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通用五篇)

时间:2023-06-11 10:01:23 文/莉落 读后感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 篇1

  对于明神宗朱翊钧,历来人们大多持否定态度。其实不仅如此,说起明朝的皇帝,人们都没有好感:他们不理朝政,就像一个个败家子,折腾着祖宗的基业。在朱家统治时期,虽然写就了不少的辉煌,也留下了无数的骂名。鲁迅先生在论及明朝时曾说:“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

  但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黄仁宇先生则明显地表达了他对朱翊钧的同情与悲叹。当然,黄先生也从他的“大历史”观向我们展示了万历皇帝的一生,以及万历出发,追溯封建统治的源头,着重剖析了明朝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全面给我时期的文臣武将、思想家。

  在高中历史课上,我们都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封建集权统治在明清空前强化,皇权至高无上。但在万历皇帝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皇权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储这个问题上,万历皇帝前前后后奋斗了三十几年,终也没有实现立他最宠爱的皇三子常洵为皇太子的梦想。

  我想,其实,这也是万历皇帝的可悲之处。封建统治从秦朝到明朝,已经有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所推崇的文官制度,这时已经完备成熟。皇帝,在这个以程朱理学为根本太子思想的国度里,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货体制。万历皇帝,只要努力扮演好他的这个皇帝角色,按时参加各种典礼活动,批准内阁大臣的奏议,在全体文官以及程朱理学的协调下,整个国家基本上就可以正常运转了。皇帝,似乎已经成了礼制的象征,国家的精神领袖,倒有点类似于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君主。但这怎么可能呢?在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皇帝基本上都是呼风唤雨,独揽大权,说一不二的。

  可是,在明朝,在以理学为一切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国家里,熟悉掌握了理学的文官集团,却逐渐壮大成熟,甚至达到了与皇权对峙的地步。万历皇帝想立皇三子为皇太子,朝臣竭力反对,双方苦苦斗争了三十几年。最后,万历皇帝被迫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但这是以六七位阁臣的离职,上百名大臣被降级为沉重代价的。从此以后,万历皇帝心灰意冷,深隐后宫,消极怠工。朝臣的奏议,他不予批准,也不加反对,就一直搁着,拖着,让朝臣的目的也大不到。这很像小孩子的斗气行为。但一国之君这样做,却是以一个国家的没落为代价的。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疑问:立谁为太子,谁为下一任皇帝,作为臣子的,和他们有多大关系,他们为什么非得拥护皇长子,甚至不惜和皇帝对着干?在以嫡以长不以贤的礼法原则下,常洵为长子,就应该为太子。万历皇帝立常洛为太子,就是违反礼法的行为。在以礼法为根本原则的社会里,这是关系国家根本的问题,是不能允许的,即使皇帝也得遵守。

  在历史上,神宗皇帝偏激逆反,昏庸无能。亲政初始,清算张居正。他晏处深宫,声色犬马,荒废政事,又大肆兼并土地,溺志于财货。其在位期间,围绕太子发生的“国本之争”,更是将朱王朝进一步推向深渊。

  如此可憎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万历皇帝如何从勤勉政事,励精图治,逐渐堕落退化。

  朱翊钧自幼聪慧过人,读经史过目不忘,而且颇为早熟。九岁即位,在生母李太后以及张居正的教导下,也算是一位少年英主。张居正亲自教导他,安排课程,指导读书,选拔贤能的大臣辅导他,培养他治国安邦的本领。虽然十分严厉,却也不妨碍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在张居正生前,皇帝一直支持他的改革。但张居正的正直,却得罪了不少人,触动了守旧势力的利益。在他死后,反对他的人开始反扑。他们纷纷上奏,要求清算张居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皇帝对昔日威炳震主的张居正日益不满,对他的严格管理也感到了厌倦。于是他从维护张居正,到顺水推舟地开始了对张居正的清算。这也是在他树立自己的权威,彻底摆脱张居正的影响。于是,生前忠贞不二的“元辅张先生”,变成了谋国不忠的大奸臣。虽然清算成功,但这对朱翊钧来说,这肯定是个不小的打击。为什么他敬爱的老师就成了乱臣贼子,曾经受过张居正提拔的人为什么反而要陷害他,这些问题也使皇帝迷茫困惑。于是,他对朝臣的反复奸诈深恶痛绝。尤其是长达三十几年的立储问题,慢慢磨尽了万历皇帝的雄心壮志,迫不得已地立长子为储,也加剧了万历皇帝对朝臣的厌恶,以及对政事的热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万历皇帝的优柔寡断的性格也起了不少作用。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 篇2

