家与军事家,对内他主张统一楚国,对外实行联齐抗秦得策略。正如屈原所认为得他兼具有着内美与外才,是有资格象爱香草美人那样爱惜自己得。

  离骚中反复出现了江离,辟芷,秋兰,杜衡,菌桂,胡绳等种种的香草再加上秋菊,芙蓉,香草(花)的形象深入人心。离骚中又写了屈原上下求索的迅女的过程,此中屈原还以美人自比与出怀王的关系。为什么这样写呢?咋一看还真是狂妄!诚然花草是天地间自然造化的产物,屈原以此自比,就是在说屈原就像这花草一样预审据来就有着天然的芳香与美丽。而写自己能上天入地则是以此表示自己的非凡人生经历。日本的孩子都相信自己是天国送给人间的礼物。原本生命是一种很偶然的诞生,但人来总是乐此不彼地给赋予它神秘而美丽地色彩。屈原也是这样。屈原愿与荷叶为衣,芙蓉为裳,在淡淡的清晨收集兰花的朝露,在夕阳的黄晕中采摘初开的菊花。因为他相信自己是非凡的,所以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和自己联系在一起。但现实不可能这样美好。尽管想象中的事物这样美好但这只能是一种非现实的浪漫。

  非现实的浪漫也是浪漫。在屈原理想的世界里是容不下半点的污秽的,应该在一片浓郁的花和同样浓郁的花香里纵横允吸着天地神明赐予的空气,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要做地事。拥有这样芳香浓郁的庄园,心里期盼着美人的相伴。屈原爱自己,因此对美人的要求也很高,以至于天上人间上下求索竟不能得。屈原爱自己至此。

  屈原得自爱又是和浪漫联系在一起得。爱惜自己本身就是人类最原始的美好情结,屈原是个浪漫到极至的人,其浪漫情怀也是巍然独立的。屈原之前没有出现过象离骚这样的长篇抒情诗,屈原的独树一帜就是浪漫。凡是人有两种境遇,生活事业得意或者失意。得意的人心里开的是明朗的花,失意的人心里开的失幽怨的花。自爱而又不得意的人虽然开的是幽怨的花,但却依然可以美丽着傲视群芳。屈原是这样的,虽不得志,但却可以孤芳自赏。屈原对江而叹:时间象流水一样追赶不上,年岁匆匆不再等待我,内心的忧思滚滚也如江水。屈原在离骚中表现了他愿意效法前人彭咸的意愿,屈原后来也的确这样做了。为非现实的浪漫付出的代价同样是诗意般的浪漫死亡。

  《屈原》的读后感5

  在小茅屋里,一盏油灯,闪烁着点点微弱的灯光,你瘦弱的身躯伏在书案上,就着这若隐若现的灯光,奋笔疾书。

  你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亲眼目睹过国家的盛衰存亡,于是,你刻苦读书,十年寒窗,终于一朝金榜提名,你为人正直,两袖清风。你尽心竭力,为国为民,对君王一片忠心,却遭到奸佞之人的中伤和帝王的怀疑,被罢免了官职,流放到了江南,你的身心在流放中受到了巨大的折磨,但这并没有磨灭你的信念和希望,它们在你的心中燃烧的更加炽热,你盼望有朝一日能够看到国家兴旺,百姓们安居乐业的景象。

  是的,在国家日益衰败之际,你,不能像岳飞那样纵马飞驰在战场上,舞起长剑,高声吟唱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你,亦不能像米芾那样遇到不快,就提笔在纸上任意挥洒,“洒”出自己的个性,“洒”出崭新风格,你,只能通过文章,通过诗词,来抒发自己心中的郁闷悲愤之情,于是,你写下了光照日月,名垂千古的《离骚》。

  在《离骚》中,寥寥几句,上溯到帝王的丰绩,下赞到王公大臣的丰功伟业,你论述了治国兴邦的道理,旨意宏大精深,托意精深幽微,你,志行高远,即使身处污泥浊水之中,也不被世俗变幻所玷污,你,至死严格要求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像一朵荷花傲然挺拔在荷叶之中,那种高尚情怀,可与日月争耀,使太阳茫然失色!于是,有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不朽诗句。

  当你得知国家将亡,自己却无力挽救时,你来到江边,写下了绝笔名篇《怀沙》,它表达了你无法报效祖国的悲愤心情,表示将效法古代贤人,以身殉志,你怀抱石头,靠近了滔滔江水,一声响后,一切又归于平静,就这样,你结束了你短暂而高尚的生命。

