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范文

时间:2023-06-07 04:38:31 文/李盛 地理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

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法。

教学媒体:有关寒潮、台风和旱涝灾害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等。

课时安排:本节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复习上一节我国气候的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师引导)总的讲,我国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如水旱灾害、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而华北地区则出现了持续干旱的天气。

(板书) 第五节 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的气候灾害。现在我们来看报998年常见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

(投影片)1998年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洪水造成了哪些损失,军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别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思考洪水形成的气候原因、人为原因?对长江洪涝灾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上面的问题一起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现在给大家10分钟讨论。

六个代表发言之后,由全班一起进行评议。

(教师归纳)

(1)气候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那等条件的影响。

(2)人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中游的围湖造田等。

(3)使人感动的是1998年全体军民团结誓死保卫常见大堤的感人事迹。

(4)常见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

(板书)一、水旱灾害

1、 原因和危害

2、 措施

(过渡)可见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较多的国家,除了水旱灾害以外,我国还受哪些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呢?

我们来阅读课本第59页,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寒潮警报。思考以下问题:

(1)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有什么样的体会?

(2)观察课本第60页“侵入我国的汉朝路径图”,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吗?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思考从那里来的是冷干的?

(3)从图中观察,汉朝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4)从图中观察,我国有那些地区不易受汉朝的侵袭,你能说出为什么吗?(参照中国地形图)

(5)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

(学生活动)小组经过讨论,互相启发,加深了学生对寒潮的了解。通过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使各种不同的意见碰撞,使意见趋向一致。

(教师小结)同学们发表了很多的见解,通过小组学习、代表发言的形式使意见统一起来,可以概括为:

寒潮造成范围广大的地区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秋末至初春之间,它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侵入我国以后数日之内就可以从北向南横扫全国.我国的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的大部分、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区都受其影响,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通常北方的降温幅度大于南方、平原上的风力大于山区.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小。云贵高原对势力减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特别高而寒潮不易侵入。农村地区在寒潮到来前,可用烟熏、灌水、塑料薄膜覆盖庄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

(板书)二.寒潮

1.寒潮及其运行路径

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

(过渡)除了上边提到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和旱涝灾害以外,我国东南地区还常受到台风的侵袭。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有关“台风及其对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录象。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0页和第70页“台风”一节课文和“西太平洋台风移动路径示意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参看课文标记了解什么是台风?它发生在什么时间?

(2)观察课文图象,了解台风能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3)台风对当地的天气产生哪些影响?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经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特别是学生对中央电视台有关的预报和有关的录象资料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基本明确了台风及其危害。然后请一名同学到前边向全体同学介绍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影响我国的范围、带来的危害和好处。

(教师归纳)

(1)影响我国的台风是产生在西太平洋热带海面上的一种十分强大的大气涡旋,它在每年的6至10月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区,我国东南沿海的其他地区有时也受其害。

(2)台风经过的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

(3)大风回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回引发洪水,形成洪涝灾害等,但也可缓解当地的旱情,如缓解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

(板书)三、台风

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

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我国的寒潮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和旱涝灾害。这些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损失。因此,联合国将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灾10年。特别是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威胁,我们要研究这些灾害性天气发生的规律,防御和战胜灾害,采取有利的措施,加强预报灾害的研究,使我们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板书设计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

第五节 寒潮 台风和水旱灾害

一、水旱灾害

1.原因和危害

2.措施

二.寒潮

1.寒潮及其运行路径

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

三、台风

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

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探究活动

活动一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方式:

安排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结合课文分组讨论三种气象灾害形成的原因及基本规律;接着三组再作为北京、广州及乌鲁木齐的政府部门,结合刚才总结的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案,最终以建议书的形式呈交给教师。

活动二

活动目的: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紧密联系,树立学生辩证、全面看待问题的意识。

活动方式:

在整个学习完成之后,安排学生再次客观的评价季风和台风,并写成小论文。参考题目:“我眼中的季风”、“台风真的很可怕吗”

提示:前一节主要侧重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而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季风给我国带来的不利方面,所以应该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季风的影响。台风是作为灾害性天气来介绍的,但它也确实给安徽、湖南、江西等距离海洋较远的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的位置及组成,并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以及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以及不同阶段的经济合作模式。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计算、对比、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