  除了文学,我最喜欢的书就是历史类的。对于历史本身,我也是颇有兴趣的,但可惜的是,纯粹的古人笔触我也是看不进去的,于是乎,现当代的历史著作变成了我的最爱。烟索重楼,月迷津渡,从书中走出来的一个个人物身上都有股子道骨仙风的气质。这些人大部分或是王侯将相,或是富贵显达,也有臭名昭著。总之,能够被记住的人身上,总有那么基础值得观瞻的地方。茫茫人海,凡夫俗子,又有谁会被永久的铭记呢?记得张爱玲说过类似的话,一个人,无论是好名或者是恶名,总比不留名要强。读历史,就是读那活灵活现的人物就是读那错综复杂的时间。读历史,是对人类的一次反省,又是对人类自身的一次升华。

  读历史,不能错过明朝史,因为明朝史汉族掌握政权的最终一个封建王朝。而读明史,就不能错过《万历十五年》,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这本书的英文名字《1687:a year of no sing if can ce》,直译是《1687:无关紧要的一年》。确实,万历十五年间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但这些“细枝末节”恰恰是明朝衰落的关键。就历史来讲,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特点:一:学术性。黄仁宇本身就是一位大家,他的学术造诣是值得钦佩的。书中有着很多的历史资料来佐证作者的观点,且看附件中参照的文籍就能够懂得其中大意。在40年之前,有着一位双鬓斑白的学者,带着老花镜,手拿放大镜,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中收集所需要的资料。这份努力,本身就有股酸楚的味道。二:坦诚性:作家本身所拥有的大历史观注定了他对历史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着相当的了解。书中也说过:“用视而不见的态度抹去这些事实,就是不忠于历史;对一个英雄人物隐恶扬善,也并不是真正的推崇”。在这样的历史态度的引导下,《万历十五年》也显露出更为深刻的坦诚。原本的讲,对与错本没有什么界限,是与非也只在一念之间。所以,真实并且客观的对待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哪个太监被打了,哪个大臣的父母过世了,哪位夫人升为诰命了,哪位大臣又从江北调往江南了。也许每一天都发生的偶然就会一不细心撞上一种必然——轰,硕大的明王朝就此灰飞烟灭……三:个性化的表达。个性化不代表标新立异,黄老就属于朴实的个性化表达。他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娓娓道来,艰涩复杂的历史文献就会豁然开朗,并且又增添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厚重感,我们也更理解作者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感与书香气。另外,本书适合各种各样的人群欣赏,因为识字的人就能看得明白,但其中的奥秘又是不一样层次的感受了。

  读史是一种很畅快的情感,从中受益的过程更显得酣畅淋漓。而读了《万历十五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要在拿得住的范围有所突破。拿海瑞和戚继光来比较:一文一武,在文人当道的明朝,似乎海瑞更应当吃得开,然而事实呢?“海瑞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务而牺牲自我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海瑞用他对律法的绝对忠诚,对自我要求的绝对严苛,对清廉正义的绝对奉行,使自我成为了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天下读书人,对他只能是又敬又畏,也仅有当他死后,才会让人大舒一口气。与此不一样,戚继光处处受挟制,但却终究成功的成为一名抗倭名将,带领他的戚家军傲视群雄。戚继光作为官员,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例如腐败。可是他成功了,原因何在?正是那份妥协。很多时候,很多情景,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有所变动的,在有把握的范围内施展自我的才华,使矛盾暂时搁下,不予激化,避重就轻,相信会有更能理解的结果。