  明月照耀,晚风轻拂,将我拉回现实之中,我却仍然惦记着你,也许,在今晚梦境,我与你将会再次相遇……

  《屈原》的读后感6

  是夜,四周寂寥无声。我捧着手中那本名为《屈原》的书,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屈原,我国古代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的伟大,在于他“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的高洁品格;在于他“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的无私品行;在于他“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的忠贞和知难而上的精神;更在于,他创作了许许多多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作品……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屈原生于战国时期楚国的乐平里,他的家族与楚王同宗,是王族的一支。屈原虽出生贵族,却有着橘树般坚贞不变和爱民如子的品格,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小小年纪便做了许多体恤民众之益事。“米仓口”之事与挖掘“照面井”便体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胸怀与为天下百姓着想的志向,而这也正是千百年来后人对屈原深切爱戴和无比敬仰的原因之一。社会发展需要屈原这样有理想,有抱负,心怀天下的人,今天创建和谐的小康社会更是需要像屈原这样有担当之士。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弱冠而为官,他在政治、外交上都有着较强的能力,曾一度解决楚国与齐国的外交问题。他为楚国的发展和强大而劳碌奔波,倾心效力,却因改革触犯了腐朽贵族集团的利益而被暗算,受到了楚怀王的疏远。在身心俱疲之下,他仍以大局为重,出使齐国,直谏楚怀王,表现出他高度的爱国精神和无比豁达的心胸。作为改革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屈原尽心尽力,他身上表现的诸多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归根结底是一种对社会、对国家的奉献精神,伟大中华民族之复兴需要这种时代精神。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楚怀王客死秦国,新君顷襄王又昏庸无能,加之一次又一次的贬职流放,屈原的心,已然绝望。他恨君王不辨是非,听信谗言;他恨那些小人不顾国家利益,争权夺利。他内心有着极度的痛苦却无处宣泄,只能以创作来书写自己的心情,《九歌》《离骚》……一部部作品被屈原创作出来。在屈原流放江南后不久,楚国国都失陷,当这国土沦丧的消息传到屈原之耳时,内心之痛苦难以言表,他只有清白以直死,最后在汨罗江满怀忧愤之情结束了自己悲壮的一生。他那不朽的诗篇,他那忠君爱国九死不悔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位光照明月的巨人,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屈原之死,可歌,可泣,更是可悲……

  屈原的一生,都在为楚国而奔波,却终是斗不过腐朽黑暗的邪恶势力。他们不求国家发展,只为了个人的私利,把国家引入了灭亡的境地。这是屈原官途的悲剧,更是楚国人民的悲剧。若贵族势力眼光能看远一点,屈原的命运便不会如此多桀,楚国的下场也不会如此悲惨,历史也可能因此而更改。有开明清廉、勤政爱民的执政者是国之幸民之福,在当今只注重私利的背景下,传承屈原精神更是刻不容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历史即是历史,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我们能做的便是传承屈原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认真学习,学好知识充实自己,为铸就“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而努力!

  《屈原》的读后感7

  空气凝固,风欲起而未能。屈原,你最终还是来到了边。你脸色憔悴,形容枯槁。面对无理的诽谤、不公的流放、坎坷的人生,你最终选择了纵身投进的这条大江。

  用尽了力气,拂不去悲伤的回忆。你——屈原,楚怀王的左徒,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相当年,你是多么的精明能干,你是多么的擅长言辞,又是多么的明于治乱。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主张抗秦,却遭受到楚国佞臣们的迫害。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以小人之语谤君子之为,他们以小人之技蔽君子之才。于是,你渐渐被君王疏远了,被流放了,直至看到你心爱的祖国灭亡了!

  在寂寞的风中,你在行走,伴随着夜的精灵,你赋《离骚》。没想到当年大名鼎鼎的楚国大夫,却遭到受尽诽谤的后果!

  你竭忠尽智,但终日被谤,你的心里又怎能无怨无恨呢?理智是冰冷的慰藉。你最终选择了汨罗江为长眠之地。这一天,你出现在汨罗江边。憔悴枯槁的身心,就连渔夫都能看得出你那沉重的心。

  你宁愿赴江流而葬身鱼腹,也不愿蒙受尘世之污浊。

  这就是你,华夏大地上坚挺而自豪的脊梁。

  你,就在这一年的这一天,纵身一跃,以转瞬即逝的生命,表达了对楚王的憎;以高尚的情操,表达了对楚国的爱。即使成为鱼腹中的佳肴,你也要与楚国永在一起,永不分离!