2.运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密切的经济联系,以及合作方式变迁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香港留有大片城市绿地的实例,初步形成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合作模式的变化,初步树立发展经济既要对外合作,也要不断升级,寻找新优势的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的经济联系。

2.教学难点

针对地狭人稠的现状,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双赢;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间合作模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学生听歌曲《香港别来无恙》)香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正如同学们在歌中听的那样,它经历了100年的荣辱、沧桑、风雨和成长;澳门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香港一样,是祖国母亲又一个在外漂泊400多年的儿子。如今她们已先后回到祖国的怀抱。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香港和澳门地区,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板书课题】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板书】一、特别行政区

(一)【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门地区略图投影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回答几个问题。

【提问】香港和澳门靠近哪个省?各位于珠江口的哪一方?各与哪个经济特区邻近?

【对比总结】1、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毗邻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

(1)香 港

位置 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邻深圳市

范围 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面积 1092平方千米(1995年)

居民 人口630多万(1995年),中国血统占98%,其中祖籍广东省最多

经济 1.加工工业发达,以出口外销为主 2.对外贸易是重要经济支柱 3.旅游业发达

(2)澳 门

位置 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市

范围 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面积 16平方千米(1995年)

居民 人口42 4万(1995年),中国血统占95%以上(祖籍主要为广东省)

经济 1.博彩业兴旺 2.旅游业是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3.加工业兴起,产品出口美国、香港、西欧.

(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有关“一国两制”的内容。

【强调总结】我国政府已先后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在两地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对两地现行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以保持港澳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不是简单意义上领土的失而复得,它意味着中国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三)【合作探究】.阅读图7.31,对照图7.28,说说香港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 香港人多地少。且山地居多,平原少。建设用地多沿海平原分布,山地多为植被。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四)【板书】二、港澳和祖国的密切联系

【活动设计】

读下图,说一说,香港和祖国内地各有哪些优势?

学生读图,归纳。

香港优势:资金、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优势:土地、劳动力、资源,并给香港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

师:思考一下,根据双方各自的优势,港澳和祖国内地,特别是临近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紧密合作?

学生阅读教材64页的阅读材料“前店后厂”,说一说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各自扮演什么角色?这种合作能给双方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阅读、讨论。

生:对港澳来说,解决了土地和劳动力问题;对珠江三角洲来说,解决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产品营销等问题。

师: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改革开放初期起到了重大作用。因为当时祖国内地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较为欠缺,这种合作模式大大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活动设计】

读下图,说一说,香港和祖国内地各有哪些优势?

学生读图,归纳。

香港优势:资金、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优势:土地、劳动力、资源,并给香港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

师:思考一下,根据双方各自的优势,港澳和祖国内地,特别是临近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紧密合作?

学生阅读教材64页的阅读材料“前店后厂”,说一说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各自扮演什么角色?这种合作能给双方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阅读、讨论。

生:对港澳来说,解决了土地和劳动力问题;对珠江三角洲来说,解决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产品营销等问题。

师: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改革开放初期起到了重大作用。因为当时祖国内地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较为欠缺,这种合作模式大大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

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等人文地理特征;

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人多地狭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

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导课:曾引起欧洲列强的觊觎,被迫流浪,现在她们回来了,在祖国宽阔的怀抱中,她们更加光彩熠熠。这两颗明珠就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概况。

板书:一、特别行政区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9页图7.28,

1、香港:

位置: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相邻

范围: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人口:约710万(2010年)

面积:1104平方千米

欣赏图片

学生看图,利用地图找出香港的位置、范围、人口、面积等,作答完成表格认识香港区旗。

回答它曾被哪国侵占,哪年回归的?

计算香港的人口密度,得出“人多地狭”的结论。

2、澳门

位置: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位于珠江口西侧,与广东为邻

范围: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人口:55万(2010年)

面积:29.7平方千米指导学生阅读62页读图7.36图,

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港澳地区的产业类型?

2、香港的经济地位?

3、澳门的支柱产业?

4、谈谈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5、香港的转口贸易伙伴?

读图认识澳门概况及区旗。回答它曾被哪国侵占,哪年回归的?