  接下来就得谈谈张居正了,也读了不少有关张居正的书了,光是感想就写了许多篇。可是这一次,经过《万历十五年》,我更理解在一个矛盾的王朝,张居正的矛盾有多深刻。张居正的宏图霸业自不必多言,但他身上先进与落后的地方,纠结又说不通的地方,又实在是吸引人。“张居正在理论上找不到更好的学说,只能以自我的一身挺立于合理与合法之间,经受来自两方的压力”。于是,不难理解,张居正的成就与改革是一个历史特定的产物,他的性格,与万历皇帝的年幼成就了他得以施加相权的条件。所以,一旦他的前提灭亡或者是皇帝的年长,就会很容易改变他的改革。说白了,他的梦想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座空中楼阁,是随时能够坍塌的,是没有经济或政治的因素作为强大后盾。所以,如烟花般壮烈的悲壮也就在所难免了。张居正自身又是“无数因果关系中的一个幻影”,因为万历,有了张居正,有了张居正,有了延伸的大名五十年光景。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知。史书要细细慢慢的读,启迪智慧,借古看今,通古晓今,博古论今。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 篇3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的时候是在3年前,去年在单位的图书阅览室看着小孩们整理旧书,《万历十五年》被他们当做旧书要拉走,我随手抽出留了下来。后来断断续续翻过一边,因为之前看过《明朝那些事》,所以书中的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等人都还能有些印象,人总是容易对熟悉的事物感兴趣,翻阅几页慢慢觉得很有意思。这次在北京与成都往返的火车上,又慢慢地读了一遍,渐渐觉得有点眉目了,就不免的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黄仁宇老先生在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这是让人对此书颇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天和子墨聊天,也谈到了这本书,听了他的一番见解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更觉得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准备再翻一遍,顺便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书中第一章是从《万历皇帝》开始的,从京官接到不实消息而开始,一直讲到万历皇帝下令清查张居正而结束。这里面的故事都是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检出来的,大部分都是熟知的,但是里面蕴含的却是意味深长的东西,慢慢咀嚼很有意思。关于万历皇帝和张居正,两人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历史的关键性因素,张居正生前颇受皇帝信任,从小就在这位老师的教导下成长,登基之后成为元辅的张居正更是皇帝处理朝政不可或缺的倚重之人,尤其是1578年前后张居正离京前,万历皇帝表明心迹称张先生忠诚上薄云天,讲完后君臣感极而泣。如此的信任与被信任,应该是君臣之间十分美妙的关系,可在6年之后皇帝亲自下令抄了这位忠诚上博云天的张先生的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里面的原因诸多,但是有几点是我想要说的:少年时期的影响,在皇帝心中种下了反抗的种子。我先举个例子。有个父亲特别喜欢教育孩子,教育孩子的唯一方式就是拳头,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中出了问题,没有劝说和引导,有的只有对孩子的打骂。孩子迫于这种威严,看见父亲总是显得胆小如鼠而且十分听话,可就是这个乖巧听话的孩子,私下里却说等到他拳头够硬的时候,一定会打回去的。这是一种让人惊愕的回答,难以置信却又无可奈何,在孩子心中已经种下了恨的种子。万历皇帝小时候在张先生的教育下读书学习,稍有不足,便会在先生和母后的威严教育下被处罚长跪,有时的这种处罚会长达几个小时之久。皇帝年方十岁,就在书法上取得不小的成绩,当他写完字赏赐给大臣的第二天,张先生就进谏让他不要再在书法这样的末节小技上花费时间了,皇帝的日课就取消了书法而只剩经史。皇帝面对这样的进谏,只能听从,因为为国大计。从小就被张先生控制着,等到登基以后还是如此,因此那颗种子在皇帝“决心破除他带给别人优柔寡断的柔弱印象”的激发下,开始慢慢地生根发芽了。

  “表面看来虽是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是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书中这句话说的非常好,有很强的哲理意味。当皇帝决心改变自己的印象时,首先就要摆脱张先生的巨大影响,再加上官僚集团的推波助澜,张居正这位权倾一时的政治家被炒被没就只是时间问题了。极点而后必退,人与人之间总是要有个度才好。有一个朋友讲到他一段感情时说,那时他是那么喜欢、那么在乎那个女孩,就连得知女孩所在城市的天有大雨时,也要急促促地一连三五个电话告诉她记得带伞小心被雨淋。事无巨细的关心,让女孩觉得要窒息了。后来,当然是以悲剧结束,他以为他那么爱她,而在别人看来完全是“用力过猛”。张先生把绝大多数精力投放在万历身上,从小时候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到后来登基了之后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规定的一清二楚,这种打着为你负责旗号的规定和投入,其实背后还有自己私利的影子,为权为利,最终还是想把别人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人最难掌控的就是思想,总会产生对自由的渴望,张先生和那套制度剥夺了万历皇帝的自由,所以,也就变相地剥夺了他们生前的平安和死后的安定。

  历史的因果关系,恰恰是历史的关键。我们如果抛开历史这个重大的课题不谈,仅仅谈自己这个层面,你发现其实还是一样的,个人的因果关系也是个人的关键。张先生教导皇帝满口节俭,以至于皇帝没有钱赏赐宫女,而他自己却乘坐一顶32人抬着的大轿子,轿子中内分卧室及客室。这样的言行不一、生活奢华确实让皇帝动怒不小。所以,事情总有前因后果,看到结果顺着往前走总能查出原因,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变得物是人非了,在抱怨、不解的同时,静下心来认真找找,你总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原因的。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 篇4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欧洲历史上,正是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际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笔下,我们开始了一场难忘的大历史之旅……