  这时,在那一段沉沦历史的长夜中,熠熠生辉的只有这汨罗江中的一颗不屈的心!

  啊,屈原!

  《屈原》的读后感8

  品鲁迅之作,感慨万千;读冰心散文,细腻委婉;然而,屈原诗歌,给人留下的却是无限激情与对祖国的忠诚!

  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民族节日,为了纪念屈原而产生。

  有人曾说过:“初读好书,似遇新友,重读此书,似会旧友。”的确如此,第一眼见到《离骚》二字,就觉得这是一本意味深刻的书籍。果然,大约一看后,无法真正明白作者想要通过书来表达的情感。反复斟酌后才略知一二。

  “宁溘死一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这句是我最难忘的一句。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却在字里行间充分的透露出作者希望报效祖国,为国家效力的热衷这情,“我委屈着自己的心智,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暂且认同把谴责和羞辱一起承担。”

  是啊,也许屈原那热血沸腾的心我们终生无法亲身体验,可我相信,就如他所说的`:“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好一幅幽美恬静的水墨画卷,好一种看破世俗,红尘的浩荡之气,好一位用生命来铸成宏伟诗篇的屈原。

  读好《离骚》,你会发现,自己整个心灵都受到了净化还有对情感的升华,没错,面对生活,人生的道路,我们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则,屈原有“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玿质其犹未兮”一说,哪么我们又何尝不可有自己的看法与坚持!

  读好《离骚》虽没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却知道了为何它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奇珍瑰宝——它是一部感动人们,激发人们,有强烈艺术魅力的作品。

  《屈原》的读后感9

  《屈原》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充满激情,诗人对光明,对毁灭的歇斯底里的狂吼,深深地感染了我。

  《屈原》作于五四时期,带有很强且鲜明的时代感,对黑暗旧社会的强烈憎恶,对革命的强烈期盼。全诗以风、雷、电、火四个毁灭的象征为革命的代表。

  用风:哪怕吹不醒这已经死去的一切,可还能让洞庭湖,让长江,让东海汹涌、与你一起咆哮,还可以吹走沙石、吹动草木,这是唤醒民族的天籁;用雷:代表你车轮滚动的声音,带“我”远离这污秽、阴谋的泥潭,去到那新的、干净的“中国”;用电:撕裂这压抑、沉郁的黑暗,即便这黑暗如水,尽管这撕裂是抽刀断水,而电,正是我心中的利剑,能让光明光临这世界,是为革命吹响号角的先锋;用火:焚尽这一切,在火里得到重生!在诗中,风、雷、电、火都是破除黑暗的力量,而它们都是“你”,是宇宙中之伟大者,是毁灭这黑暗的红莲。

  这首诗选取了屈原《九歌》中除“山鬼”以外的八个人物进行了述说,东皇太一、云中君,他们是黑暗的制造者,一如只会脸红的东君(这句写得蛮精当,太阳是赤红的,这太阳神该也是个红脸“关公”),不过是“土偶木梗”,在这烈焰下终将覆灭;大司命、少司命也不过是只会唬人的“军阀”;湘君、湘夫人却是为这痛哭伤心之人,他们是又一个除痛哭外且让自己人“痛苦”的存在;剩下的河伯是“我”的慰藉,而这善良的娃娃却为了“婵娟”与一群强盗理论……

  在中国的历史上,屈原是一个忠君爱国的诗人,他的诗作备受佳评,我想郭先生以屈原为题是否是对屈原“愚忠”的一种质问与怀疑,以彰显革命、除旧的精神,既然楚王不鸟我,大可以弃之而去,或是自立门户,为何要吊死在一颗树上,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干个体户”。破而后立是全诗的精神,也是诗人的心声与政治目的,在当时的中国,豺狼当道,虎罴横行,只有毁灭这一切才能建立新的世界,一个崭新光明的世界。

  《屈原》的读后感10

  《国殇》是屈原为祭祀神鬼所作的一组乐歌——《九歌》中的一首,内容是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

  乐歌分为两节,先是描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继而颂悼他们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由第一节“旌蔽日兮敌若云”一句可知,这是一场敌众我寡的殊死战斗。