计算澳门的人口密度,得出“人多地狭”的结论。阅读60、61页三幅图:讨论“上天下海”完成活动题,此外,“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

设计用意:

理解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及自然概况深刻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

板书: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香港:是世界的自由贸易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

澳门:博彩旅游业为支柱。

分析港澳发展经济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指导学生完成63页的活动。

阅读材料63页,讨论“前店后厂”的模式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各提供了哪些优势条件?各有哪些好处?讨论完成64页的活动题

课后小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1.与香港和澳门相邻的省区的简称是( )

A.粤 B.桂 C.云 D闽

2.香港和澳门地处祖国大陆的( )

A.北端 B.东南端 C.南端 D.西端

3.香港城市建设中保留大片的绿地,其原因是( )

A.香港土地面积大,有大量空地闲置

B.香港人口密度小,有大量空地闲置

C.为了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

D.香港土地价格昂贵,很少有人开发

4.香港人多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解决香港土地不足的办法是( )

A.建设城市绿地

B.建设高层建筑

C.限制工业发展

D.减少城市绿化用地

5.香港“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是因为( )

A.建设水平高 B.资金充足 C.人多地少 D.眼光远大

参考答案:

A C C B C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4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上册书中我们学过了我国的行政区划,请大家回忆我国共划分几级行政区划?级别的有多少个?分哪几类?

提问,学生回答。(略)

讲述: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为了经济发展和管理方便,共划分了三级行政区划,其中级别的共34个。分别为直辖市4个,省23个,自治区5个,特别行政区2个。那么,大家知道在这34个省级行政区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吗?

学生齐答:北京

对,北京。北京简称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大家对北京了解多少?有谁去过北京?请举手。好,我们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他所了解的北京。

学生介绍。(略)

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大家对北京有了一些印象,但还不全面、不系统。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认识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板书: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讲授新课]

北京之所以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与它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等密不可分。

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1“北京市略图”和图6.3“北京城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文字内容。

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在屏幕上打出)

1.北京市的地理坐标;

2.北京市在什么部位与哪几个省区相邻?

3.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4.北京市及其周围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

5.北京市属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

6.流经北京市的河流有哪几条?

7.北京市的对外交通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教师巡回参与指导。(根据时间要求,可安排1、2组讨论1、2题,3、4组讨论3、4题等)

提问,小组代表回答,组员补充。(略)

板书:一、北京概况

位置、面积、人口

归纳讲述: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 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地理坐标为40°N,116°E。

北京市面积1.68万km2,现有人口1382万人(2000年)。

板书:二、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板书)

指图(显示北京市地形图)讲述:北京的地势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板书),地势较高。西部的山地总称西山,是太行山的余脉,由几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褶皱山岭组成。门头沟西部的灵山海拔2303米,是北京的峰。北部山地属燕山山脉,统称军都山。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沿着燕山山脉蜿蜒起伏,雄伟壮丽。越山地,北与内蒙古高原相连,西与黄土高原衔接。在重叠的群山之中,由于河流侵蚀,形成了不少隘口,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

北京的东南是华北平原(板书)的一部分。由于靠近燕山和太行山,平原大部分为山麓冲积扇。北京城就位于永定河的脊部。平原东南地势低洼,属于冲积平原,整个平原自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

板书:2.北京的气候

(显示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讲述: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板书)夏季高温多雨(板书),春秋短,冬夏长,年平均降水量609 mm。

北京的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多风;夏季当东南季风来临时,形成7~8月间的高温多雨天气。夏季降水占全年的70%,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秋季云淡、天高、气爽,为北京最舒适的季节;而冬季则盛行西北风,经常出现大风、降温、寒冷、干燥天气。