  固步自封的年代,一切试图革新的倾向,都是不合时宜的`,一切企图在虚伪而又被认为是万能的道德之外发展法治的观点,都是异端邪说。于是改革家空有抱负而鲜有实践之机,变革在重重困难中或夭折,或走样;道德纯正的人尽管其行为获得了统治者的赞赏和平民的钦佩,却难以获得效仿——无人想去发扬和继承其高尚品质。对他们来说,阳奉阴违,道貌岸然所带的,比这虚名要现实和功利的多;真正的时代思想者只能在被打压中度过一生。他发现自己的学说没有付诸实践的可能,“他就只好把它美术化或神秘化”。

  一个年轻的、曾经试图励精图治的君主,在诸多程式阻碍下,只能循规蹈矩,延续枯燥。他并不甘心:也许出于负气,或者是无奈的消极反抗,此后(1587年)很多年,众臣再也很难轻易见到他出席各种仪式——漫长的怠政在明王朝的历史轨迹上延续。从他观赏中官掷银取乐表明,“一个喜欢活动的人具备着充沛的精力,但又无法用之于做出积极的创造”。他的壮志,他的宏图,已是历史云烟,难以再续。立,何其难也,而破,也是千难万难。

  “在按着固定节奏流逝的时光之中,既缺乏动人心魄的事件,也缺乏令人企羡的奇遇。”在安逸的光景中,守成名正言顺的成为单调生活的旋律。于是,一切变得不那么重要,一切似乎可以无所谓。安逸,足以造就肆无忌惮的不思进取。在平淡无奇的格式生活中,枯燥成为了年轻君王的必修课。他的苦闷,乃是历史的悲剧。

  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的品德可谓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但却鲜有人会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们大多活在官方的宣传和平民的称赞之中。他们的信条和个性使他们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这就是说,他们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们的榜样办事”。就如很多人希望别人皆雷锋,却很少考虑自己也应该那样无私。他们只是“可以和舞台上的英雄人物一样,在情绪上激动大多数的观众”,却无法引起公众行为上的追随。海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具有强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道德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他严格要求自己,也同意严格要求别人。于是他的所作所为,令各方面感到为难和纠结。万历十五年,岁暮天寒,“海瑞的死讯传出,无疑使北京负责人事的官员大大的松了一口去,因为他们再也用不着为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到处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做作安排了”。

  人们总是喜欢将自己打扮成道德标杆,高尚莫比,严以待人,却无法严以律己,甚至宽以待己;相应的,同时他们也就把自己当作道德监督者,实践总是别人的事,而他们只需对此指手划脚,品头论足。因而他们总是正确,别人多少——如果不是总是的话——有错。明朝历史上,就有一位这样的人物——张居正。“张先生言行不一,他满口节俭,但事实证明他的私生活极其奢侈”。据说张居正大人的官轿,32人抬着(按当时礼制皇帝也不过16人规模),约有50平米,分为会客室和卧室,全套明式家具,还有个独立卫生间。轿四周有围廊以供观景怡情。这位节俭的倡导者,以圣贤自居的张居正,竟如此口是心非!

  在作者看来,“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治,至明代而极,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道德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促进人类共同行为准则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它。但是将道德——一成不变的道德准则——作为万能的手段来调控社会的一切问题,则是荒缪的异想天开。道德必须被遵守和实践,乃至被信仰,否则便是虚伪的。然而缺少制度的规制和约束,在功利主义——毋庸质疑,我们大多数人是这样的——作用下,道德就很难突破停留在口号和宣传中的困境,成为难堪的所在。而法治,则弥补了道德的缺陷,从而“使人类的行为服从于规则之治”(富勒语)。法治应当成为一种公众信仰。而正如苏力教授所认为的那样:“这里所说的信仰并不是一种言词上的表白,一种决心,而必须是一种身心的投入;而且由于法律是一种社会的全民的事业,因此对法律的信仰甚至也不是某个或某些个体的心灵活动,而是整个社会的实践显示出的对法律的尊重和倚重。”

  当前,中国正处于法治建设和社会改革的关键时期,书中对历史的反思,以古为鉴,今人未尝不能得到若干启示,“给中国留下一个天翻地覆、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创造法治历史时代的机缘。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 篇5

  早就耳闻过《万历十五年》,一直非常好奇,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好书呢!然而本人才识短浅,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又不甚感兴趣,终日只做些个打发时间的无聊之事,并无意志能够沉下心来拜读大作。近日,机缘巧合,我终于有幸能够跟着黄仁宇先生一起去走向那个年代,用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眼光来审视那段历史与那段历史中的人物。不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也然世之传言--这着实是一本能够并已经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好书。