  当敌人来势汹汹,冲乱楚军的战阵,欲长驱直入时,楚军将士仍个个奋勇争先。但见战阵中有一辆主战车冲出,这辆原有四匹马拉的大车,虽左外侧的骖马已中箭倒毙,右外侧的骖马也被砍伤,但他的主人,楚军统帅仍毫无惧色,他将战车的两个轮子埋进土里,笼住马缰,反而举槌擂响了进军的战鼓。一时战气萧杀,引得苍天也跟着威怒起来。待杀气散尽,战场上只留下一具具尸体,静卧荒野。

  作者描写场面、渲染气氛的本领是十分高强的。不过十句,已将一场殊死恶战,状写得栩栩如生,极富感染力。底下,则以饱含情感的笔触,讴歌死难将士。有感于他们自披上战甲一日起,便不再想全身而返,此一刻他们紧握兵器,安详地,心无怨悔地躺在那里,他简直不能抑止自己的情绪奔进。他对这些将士满怀敬爱,正如他常用美人香草指代美好的人事一样,在本篇中,他也同样用一切美好的事物,来修饰笔下的人物。这批神勇的将士,操的是吴地出产的以锋利闻名的戈、秦地出产的以强劲闻名的弓,披的是犀牛皮制的盔甲,拿的是有玉嵌饰的鼓槌,他们生是人杰,死为鬼雄,气贯长虹。英名永存。

  依现存史料,我们尚不能指实这次战争发生的具体时地,敌对一方为谁。但当日楚国始终面临七国中实力最强的秦国的威胁,自怀王当政以来,楚国与强秦有过数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并且大多数是楚国抵御秦军入侵的卫国战争。从这一基本史实出发,说本篇是写楚军抗击强秦入侵,大概没有问题。而在这种抒写中,作者那热爱家国的炽烈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楚国灭亡后,楚地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屈原此作在颂悼阵亡将士的同时,也隐隐表达了对洗雪国耻的渴望,对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从此意义上说,他的思想是与楚国广大人民息息相通的。作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第一位伟大诗人,他所写的决不仅仅是个人的些许悲欢,那受诬陷被排挤,乃至流亡沅湘的坎X仍饧剩凰

  《屈原》的读后感11

  读屈原爱国故事有感——同情人民、向往光明。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屈原郁郁而行,他的一系列主张的提出,无一定主见,跟楚国早年的改革家吴起有许多共同之处。屈原一生都奉献在改革上。这时候、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他的理想和事业永远为后人所惋惜,遭到更沉重的打击,眼见亲秦派已经得势,不让他参与国家大事,对旧贵族势力显然不利,他绝无回天之力,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成功了,却引起了贵族势力的一片恐慌。

  怀王虽然对屈原十分赏识。纵观他的一生。他一生“正道直行、上官大夫靳尚和稍后的公子子兰。老百姓拍手叫好。着《离骚》,他气魄宏伟,作为一位家和改革家、靳尚一伙的挑唆,抒发了他热爱祖国,相当于后来的副宰相、《九章》等作品20多篇,在楚宫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后郑袖、《九歌》,为何“信而见疑,长期在洞庭湖流域过着流放生活的屈原。他们结成死党,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屈原由文学侍臣晋升为左徒,秦将白起攻克楚国郢都,一气之下疏远了屈原、《天问》,一个改革家的悲剧。因为屈原的主张特别是改革主张,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标志着他的生涯的结束。

  可以说屈原的一生都是个悲剧。他忧国忧民,深知楚国大势已去。屈原从小就怀着振兴楚国的远大志向,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任命他掌管王族三性事务,于当年五月初月怀石投汩罗江而死。怀王经不起郑袖。他把满腔愤怒化为诗歌,拼死揭露了那批祸国殃民的亲秦派的罪行。这职务相当高。这些诗作如今万古流芳。这两股势力的代表人物是令尹子椒,对楚国内部的亲秦派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举国默哀致祭的机会。他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塾馆教育,竭忠尽智”。

  屈原在楚国政坛的崛起,终年62岁?他百思不得其解。他被流放了,他失败了,饱览当时能够搜集到的诗书。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只好以身殉国这是个谬论啊,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却表现为孤傲自大、憎恨黑暗的炽热感情,“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关文章

撒野读后感600字(通用五篇)2023-06-07 01:26:43

数学教学中儿童思维和观察能力的培养的读后感2023-06-12 11:42:32

好朋友是一辈子的天使 读后感2023-06-06 21:23:54

卞之琳断章读后感范文(通用五篇)2023-06-03 19:26:21

关于合欢树读后感2023-06-08 01:15:21

英雄人物读后感350字2023-06-14 21:31:4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契科夫变色龙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2023-06-19 01:35:43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6-06 00:25:58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6-15 00: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