板书:3.北京的河流

讲述:北京市的河流属海河水系(板书)。永定河、温榆河和潮白河是全市三条大河,分别自西北和东北向东南流入天津,汇入海河,最终流入渤海。

注:以上各部分内容的讲述顺序可在学生回答了相应问题之后,内容的详略程度视学生接受程度和时间而定。

在了解了北京的自然环境以后,我们来看作为一国之都的北京的交通。

板书:三、北京的对外交通

讲述:(大屏幕显示北京市交通图)北京市的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北京是全国的铁路枢纽。有京沪、京九、京哈—京广、京包—包兰等密集的铁路网;北京市还是中国的航空港之一,有多条国际航线通向世界各地;北京的公路密度也是全国的,有多条高速公路连接(全国各地);北京虽地处内陆,但东距大海只有150千米。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分析概况出北京市位置的优越性。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北京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北京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处内陆但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2.战略位置优越。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3.经济区位优越。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承转:正是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北京自古就是我国的战略重镇,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新中国成立后,又一次定都北京。

提问:作为一国之都,北京最重要的职能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讲述:(板书)四、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和图6.2、6.4,看看从哪几个方面可以说明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文艺团体等。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环境特征,知道北京位置优越,掌握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已经成为中华儿女最向往的地方。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5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

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的景观。

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

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讲授新课]

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6.22,回答以下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

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承转: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岛西部与大陆福建省隔海相望,距离很近。

活动:1.请大家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量算,写出过程)。

2.阅读P34兰色内容,填出下面空格:

材料 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

材料 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

材料 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补充、讲述:通过刚才的量算大家知道高雄距厦门306 km。基隆离福州仅276 km。若在此两地之间修建海底隧道,乘特快列车仅需3至4小时即可到达,足见两地距离之近。而且种种史实资料和证据证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

首先,从地缘关系上,台湾原本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大约1万年前,相连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这从台湾海峡的海底地形可以得到证明,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万年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现代科学还证明,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而且台湾的基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分上是与福建、浙江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体。所以,后来有人送给台湾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其次,从血缘关系上看,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来自祖国大陆的广东、福建。即使是台湾的“土著”居民高山族人,他们的根也在大陆。据专家考证,台湾高山族是我国古代於越族(简称越人)的一支,他们的根在中国大陆浙江、绍兴一带。约在4000年前,绍兴一带的部分越人因某种变故,乘船渡海,迁入台湾繁衍生息,成为台湾最早居民。今天台湾高山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原始的宗教崇拜,与古越人极其相似,如二者都有断发纹身的习俗,都崇拜岛神,以鸟为图腾。高山族与越人先民在遗物方面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80年,台湾台东卑南乡发现的大批石棺、石器、陶片和玉器,与百越族遗物非常相似。更令人惊讶的是,台湾大坌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印纹陶器,与河姆渡的印纹陶器仿佛是同一模子里出来的……这一切都说明:台湾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与我们血脉相通。

最后,从行政区划、文化渊源上来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的“王土”。早在公元230年,三国时东吴国君孙权派大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元统一后,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琉球,台湾正式为中央政权所控制。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正式收复台湾。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清政府更加珍惜这块宝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正式设置台湾省,但隔十年之后爆发了甲午战争,被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割让给日本,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

综上所述,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殷切地盼望台湾回家,祖国统一,都希望看到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祖国繁荣昌盛的那一天,我们相信那一天为期不远了。

承转:刚才我们提到从明朝开始,列强就多次进犯台湾,他们主要是看重了台湾之“宝”。

活动:请大家阅读P35课文“美丽富饶的宝岛”及图6.24,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概况台湾自然环境的特点。

2.台湾之“宝”主要指台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说说台湾有哪些农林产品,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对农林产品分布的影响。

3.看看台湾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读图方法。

提问:小组代表发言,组员补充。

归纳讲述:台湾岛多山,山地丘陵占2/3。其中玉山峰3952米,为全省点,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及东部狭窄的沿海地带。

台湾岛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20℃~22℃,年降水量2200 mm左右,季节分配较均匀。

岛上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但由于地形限制,流程较短,河流为浊水溪,湖泊日月潭。

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面积广阔的山地孕育了台湾岛丰富的森林资源。台湾山脉海拔较高,从山下至山上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使得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其中樟树是台湾最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台湾西部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成为稻米、甘蔗、亚热带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因此台湾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誉。

台湾岛四面环海,还有丰富的渔业和盐业资源,因此台湾又有了“东南盐都”的美称。

从图上我们还可得知,台湾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天然气、铜等。

承转: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位置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

板书:二、经济特点:出口导向型经济

(请大家读图6.28)讲述: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一直以农业和农产品的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大家看图,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的出口比例远大于工业产品,但从60年代以后,台湾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大家从图6.28上可以明显看出60年代后出口商品中工业品直线上升,而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下降很快,到90年代,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台湾出口商品中所占比例已微乎其微。

承转:那么,大家思考过没有,台湾发展出口加工业的优势在哪?