  《万历十五年》,英文名“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正如作者自译的这个名字一样,1587,相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发生过无数大事件的国家来说,这一年真的太平静了。然而作者却凭借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治学成果带领我们从这个毫无大事可记的年份中发生的一些小事看起,去鸟瞰整个明王朝的衰败的背影,进而分析整个中国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1587,始于万历皇帝要举行午朝大典的一个谣传,终于皇帝要对前宰辅张居正调查。期间作者洋洋洒洒数万言,尽述万历皇帝的悲苦而又机械的一生。万历并非像我们原先想象中的一样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也有理想,小时也非常机敏,也想成为彪炳千古的一代明主,到最后都想做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然而那个急需一个明主的时代,却恰恰是一个容不下明主的时代,于是万历终于从文官集团终日拿来教育人,管理社会的虚伪的封建道德礼教的枷锁中心灰意冷下来,对朝事日趋冷淡,对人生日趋失去希望!当他最终在立储这件事中屈服的时候,他也就成了真正的“活着的祖宗”。他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但是他又决断不了任何大事。他悲剧的一生,他有似工具的一生告诉我们的是这个时代的带给人的无尽的痛苦。

  1587,距离首辅张居正过世已经五年了。虽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围绕他的风波并未随他而去。此刻万历正在重新认识这个他昔日的老师,他绝对信任首辅!然而,在文官集团的集体操纵与诽*下,现实告诉他的是,这个他绝对信任与尊敬的人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伪君子。从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绝对权威的首辅到现在为“万人唾弃”的伪君子,我们仅仅感叹于世态沧桑似乎还不够。张居正在位的时候,为国办了不少好事,他想成为相管仲乐毅那样的人物,他想匡扶社稷,拯救苍生。他要辅佐8岁的皇帝成为新的彪炳史册的贤主明君,开创“万历盛世”。但是他越是努力,却越成为众矢之的。他当然可以凭借其一时的权势和万历的信任而暂时安稳,但是当其一旦失去这种权势和信任的时候,他也就摔的越重。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他所不能够左右的,即使是生为人君的万历也无可奈何,因此他的这种抗争也就成了一种痛苦的悲号!悲号过后,他也就随着黄土一同走进了历史,留与后人或是或非的评说!

  1587,此时正是首辅申时行当权的时代,他已在这个位置上面四年了!申时行与张居正一样,也是万历的老师,深受万历的信任。他早年受张居正提拔而能位列大学士。但是他这个人极会为人,虽得张居正提拔,却能够在清算张居正的运动中免受牵连,最后还能身居首辅。由于亲眼目睹了前几任的种种结局,他深知当时文官集团的势力之大。即使是人君万历尚且拿他们毫无办法,更何况与他呢。于是,他就充当起了和事佬的角设,凭借其过人的眼光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去化解各种隐伏的危机,他要调停皇帝与文臣的矛盾,他要调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他还要调解各文臣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和事佬,以至后人在归结其功绩的时候尽无事可记。要知道尽管是“被人唾骂”的其前任张居正都有不少让人们不得不承认的功绩啊!然而正是这种无功绩恰是他的最大的功绩,他非常好的完成了在那中社会条件下一个首辅所能够做的事情--调和矛盾!然而,生于那个时代,他即使有再高的能力,也免不了最后丢官归家的命运!

  1587,还有传奇人物海瑞的辞世,孤独将领戚继光的离开,思想家哲学家李贽的剃度为僧。他们都免不了悲剧的命运。正如作者在书中末尾写道的一样: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读到此,我们也就初步理解了作者所宣扬的“大历史观”了。正是作者以渊博的知识结构高屋建瓴的解读那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看待历史的眼光。他着眼事情虽小,但反映的时代和历史却非常大。见微知著,处处体现着认识的智慧。

  大历史观,需要我们跳出当前的视野局限,把目光放到更加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去了解历史,正视现实,开创未来。

  初读下来,已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了……

相关文章

林肯传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十五篇))2023-06-11 15:44:14

孟子读后感(精选五篇)2023-06-02 12:42:21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250字2023-06-11 16:31:23

读父与子有感(十五篇)2023-06-17 04:14:37

美人何处读后感范文(精选四篇)2023-06-06 19:07:11

追踪小绿人读后感小学生2023-06-11 18:25:19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契科夫变色龙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2023-06-19 01:35:43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6-06 00:25:58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6-15 00: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