活动:请大家读图6.27,分析回答刚才所提问题。

提问,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讲述:台湾经济在60年代以后得以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四小龙”之一,得益于以下几个有利因素:1.台湾地肥水美,物产丰富,从基础产业到工业原料都为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2.台湾是个海岛,有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3.60年代后,台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大幅度提高了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台湾人口稠密,这为台湾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而又素质很高的劳动力;4.60年代后,台湾扩大了开放力度,吸纳了大量外国资本,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资金保障;5.为加速经济发展,台湾还大力建设了大量出口加工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台湾硅谷”——新竹科学园。请大家阅读P38材料。

承转:在以上优势条件的推动下,台湾经济发展很快,那么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呢?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30,回答以下问题:

1.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

2.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可能受了哪些条件的影响?

提问,学生回答。(略)

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位于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

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从地形来看,这几个城市都位于平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农业发达,这为城市的形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2.从开发历史来看,西部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是大陆移民首先到达,最早开发的地区;3.由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移民又先到达,因此西部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这也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4.这几个城市多为沿海城市,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高雄是台湾的港口,这为台湾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很大便利。

总之,工业的分布,城市的分布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表6.1,完成表下两题。

(1小题要求学生用铅笔在课本上完成)

学生画图,分析。教师指导,检查。

提问2,台湾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

学生回答,略。

讲述:从1965年至1998年三十多年间,台湾的三大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持续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较大,下降了近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是波动小幅度上升,第三产业升幅较大,目前是三类产业中所占比例的,达63.1%。比1965年上涨了将近20个百分点。这再一次说明60年代以后,台湾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之“宝”。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归来,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一尽一份力。

知识要点与检测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反馈练习]

1.填空

(1)台湾省位于我国 ,隔 与我国 省相望,由 及 、 等许多小岛组成。

(2)台湾地形以 为主,其中峰是 。

(3)北回归线穿过台湾 部,还穿过我国的 、 和 三个省区。

(4)台湾森林资源丰富,有“ ”的美誉, 是最的树种。

2.选择

(1)从台湾东部海域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台湾岛濒临的海域是( )

A.南海、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

B.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南海

C.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D.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东海

(2)台湾有“海上粮仓”之称,盛产稻米,主要产自( )

A.台湾东部 B.台湾西部C.台湾中部 D.台湾北部

(3)台湾产业构成中(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一、第二产业为主 D.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3.判断

(1)台湾盛产各种水果。

(2)台湾树种丰富是因为台湾从南向北分布有多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3)台湾的出口商品中农矿产品占很大比例。

4.在填充图上填出:

(1)台湾附近海域、隔海相望的大陆省区、邻国。

(2)台湾主要城市。

答案:1.(1)东南沿海 台湾海峡 福建 台湾岛 澎湖列岛 钓鱼岛(2)山地 玉山(3)中南 广东 广西 云南(4)亚洲天然植物园 樟树

2.(1)B (2)B (3)D

3.(1)- (2)- (3)-

4.略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台湾省概况

位置 范围 面积 人口 人口密度

台湾 我国东南沿海 台湾岛及附近小岛 3.6万km2 2200多万 611人/km2

二、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三、台湾之“宝”——丰富的资源

森林、矿产、水产、农产品丰富

四、台湾的经济特点:进口—加工—出口型

※活动与探究

试分析比较香港与台湾经济发展特点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关文章

新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范文2023-06-02 23:33: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补充习题答案2023-06-09 09:37:56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范文2023-06-18 03:16:10

粤教版八年级上地理教案最新范文2023-06-06 13:13:43

新课标高二地理下册教学总结2023-06-12 10:06:43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最新范文2023-06-04 12:39:05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山东省九年级地理教案五篇2023-06-09 17:46:48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五篇2023-06-02 23:26:15

地理教学工作个人计划模板2023-06-19 17:37:30